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价值评价论文_谭文平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2

【摘 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60.61%低于观察组84.8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存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为了研究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案,我院选择66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52-7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63.12±5.1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53-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63.55±5.03)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统计学软件校准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方式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2)患者的年龄均>50岁;(3)临床诊断确诊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依从性差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治疗术治疗,选取咬骨钳将椎板暴露剥离,关节突出的位置不予切除,咬除的范围主要为棘突基底部和关节突之间的位置[1-2]。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选择为俯卧位,手术前采用C型臂机X线(普朗医疗品牌--PLX7100A数字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对患者的病变椎体位置进行标记和定位,在患者腰椎后侧入路,行一纵行切口,后逐层切开,在椎弓根固定后,咬除病变的全椎板,切除黄韧带[3],探测患者的神经根管以及侧隐窝。酌患者的实际情况咬除关节突,使神经管松弛,结束减压后切除纤维化,切除病变的椎间盘组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复位。在植骨融合中使用碎骨块,安装并固定连接棒,冲洗切口,逐层缝合,结束手术。术后为患者采用抗感染治疗,于引流管拔管后的第三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4]。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评分,治疗效果采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分数0-29分,分数低说明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JOA评分改善率等于术后情分和术前评分的差除以(15-术前评分),优(JOA改善率高于75%)、良(JOA改善率50%-70%)、可(JOA改善率25%-49%)、差(JOA改善率低于25%)。疼痛评分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测量,分数0-10分,分数越高疼痛度越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校准分析数据,采用(%)表示优良率,组间差异对比以卡方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视觉模拟评分,组间差异对比以t检验。如果组间差异对比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则P<0.05。

2.结果

2.1 2组的JOA评分改良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优(13/33)、良(15/33)、可(4/33)、差(1/33)所占比例为39.39%、45.45%、12.12%、3.03%;对照组患者中,优(7/33)、良(13/33)、可(9/33)、差(4/33)所占比例为21.21%、39.39%、27.27%、12.12%。对照组的优良率(60.61%)低于观察组(84.85%),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889,P=0.0270<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2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的VAS评分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分数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2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对比 [分]

3.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的高发群体是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纪大,身体抵抗力差,对疼痛的忍受力低,所以手术治疗中需要将疼痛感降到最低,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5]。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是指患者的神经根管、腰椎椎管等部位出现了退行性的变化,引发骨性狭窄,压迫神经根,进而导致的水肿以及缺血情况,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坏死。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腰腿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减压治疗,但是老年患者的耐受性低,手术切除范围过大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脊柱不稳。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中,往往需要采用脊柱内固定融合术来稳定患者的脊柱畸形,该手术的治疗原则是为老年患者减压,保持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全椎板切除术可以完全消除患者的神经压迫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减压程度予以评价,通过使用椎弓钉保证患者的脊柱稳定,以降低患者长时间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发生率[6],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结合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效果优势明显,还可以降低老年患者的疼痛感,是一种适合老年患者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鲁驷原,熊福军,周劲松,等.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7(9):1429-1433.

[2] 李春亮,郭强,秦凤,等.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腿疼痛: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15):2345-2349.

[3] 徐於炘,吕奥,黄小刚,等.腰椎后路减压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个体化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387-392.

[4] 高尚武.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8):1458-1459.

[5] 姚金明.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28):91-92.

[6] 邓峰.全椎板切除减压和脊柱内固定术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8(5):24-25.

论文作者:谭文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价值评价论文_谭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