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水连1,卢珍友2

(1.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胃肠外科 364000;2.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364000)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恶性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对其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减压导管引流量、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腹腔内压力及腹围等指标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对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经肛肠梗阻导管;直肠恶性梗阻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生活节奏逐渐变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从而出现很多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起肠胃不适,诱发各种肠胃疾病,结直肠恶性梗阻则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肠胃疾病[1]。为了能更有效的改善直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对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排除患有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在40~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59±8.73岁;病程3~8天,平均病程5.67±1.43天。采用CT检查梗阻部位,梗阻部位在直肠的患者有17例,梗阻部位在左半结肠的患者有43例。

1.2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先进行经肛肠梗阻导管术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经肛肠梗阻导管术:通过灌肠进行清洁,用电子肠镜进行检查,从活检口将导丝插入,用导丝引导人造影导管插入进行造影。对近端结肠进行观察,将肠梗阻导管延着导丝置入,向水囊内注入30~40毫升的蒸馏水,并将其固定。在置管结束后,根据粪便的性质,每隔2~4小时采用生理盐水对肠腔进行冲洗1次,每次采用400~500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用胃肠减压器对其持续进行负压吸引。腹腔镜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位的体位,主刀医生在患者的右侧。在患者的腹壁做4个戳孔,一般第一个Troca位置选择患者脐上2厘米的位置,采用开放性技术放置穿刺套管鞘,避免对腹腔脏器造成伤害。其他3个Troca位置分别在患者的左下腹、右下腹和右侧脐旁。在将腹腔镜置入后,对患者的全腹腔肠管的扩张程度进行探查,对腹腔镜操作的可能性进行评定。在实施腹腔镜的情况下,采用肿瘤根治切除手术对病灶进行切除和一期吻合。

1.3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减压导管引流量、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腹腔内压力及腹围等指标进行分析,若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则说明患者的临床病症的到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t对其进行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χ2对其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减压导管引流量、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腹腔内压力及腹围等4项指标发现,经过治疗后,患者的4项指标均下降,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 )

3.结论

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是由于原发性或转移恶性肿瘤而引起的肠道梗阻,一般会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的临床症状[2]。在临床上,一般通过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可以切除病灶,但效果不是很好,会对患者器脏造成较大的损害,并极易引发并发症[3]。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对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效果良好,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减压导管引流量、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腹腔内压力及腹围发现,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减压导管引流量、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腹腔内压力及腹围均下降,且与治疗前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先通过经肛肠梗阻导管术对结肠进行清洗,有助于排空患者肠腔中的粪便和积气,对梗阻进行消除,从而改善患者肠壁的血液循环,为腹腔镜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然后再进行腹腔镜手术,肠腔镜手术能够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进程,可避免对腹腔脏器造成伤害,减小对腹腔的影响,且肠腔镜手术的创伤较小,也有利于患者的创伤恢复。不过,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不适宜应用于直肠恶性梗阻发病时间大于10天的患者;腹部明显膨隆的患者;肿瘤入侵肠管大于50%的患者;在肠周位置的脂肪层存在积液和积气的患者;在置入经肛肠梗阻导管3天之后,腹胀及腹痛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的患者。

综上所述,除了特殊情况需要采取其他手术方式的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均可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矫秀妍.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中应用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2):912-914.

[2]王伟,丁如良,章志坚,等.术中肠道灌洗配合一期切除吻合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实效性评价[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01):88-90.

[3]徐元顺,杜洪涛,邵国庆,等.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左半结肠和直肠恶性梗阻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04):316-317.

论文作者:王水连1,卢珍友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水连1,卢珍友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