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缓冲区的分析与评价(1)_生产系统论文

对企业生产缓冲的分析与评价〔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动态多变的市场需求,需要柔性的企业组织,需要柔性的企业机制,需要柔性的生产系统。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一个充满竞争的21世纪,21世纪的市场将是一个动态化、个性化、竞争炽烈化的市场。一个企业要想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参与竞争,并能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就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生产组织。作为企业从事生产活动基础的生产系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生产柔性。因此,我们应该研究企业生产柔性及其组成要素,分析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既经济又合理地确定生产柔性水平,以增强企业生产系统的弹性,这样,可以部分或全部吸收或缓解市场变化对生产系统的冲击,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性、有序性和连续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企业生产缓冲类型、要素

2.1 生产缓冲的概念

所谓缓冲,就其字面解释,是指使冲突缓和,或使冲击缓解、减弱。建立缓冲,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利用客观规律的一种能动表现,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缓冲可分为正常缓冲和非常缓冲两种。

正常缓冲是指为了预防因环境条件发生了可预见的变化所造成的不利后果,而建立的某种缓冲。例如,为了蓄积设定容量的水而修建的水库大坝;为了减少火车车厢的振动,在车厢与轮轴之间设置的弹簧;企业建立的原材料保险储备;在装配线上为抵消时间延迟影响而设置的工序间在制品储备,等等。

非常缓冲,是指为了预防因环境条件发生不可预见的突变所造成的不利后果而建立的某种缓冲。例如:国家为了预防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乱、外国的经济封锁以及国际援助等而建立的粮食储备、战略资源储备、外汇储备等;考虑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或八级以上地震等因素而对水库大坝的加固增强部分;企业为应付紧急生产任务或追加生产订货而形成的生产能力后备、物料储备;为了减少由于意外事件使得产品交货期推迟造成的损失;在选择接受订货、估价与洽商交货期时,在交货期内留有一定的裕余时间;等等。

正确区分正常缓冲和非常缓冲,对于提高面向需求的适应性,谋求计划和控制的协调,避免企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降低维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建立非常缓冲时,必须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根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机构的预测,如气象局、地震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充分考虑缓冲成本,十分慎重行事。

建立生产缓冲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种客观需要。生产缓冲是生产柔性的一个方面,见附图1。

┌─组织柔性(另文叙述)┌─变的生产柔性(有的书上

│ │称为应变能力):

│ │是一种“以变应变”的生产

│ │柔性,它指企业面对内外部

│ │环境条件,尤其是市场的变

│ │化时,所具有的迅速调整、

│ │更新或重组生产系统中生产

│ │要素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企业柔性┤ 生产柔性: ┤。

│ 是指生产系统对内外部│不变的生产柔性(生产缓冲

│ 环境条件变化在投入、│):

│ 转换、产生等全过程上│是一种以“不变应变”的生

│ 所具有的包容能力和快│产柔性,它指企业在面对内

└─捷反应能力。│外部环境条件,尤其是市场

│的变化时,生产系统中生产

│要素和生产组织管理所具有

│的吸收、缓解市场变化对生

│产系统正常运行冲击的能力

└─。

附图1 企业柔性分类图

2.2 生产缓冲要素分析

企业的生产缓冲,包括存货缓冲、时间缓冲、产品缓冲、技术缓冲、人力缓冲、设备缓冲、场地缓冲、资金缓冲、方案缓冲等。需要说明两点的是:一生产缓冲的内容既可以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也可以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诸如协议、合同、方案、计划、承诺、权益、期货、期权等等;二下面例举式叙述的生产缓冲情况,并不一定是同时或频繁出现,而且有些生产缓冲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替代,所以,在设置生产缓冲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两点,综合平衡、合理筹划,避免生产资源的无谓浪费。

存货缓冲 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主要包括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等。存货缓冲主要表现为实物存货的缓冲。例如:

(1) 在市场供应不正常情况下, 为保证生产连续进行而设置的存货。

(2) 为防备外协厂或供应商延期交货或数量不足、 质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发生而设置的存货。

(3) 为防止交货期提前及生产计划变动而设置的存货。

(4) 为消除加工不合格与交货质量不合格等变动影响而设置的存货。

(5) 为抵消时间延迟影响而设置的工序间存货。

(6) 为防止供水、供煤、供油等中断而设置的存货。

(7) 为防止非常事件发生而设置的存货。

时间缓冲 时间缓冲是指为了应付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而在时间上设置的保险期或超保险期。例如:

(1) 为了防止采购订货晚到, 在规定交货期内预留有一定的保险时间。

(2)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为抵消产品品种、 数量和交货期的变动而对生产提前期(或生产周期)所作的延长。

(3) 为了预防前工序车间对后工序车间在制品交付的延期, 在车间之间设置的保险时间。

(4) 根据订货条件预先考虑机械干涉的可能性而留有余地, 在作业计划中设置一定的裕余时间,或者在网络计划中适当增大自由变量的幅度。

(5)

为了减少由于各种意外事件使得产品交货推迟造成的损失,在交货期内预留一定的裕余时间。

产品缓冲 产品缓冲是指为应付各种市场变化而设置的产品库存。例如:

(1) 为了防止由于产品交货期提前而设置的一定量产品库存。

(2) 为防备市场需求变动发生库存不足而设置的产品库存。

(3)

为了应付非常情况的出现使得产品订货量突增而设置的产品库存。

(4)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防止现有产品滞销, 迅速推出新产品,而建立的新产品储备。

(5)

为了防止因运输途中损坏或质量不合格发生换货而设置的产品库存。

技术缓冲 技术缓冲是指为防止技术的落后,提高技术的适用性,迅速更新技术而设置的技术储备。例如:

(1) 为了防止原有技术落后而购买或预订的专利技术、 专有技术等。

(2) 为了防备区域需求的变动, 造成技术落后而转移或计划转移到另一区域的某种技术。

人力缓冲 人力缓冲是指为了防止由于人员的减少或任务增加等原因造成停工而设置的人力储备,主要是技术人才储备。例如:

(1) 为了防备操作人员缺勤等情况发生而建立的人力储备。

(2) 为了防备由于改变工作班次、调整生产流程、 或生产任务短期突增等情况发生,造成人力不足而建立的人力储备。

(3) 为了适应迅速更新技术或推出新产品, 引进新设备等的需要而建立的技术人才储备。包括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或通用型技术人员。

设备缓冲 设备缓冲是为了防止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设备短缺而设置的设备储备。例如:

(1) 为了防止外部供电时间、 数量等变化(如停电)造成的停工停产损失而预先购置的发电设备。

(2) 为了应付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发生而预先购置的备用设备。

(3) 为了迅速更新技术的需要而建立的个别新设备储备。

场地缓冲 场地缓冲是指为了防止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造成场地不足而预先准备的多余场地。一旦需要即可腾出使用。例如:

(1)

为了处理数量或者装卸速度变化引起物资保管量的变动可能造成场地不足而预先准备的多余库存场地。

(2)

为了应付大量生产装配线上各道工序时间的变动而准备的多余工作场地。

(3) 为了满足生产能力布局的调整而准备的多余工作场地。

(4) 为了应付由于交通运输、 产品销售等原因引起产品库存量的变动可能造成场地不足而预先准备的多余库存场地。

资金缓冲 资金缓冲是指为了应付资金的不时之需而建立的自有资金储备或开辟的多种资金筹措渠道。例如:

(1) 为了应付由于价格、 市场供求等原因而紧急增加采购所建立的资金储备。

(2) 为了按期足额归还一定时日后到期的借贷款, 维护企业良好的信贷声誉而预期建立的资金储备。

(3) 为了确保按期足额上缴税款、 利润等而预期建立的资金储备。

(4) 为了建立购销双方的良好关系, 减少拖欠供应商等的应付贷款而预期建立的资金储备。

(5) 为了应付天灾人祸等非常事件的发生而建立的资金储备。

(6) 为了抵消坏帐损失所建立的坏帐准备金。

(7) 为了设置技术、场地、产品、 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缓冲而建立的资金储备。

方案缓冲 方案缓冲是指为了应付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突发事件,而准备的各种战略、策略、计划、措施等备选方案。一旦需要,即可启动使用。例如:

(1) 为了防止产品类型、 品种及产品组合生产等变化而事先设计的多种生产方案。

(2) 为了防备由于信贷政策的改变、 利率的调整等情况的发生而预先设计的多种筹资方案。

(3) 为了防止能源保障不力而设计的多种能源保障方案, 如停电、停水、停汽等。

(4) 为了防止原材料、另部件生产、 供应发生意外情况造成停工等,而预先设计的替换方案,如原材料替代、备选供应商选择等。

(5) 为了防止生产线故障等情况发生, 而建立的某种分包转包等备选方案。

2.3 生产缓冲的木桶理论

尽管在生产缓冲中诸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替代性,但企业生产系统的缓冲能力绝不是单一要素所能代表的,而是诸要素的整体水平,即企业生产缓冲度大小是由其全部要素的整体平均水平所决定的,但整体平均水平往往取决于某一要素水平。为此,我们可以将生产缓冲度的大小用一个木桶的容积来模拟表示。表达生产缓冲的9 个要素就可看成是组成木桶的9块木板,这9块木板共同形成木桶的容积。

根据木桶理论的基本原理,木桶的容积大小仅与最短的那块木板有关。这意味着企业应认真仔细地分析影响生产缓冲的9个要素, 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确定出其中的“关键”要素,这个要素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企业整个生产缓冲度的大小,为此,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情况和各种相关信息,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总体生产缓冲度,然后,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改进“关键”要素的水平。就木桶本身而言,如果最短的木板不改进,其他木板再高对木桶的容积来说也无任何意义。木桶理论的基本原理还启示我们,如果大多数木板的长度近乎相等,其中任一或任二木板再长也对增加木桶的容积无任何帮助。这意味着即使企业的生产缓冲要素有一、二项水平很高,它们也不会增加企业生产系统的整体缓冲水平,而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无谓负担,浪费生产资源。因此,为了使企业的生产缓冲的建立既经济合理,同时又切实可行,就应使生产缓冲的整体要素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同一水平”并非是一个纯量的概念,因为各个要素的性质、发生情况各不相同,而应是一个定性上的配比概念。

3 生产缓冲的经济评价

生产缓冲的经济评价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差额法进行评价,即通过比较可防止的损失金额和由于设置生产缓冲而增加的费用来评价生产缓冲的经济性,并找出缓冲经济区和最经济缓冲。

本文将设置生产缓冲的费用分为固定缓冲费用C[,1] 和变动缓冲费用C[,2],设置生产缓冲的总费用为C(C[,1]+C[,2]),设置生产缓冲所能带来的节约或可防止的经济损失用P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图见附图4:

附图4 生产缓冲的经济区(点)分析图

图中曲线m是曲线C和曲线P的合成,即y[,m]=y[,p]-y[,c],表示设置生产缓冲的净效益。在原点O处,由于未设置生产缓冲, 生产缓冲费用应为零,即y[,mo]=y[,po]=y[,co]=0;o-x[,1] 区表示企业由于内外部条件的限制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生产缓冲,但由于其不是企业主动设置,生产缓冲诸要素未进行经济合理的匹配,不能起到真正的缓冲作用,因此这种被动式的非主观性的缓冲是不经济的;当设置的生产缓冲处于x[,1]-x[,3]之间时,这时设置生产缓冲所增加的费用明显小于可防止的损失,故在这个区间是经济的,特别是处于x[,2]时有:

y[,mx[,2]]=y[,px[,2]]-y[,cx[,2]]=Max·△x=Max{y[,p ](x)-y[,c](x)}

其中x[,2]表示最经济的生产缓冲度,满足

y[,p]′(x)=y[,c]′(x)

由于y[,p]″(x)≤0y[,c]″(x)≥0

故y[,m]″=y[,p]″-y[,c]″=y[,p]″(x)-y[,c]″(x)≤0

即高生产缓冲值为x[,2]时,为最佳生产缓冲设置。 而当设置的生产缓冲度超过了x[,3]时,说明企业生产缓冲设置过度, 会造成资源的无谓浪费,也是不经济的。

4 生产缓冲度的测评

生产缓冲度的大小及其经济合理性,也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现根据上述生产缓冲的9大要素,作层次分析如下:(见下页附图5)。

附图5 生产缓冲度的层次分析与测评示意图

通过以上层次分析,根据经验推算和专家测评计算,可得到落在区间0~9之间的生产缓冲值。正如我们前面所述的,由于生产缓冲中的各种情况并不是同时出现或者频繁发生,而且有些缓冲要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替代性和互补性,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生产缓冲值在0 ~ 3.0之间,可认为企业生产系统处在“欠缓冲”状态 ;当生产缓冲值在3.1~6.0之间,可认为企业生产系统处在“正常缓冲”状态; 当生产缓冲值在6.1~9.0之间,可认为企业生产系统处在“过缓冲”状态,用表例示如下:

生产缓冲值0~3.0 3.1~6.0 6.1~9.0

生产缓冲状态 欠缓冲 正常缓冲

过缓冲

当企业生产单位处在“欠缓冲”状态,则表明该生产系统缺乏柔性,比较脆弱,其稳定性、有序性和连续性可能随时要受到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尤其是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而造成损失,因此,企业应作进一步分析,看哪个要素或哪几个要素水平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适当调高生产缓冲值,使生产系统进入正常缓冲状态;当企业生产系统处在“过缓冲”状态,则表明该生产系统出现缓冲功能冗余,成本、费用过度增加,隐含着较大的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必是“花了冤枉钱”,得不偿失,为此,企业也应具体分析各缓冲要素,适当削减冗余的缓冲功能,降低成本,使生产缓冲值落在正常缓冲值的区间内,从而使生产系统所设置的生产缓冲处在最经济合理的状态。

5 结束语

在企业生产系统中设置什么样的生产缓冲以及设置什么水平的生产缓冲,是企业必须认真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世界各国的不少企业管理者都愈来愈重视企业的柔性,都希望通过建立经济合理的生产柔性,来更加灵活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本文对生产柔性中的生产缓冲进行了讨论,文中划分了生产缓冲的类型,提出了生产缓冲的9个要素及其可能发生的情况; 探讨了生产缓冲的经济评价,提出了生产缓冲度的层次分析与测评方法,尽管这种测评方法带有较强的经验性和较浓的主观色彩,但我们相信,生产缓冲的经济评价与生产缓冲度测评对企业管理者研究和设置经济合理的生产缓冲会有所帮助。本文还通过对生产缓冲木桶理论的讨论,明确了生产缓冲诸要素的水平必须相互匹配、相互协调,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缓冲的整体效果,又可以避免浪费企业的各种资源。

〔1〕本文1997年12月15日收到,1998年2月5日收到修改稿。

标签:;  ;  ;  ;  ;  ;  ;  

企业生产缓冲区的分析与评价(1)_生产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