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论文_罗玉妮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论文_罗玉妮

罗玉妮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城乡规划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探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的形势要求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立统筹城市生态与乡村生态、生态保护与发展、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自然生态各要素、生态资源与设施共享的关系,坚持将生态整体性、体系性和科学性作为原则,推进生态保护、恢复、建设,促进生态城乡统筹、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健全网络、互动交融、有效平衡,实现城乡“天蓝、水绿、空气清新”的新型发展目标。

1 我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的形势要求

1.1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生态发展由于没有科学统一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没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可定量评价与考核的标准,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城市与乡村在生态保护、建设、投入上相互分割,各自为政,形成了城乡生态二元结构的状况,造成了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城市和乡村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生态形势。

1.2解决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态问题的需要

理论和实践证明: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具有破坏作用;城市无法实现自身的生态平衡。从全球来看,近三四百年的人类实践表明,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主要方面呈现相异相离的趋向。也就是说,城镇化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生态保护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化具有限制作用。从我国来看,近三十年来的城镇化也是与生态环境破坏相伴随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因此,跳出城市有限区域的范围限制来研究生态平衡问题,是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态难题的理智而科学的选择。

1.3城乡生态资源共享和科学布局的需要

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只服务于所在城区,建不起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污水和垃圾则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造成大量污染。片面追求农业增产而不断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追求规模不断扩大的畜禽养殖等,也导致广大乡村不断受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源的侵害,使本身生态环境较好的农村也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农村良好的山林植被,防护林、经济林、河湖水系等缺乏统筹,在调节城市生态作用中发挥作用不够。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为城乡生态资源的充分共享和科学布局提供科学的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

2.1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民众参与

要做好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还需要统筹城乡的规划发展,秉承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将政治文明作为规划的前提,通过不断地完善规划编制与程序,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冲突,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首先就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城乡的转型发展,加快对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的健全,通过实施城乡规划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依据,还要把生态环境的评定纳入到城乡规划的考核体系之中,同时也要将乡村的建设活动融入到成型规划管理工作中,从而引导地方政府更好的贯彻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有效的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的扩大和蔓延,积极探索出一条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绿色发展途径。其次还要保证城乡规划审批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推动公共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公开信息体现出对社会大众知情权的尊重,从而鼓励全社会积极地参与到城乡的转型发展工作中。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城乡规划进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充分发挥出政府的监管作用,严格把控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要求落实到实处,通过动态的监管手段对规划进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从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发现并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更加专业化的咨询和探讨,以提升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2.2合理规划空间,做好节能减排

要做好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做好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要通过科学布局和开放构建城镇格局的新平衡。首先就是要重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妥善处理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借助合理集中与分散的城市布局形式促进水资源的健康循环。还可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的建设目标,可以在靠近海边的城市建设海水开发利用系统或者是生态水体系建设来实现城市建设的防污减排。而在阳光充足的城市,则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减少煤炭的使用,要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其次还要科学规划绿地面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改善民生环境,而加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中绿地规划,就是为了给民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规划设计管理以及执行过程的监督,切实执行绿色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乔灌花草的绿色系统,实现对城乡景观的优化和完善。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进行种植,积极借鉴外国绿地建设的优秀经验,以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2.3优化规划内容,加强政策衔接

要做好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还需要不断地优化规划内容,要坚持从生态安全格局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将自然同环境的融合当成设计准则,以生态环境和综合交通,绿色建筑以及智慧管理纳入到规划领域之中,并对相关的保障政策进行衔接,从而促进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工作的更加完善。首先就需要在进行区域城镇体系内容的规划中,对覆盖区域中的发展战略和文化政策进行深入的调研,将人口产业同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建立综合的交通体系促进生态格局的构建。其次还需要借助先进的互联网虚拟技术将城乡生态运行模式展现出来,加强对城市发展功能和性质,以及预计的人口规模和配套设施情况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分析,要做好城乡规划总体层面和详细规划层面的内容设计,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生态文明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对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城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盖士玲.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25+27.

[2]陈加养.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21-22.

[3]薛姜婷. 环境正义导向下的苏南乡村生态规划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

论文作者:罗玉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论文_罗玉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