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论文_谢慧芝

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 分析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作为观察对象,对6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3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分析比较两组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癌术后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膀胱癌术后患者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膀胱癌

膀胱癌属于临床泌尿系统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是指发生于机体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对患者实施手术疗法以及给予患者膀胱药物灌注治疗[1]。我院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现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作为观察对象,对6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3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男女分别为30、3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56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3岁,33例患者年龄均值为(63.56±2.12)岁;肿瘤分型:有30例患者为移行细胞癌,有2例患者为鳞状细胞癌,有1例患者为腺癌;肿瘤分期:有28例患者为T2期,有4例患者为T3期,有1例患者为T4期。对照组3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男女分别为31、2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57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4岁,33例患者年龄均值为(63.75±2.34)岁;肿瘤分型:有31例患者为移行细胞癌,有1例患者为鳞状细胞癌,有1例患者为腺癌;肿瘤分期:有27例患者为T2期,有4例患者为T3期,有2例患者为T4期。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肿瘤分期、分型、性别比例等)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区别(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及病房环境护理等;实验组3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具体如下:(1)支持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充分发挥心理-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认真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分析判断患者存在负面心理的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交谈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多给予患者支持、鼓励,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嘱咐患者家属、朋友多给予患者关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鼓励患者出院后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向其强调拥有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恢复,促进预后。(2)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对患者实施4个阶段的治疗,第一阶段主要为心理诊断阶段,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详细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并对其进行分类;第二阶段主要为领悟阶段,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结合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各种负面情绪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或症状,和患者共同寻找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负面情绪的弊端,使其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第三阶段主要为修通阶段,主要使患者意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不现实、不合理性,并作出改正的行为;第四阶段主要为再教育阶段,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遵医嘱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不同的强化认知教育,使患者以放松、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总分均为100分,总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的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结果使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两组膀胱癌术后患者比较可得,组间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的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治疗膀胱癌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3],但临床发现,较多患者由于术后排尿方式的改变(患者需永久性佩戴造口袋)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认为佩戴造口袋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不便,还严重影响了自身形象,因此,极易产生害怕被人嘲笑、厌恶、歧视,不愿参与社交和工作等心理现象[4]。所以,为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害怕等负性情绪,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其中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程度,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达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和缓解心理压力,使患者建立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效果;而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纠正患者的观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问题,改变患者的心态,同时,可以有效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5]。而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对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和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得出,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膀胱癌术后患者,能显著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兰,肖映红,胡智飞等.心理支持和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4):63-64.

[2]李艳,聂远,潘晓辉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4-276.

[3]左娟娟,何玮.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12):21-22.

[4]卢莹,郭伶俐,李念等.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39-41.

[5]田春娟,康福霞,胡萍等.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造口尿液渗漏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71.

论文作者:谢慧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论文_谢慧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