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计学家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_统计分析论文

论统计学家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_统计分析论文

论统计学家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学家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社会经济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统计学家是否应该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是一个尚无权威定论的老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根据我们的研究,特别是根据中国几十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只要能遵循适当的原则,扬长避短,统计学家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和大有可为的。

一、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的优势和基本原则

所谓统计分析,就是以根据科学的方法收集到的统计数据信息为基础,运用统计学和与被研究对象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可以量化的事物进行研究,并找出其规律性的活动(或过程)。根据被研究对象的不同,统计分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对医学实验统计数据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被称为医学统计分析;对生物学的有关统计数据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被称为生物统计分析;对工程或生产质量等有关监控数据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称为质量控制;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数据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本文所讨论的统计分析就是指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即,以根据科学的方法收集到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信息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宏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固有的规律性的活动(或过程)。

统计学家从事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统计分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当今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统计学家活跃在自然科学的有关领域,从事统计分析工作,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许多国家,任何一种新的药品要得到国家批准,正式投入使用,必须经过统计学家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和鉴定。还有一些学科,如统计物理、数学地质等等,其本身就是统计学和相关的专门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这与统计学家积极参与相关专门学科的统计分析是分不开的。但是,当讨论统计学家是否应该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时,人们却总是顾虑重重,怕统计学家的观点与公众或某些利益集团的观点相悖,引起公众或某些利益集团在接受调查时,采取拒报、瞒报等不合作行动。怕统计学家的观点与政府的观点相悖,引起经费预算或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怕统计学家带着观点去收集统计数据信息,会影响统计数据信息的客观性。等等。尽管上述担心或顾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们都过份强调了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时,与从事自然学科的统计分析工作相比,所面临的额外困难。仅仅根据这些困难就认为统计学家不宜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我们的观点是:尽管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比从事自然学科的统计分析工作有一些额外的困难。但是,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也有许多固有的、其他分析人员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并针对面临的困难,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统计学家不但照样能够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而且还是非常必要和大有可为的。

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的主要优势是:

首先,统计学家熟悉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标准和统计分析方法。这在现代统计知识普及程度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其次,统计学家熟悉各种统计数据信息的来龙去脉,特别是统计指标口径、采集方法和修改方法,不会误用统计数据信息,有利于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第三,统计学家所在的统计部门一般没有直接的部门利益,进行统计分析时比较超脱,不会带有部门偏见,能够做到客观公正。

第四,统计学家更容易及时发现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提出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咨询建议。因为,统计学家整天与数据打交道,对统计数据的变化比一般人更敏锐。

为了充分发挥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的这些优势,打消人们对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的顾虑,减少矛盾,统计学家在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时确实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该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统计分析工作,以客观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研究,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而绝不能先入为主,带着观点去“搜集”数据。二是要进行认真刻苦的研究求索,实事求是地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实事求是地提出不带任何偏见的统计分析报告。

2.统计数据信息工作与统计分析工作相互促进的原则。

采集、加工、公布统计数据信息是统计部门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统计分析职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如果没有准确、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也就失去了坚实可靠的基础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学家及其所在的统计部门,要想从事统计分析,首先要做好统计数据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公布等基础工作。另一方面,统计学家要通过从事统计分析研究,反过来对国民核算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以及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进行检验,及时发现问题,迅速、直接、有效地提出对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意见,从而促进统计数据信息采集、加工、公布工作的不断完善。

3.开放性的原则。

该原则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要与公众共享所有统计数据信息。要尽可能及时、无保留地公布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数据信息,杜绝对统计数据信息的任何形式的垄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数据信息的作用。二是要与外界(其他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经济学家等)进行广泛的合作研究。即,统计学家在从事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时,最好能与其他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经济学家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和合作研究。以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开阔统计学家的思路,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4.灵活性的原则。

从事统计分析经常会遇到统计分析的结论与政府部门,特别是直接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相悖的情况,这时统计学家一方面应该坚持原则,不为权势所吓倒。但是,另一方面应采取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和易于为人所接受的语言,以达到充分发挥统计分析作用的目的。如,统计分析论文的署名以统计学家个人的名义,或者以参与分析研究的单位名义,而不以其所在的统计部门的名义;统计分析论文先在一定范围内,以内部讨论(或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之后,再公开发表;采取与科研单位合作的形式,联名发表统计分析报告,等等。

事实上,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早有先例。最近,我们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分析研究表明,有许多经济学大师都直接从事过统计分析工作,其中有些人本身就既是经济学家也是统计学家。

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丁伯根,作为一名统计学家就曾在荷兰中央统计局(1929—1945年)和荷兰中央计划局(1945—1955年)从事统计分析工作。瑞典皇家科学院爱立克.伦德伯教授在授奖仪式上的演讲中指出:“你们都是把经济学发展为数学和定量的科学的先行者,你们籍助于发展成熟的理论和统计分析来创造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划的合理基础的贡献,涉及重大科学突破”。

1971年—1973年连续3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曾经从事过统计分析工作。西蒙.库斯涅茨,在1927—1960年代初,一直在美国国民经济分析局从事统计分析工作,在此期间的1944—1946年,曾担任战时生产计划统计局副局长。他还在宾州大学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肯尼思.J.阿罗从1949 年开始就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助教授和教授。华西里.列昂惕夫30年代曾在美国国民经济分析局从事统计分析工作,1954年曾任计量经济学会主席。而且,其获奖的主要工作“投入产出模型”本身就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在40年代初作为一名统计学家在美国财政部研究战时税收政策。在战后也曾在美国国民经济分析局从事关于经济周期中货币作用的研究。

事实说明,在“经济学日益朝着用数学表达内容和统计定量的方向发展”的时代,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分析已是势在必然。

二、中国统计学家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的概况

1952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刚刚三年,中央人民政府便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下设立了统计处,1953年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从国家统计局成立伊始,统计分析工作就成了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63年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统计工作试行条例》规定:统计部门应该占有丰富的统计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要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并积极提出建议。由1983年12月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6年5月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更是从法律的高度规定了统计学家从事统计分析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中国统计部门的统计学家,从50年代就开始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经过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近20年的逐步探索,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已经形成规范。

——政府统计系统均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或配备了专门的人员从事统计分析工作。以国家统计局为例,设立了专门的司级机构——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从事统计分析。各主要专业统计司也设有专门的处或专门人员从事统计分析。对于一些比较重大的课题,还经常由局长牵头,组织全局的统计分析力量共同进行分析研究。近年来,为了加强全局的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国家统计局还专门设立了总经济师,以协助局长组织协调管理全局的统计分析研究。地方统计局和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系统也都有类似的组织形式。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统计学家从事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分析的内容相当广泛。目前,中国统计学家从事统计分析的领域包括经济、社会、科技、人口等等。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改革、开放和发展等各个方面。以下是1996年度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学家所发表的部分统计分析论文的标题:《关于中国目前收入分配状况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1996 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回顾与前瞻》、《适度的固定资产投资:1996年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对近年来教育文化投入的分析》、《平稳发展:199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分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改革的当务之急》、 《对今后5年中国利用外商投资合理规模的分析》、《进口下降: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近5年中国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当前中国粮食价格问题分析》、《关于居民消费热点的研究》、《轿车何时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由此我们不难窥见一斑。

——进行统计分析所运用的主要方法已涉及现代统计方法的许多领域。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分析已经由单纯的数字文字化,过渡到利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现代计算机手段、多种经济模型(宏观监测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等),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宏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统计数据信息深入加工、全面分析阶段。

——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丰富多采。目前,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分析报告,既有进度统计分析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统计分析报告),也有专题统计分析报告。既有统计分析论文,也有统计分析专著。既有用于公开发表的统计分析论文,也有用于内部讨论的统计分析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仅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学家撰写的统计分析论文,每年就达1000多篇。

三、中国的统计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0多年来,中国的统计学家经过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使统计分析工作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对政府的宏观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作用。40多年来, 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的统计学家通过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方面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对政府宏观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作用。

例如,在1990年初,当时中央政府为了治理1988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已经连续两年采取了比较强硬的紧缩政策,并引起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首次需求不足,据此,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学家们大胆地提出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开始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短缺经济模式,出现了社会总需求的相对不足。为了避免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衰退,必须适当增加社会需求。并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当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比较合适。政府在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采纳了统计学家们的建议,使国民经济发展免遭衰退。

又譬如,在1991年7、8月份,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1988年出现的高通货膨胀、经济秩序混乱,以及国民经济过热等经济发展中的不良问题均已基本解决,人们对1989年和1990年国民经济的低速增长(仅4 %左右,还不及近18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半)也颇有微词,社会各方面都觉得应该尽快结束治理整顿。针对当时的情况,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学家们,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信息资料,经过认真研究,编写出了大型统计分析论文:《对三年治理整顿的回顾与思考》,较详细地回顾了三年来治理整顿的历程,在充分肯定其成功经验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结束治理整顿,恢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时期的政策建议。论文得到中国政府总理的肯定,并在“人民日报”(国内版)和(海外版)同时全文刊出,及时向全中国和全世界暗示了中国治理整顿时期的结束,为经济的正常发展,特别是为中国利用外资赢得了时间。

2)促进了统计部门自身的改革开放。 中国政府决定改革开放以后,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国家统计局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MPS核算体系向联合国向各国推荐的SNA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渡。到1996年, 中国的中央与省这两级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全国国民生产总值核算表、投入产出核算表、国际收支平衡核算表、资产负债核算表、资金流量核算表和国民经济循环帐户均已试编成功。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核算表、投入产出核算表、国际收支平衡核算表的编制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与此同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也由单一的全面报表,逐步发展为全面报表、抽样调查、周期普查、重点调查综合配套的新型体系。统计系统的功能也由改革开放以前的以提供信息为主,逐步过渡到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并重的有机整体功能。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统计学家从事统计分析工作而产生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因为,当统计学家从事统计分析时,作为统计数据信息的用户,他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统计数据信息的不合理性,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设计上的缺陷、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等等,进而直接反馈给国民经济核算的设计部门和数据信息的采集、加工、公布部门,这比由其他数据使用者间接地提出反馈意见,无论从时效性,还是从作用的力度上来说都要有效得多。

3)为中国的经济分析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 统计学家参与统计分析,不但直接为经济学界提供了许多好的分析论文,而且,还能经常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研究90年代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过程中,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学家们一改传统的仅仅从供给角度考虑可行性的方法,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观点,提出了既从供给角度,又从需求角度进行分析和测算的方法。据此做出的规划,令人耳目一新。不仅测算结果被政府所采纳,而且,从需求角度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也在经济界广泛流行起来。比较科学地利用投入产出核算方法进行经济分析,特别是进行定量经济分析,在中国也是从统计部门开始的。此外,统计学家与经济学家合作,在中国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也为经济界树立了榜样。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每年春、秋季进行两次,并召开由国内主要经济预测部门参加的“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座谈会”。从1991年开始每年还出版一本关于经济分析与预测的蓝皮书。预测结果受到广泛重视,成为中国年度经济分析与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项目现已经坚持了十年,持续时间之长,社会影响之大,在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该项目多次受到中央决策层的重视,政府总理连续两次从总理办公经费中拔出专款予以支持。该项目还被评选为1996年度中国国家(软科学)科技进步最高奖——二等奖(该年度一等奖暂缺)。

4)扩大了统计学家和统计部门的社会影响, 提高了统计学家和统计部门的社会地位。在中国,由于统计学家们直接从事统计分析工作,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统计分析论文,使得统计学家及其所在的统计部门再也不仅仅是简单提供统计数据信息的专家和部门,而成为集统计数据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为一体的综合性专家和部门,从而使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扩大和提高。

5)提高了统计学家的素质,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人才。 通过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家们不仅更加熟悉统计数据信息和国民经济核算,而且,也逐步掌握了与经济分析有关的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逻辑学等的知识,成为既熟悉统计数据信息,也熟悉经济分析方法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经济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国家和省的统计部门中,已经成长出一大批这样的人才。

结束语

尽管如我们在论文开头所述的统计学家是否应该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是一个尚无权威定论的问题,尽管我们在实际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工作中也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中国的实践说明,只要能够遵循适当的原则,扬长避短,统计学家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仍是非常必要和大有可为的。我们期待着各国统计学家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经验、相互交流,使统计学家象在从事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统计分析那样,在从事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 本文系作者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的特邀论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后,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两位主要评论人:瑞士统计局局长Carlo Malaguerra博士和日本政府统计局统计标准司司长Takanobu Negi教授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该文提出的许多观点和原则对于在21世纪政府统计部门的发展方向,对于确立政府统计部门在社会上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  ;  ;  ;  

论统计学家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_统计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