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肖利飞

肖利飞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民医院 4222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9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入院时、入住6、24、72h后患者血乳酸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观察其预后影响及病死率情况。结果:患者入院时乳酸水平(5.86±0.42)、清除率(0.85±0.07)%、SOFA(8.54±4.25)分,随着治疗时间推移,其由6h、24h至72h后乳酸水平、SOF均呈下降趋势,清除率则增加;当乳酸清除率≥10%,其好转率为64.71%、死亡率35.29%,清除率<10%,则分别为60.00%、40.00%,患者总好转率为63.27%、死亡率36.73%。结论:通过血乳酸检测能够快速发现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并进行有效清除,提高乳酸清除效率以增加患者生存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感染;血乳酸;疗效

重症感染患者易出现缺氧现象,致使体内糖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增强无氧酵解能力,增加乳酸分泌含量,从而影响三羧酸平衡,阻碍其循环功能的正常运行,乳酸是体内代谢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最基础能量代谢密切联系,因此可有效控制乳酸水平稳定对机体代谢及能量运转有积极意义[1-2]。目前,临床常采用乳酸清除率检测方法作为乳酸及重症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此,本研究现就其取得的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9例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因药物中毒、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谢疾病而引发的乳酸水平上升患者,其中,所有患者乳酸水平均≥4mmol/L,男女比例28:21,年龄19-75岁,平均(47.61±5.43)岁;感染类型:血源感染6例、泌尿感染13例、呼吸感染19例、妇科感染11例。

1.2 方法

采用慢性健康和急性的生理学评分系统(APACHEII)进行评估,随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重症感染指导治疗,采用血气生化仪(美国M型Nova Statprofile),在不给于吸氧条件中进行血液乳酸测定,包括其入院时、入住6、24和72h后各阶段乳酸水平测定;入院后24h内重复进行3次脓毒血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测量评分,以8h/次,记录其最高值。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观察患者乳酸清除预后影响及病死率情况,6h清除乳酸率=(入院时乳酸水平-入院6h后水平)/入院时水平×100%,24h清楚率=(入院时乳酸水平-入院24h后水平)/入院时水平×100%;同时比较不同时间段血乳酸指标、SOFA评分及病死率情况,SOFA分值为0-10,与疗效成反比。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 ”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患者各项指标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患者乳酸水平、SOF呈现下降趋势,而其清除率持续提高(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资料显示,人体血乳酸指标的上升受其组织缺氧、应激反应过高以及血液灌流量较小影响,致使乳酸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诱发线粒体及肝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导致乳酸分解过剩,引发恶性循环,促使机体损伤,因此,对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的首要前提便是抑制体内血乳酸分解,清除其乳酸含量,从而为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的恢复争取充足时间[3-4]。本研究现就对血乳酸测定在重症感染患者病情治疗及预后恢复的应用效果做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重症感染疾病治疗提供有效询证依据。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期间血乳酸指标测定,其检测结果为:入院时,患者乳酸水平为(5.86±0.42)mmol/L、清除率(0.85±0.07)%、SOFA(8.54±4.25)分,72h后为(1.32±0.12)mmol/L、(47.29±3.19)%、(2.09±1.73)分;由此可看出,随着治疗时间增加,患者各项指标均逐渐改善,表明血乳酸指标与感染患者病情发展有密切联系,可以快速反映患者预后发展趋势。分析个中原因为,血乳酸是葡萄糖通过无氧代谢后的直接产物,其经糖酵解功能由丙酮酸转化而成,因其反应在无氧状态下进行,因而能快速反映早期机体供氧及血液灌流情况,可作为疾病发展及预后诊断的重要依据[5-6]。上述研究显示,患者在治疗后其乳酸清除率≥10%时,患者好转率达到64.71%、死亡率为35.29%,由此说明,提高血乳酸清除效率,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促进其病情快速改善和预后恢复。分析其原因为,血乳酸正常值为0.5-1.5mmol/L,当其水平>5mmol/L,患者体内会发生缺氧、高应激性以及低灌注量,从而引发各器官功能障碍,而通过乳酸指标测定及清除,可以有效抑制无氧反应以降低应激性,进而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灌注及供氧量,从而增加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7-8]。受例数限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患者测定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不良因素应作详细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对重症感染患者进行全程血乳酸测定,能有效反映患者病情发展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性、准确性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丹舟.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3):34-35.

[2]包磊,张敏,颜培夏,等.动脉血乳酸及其清除率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38-42.

[3]许运铎,张晓博,张桂英,等.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ICU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J].河北医药,2016,38(2):240-242.

[4]陈琦,尹虹祥.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24):1883-1886.

[5]罗凯.乳酸早期清除率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75-76.

[6]宋秋鸣,武道荣,冯开俊.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碱剩余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动态监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1):3521-3523.

[7]邓莺.血乳酸清除率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SOFA评分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57-60.

[8]姚建华,谢立德,汪健蕾,等.动脉血乳酸和C-反应蛋白对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600-601.

论文作者:肖利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肖利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