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分析论文_刘源,王增亮,秦虎,付强,吴昊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830054

【摘 要】目的:分析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比较进行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更为明显且迅速的改善作用,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矢状窦镰旁脑膜瘤

作为颅内最常发生的肿瘤之一,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于矢状窦和大脑镰,并充满于矢状窦角的脑膜瘤。而矢状窦、镰旁是颅内脑膜瘤比较常见的发病部位,位于中央沟附近的脑膜瘤,常累及矢状窦、中央沟静脉。临床上,矢状窦脑膜瘤的发病率约占脑膜肿瘤的17%~20%,而镰旁脑膜瘤的发病率约占脑膜瘤的7.86%,由于肿瘤的生长具有膨胀性且与大脑镰、矢状窦相粘连,部分还可能嵌入上矢状窦引起矢状窦部分或完全阻塞,所以给手术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1]。为了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本次实验选用了26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年龄29~79岁,平均(55.76±2.34)岁,患病时间在0.6~3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15±0.27)年,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癫痫、轻瘫或感觉障碍、视力下降例等临床症状,肿瘤直径4.8~7.9cm,平均(7.1±0.9)cm,排除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过度肥胖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者等。将2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实验组13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4例;对照组13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4例,两组中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具体做法是对患者进行全麻后于裸眼下进行肿瘤的切除,并常规备血1300 mL。手术中要遵循中尽可能减少出血、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以及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等原则,先切断肿瘤基底的血液供应,对中央前、后回及中央沟静脉进行保护。实验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嘱患者保持仰卧位,采用Mayfield头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并根据CT、MRI或全脑血管造影技术确定骨瓣的位置及头皮切口,结合肿瘤大小、具体位置及与上矢状窦的关系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避开皮层以及重要引流静脉,要保证骨瓣超过矢状窦及马蹄形皮瓣切口中间部分过中线[2],足够显露肿瘤前后极矢状窦,并常规备血500mL。手术时沿肿瘤边缘剪开硬脑膜,仔细保护好中央沟静脉以及其它回流向矢状窦的重要皮层静脉,暴露和分离肿瘤过程中要对脑组织及蛛网膜间隙皮质静脉做好充分的保护;如肿瘤体积过大,可采用瘤内分块切除方法,首先对肿瘤的根部即肿瘤的附着处进行处理,再向瘤内实施充分减压后分离肿瘤包膜,先切除窦外部分的肿瘤,再切除塌陷包膜及剩余部分的肿瘤,并及时处理受累的大脑镰及矢状窦,术中要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及正常脑组织,于显微镜下在蛛网膜层仔细游离粗大回流静脉及中央静脉,并以棉片妥善保存[3]。

1.3 疗效判定

将治疗效果分为有效、一般和无效三个等级,有效:肿瘤得到了完全切除,患者头痛、癫痫、轻瘫、感觉障碍、视力下降例等临床症状消失;一般:肿瘤得到了大部分的切除,患者头痛、癫痫、轻瘫、感觉障碍、视力下降例等临床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无效:肿瘤未能够切除,患者头痛、癫痫、轻瘫、感觉障碍、视力下降例等临床症状仍然存在甚至有加重的倾向。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资料按照平均数±标准差的方法表示,检验方式采用独立样本t,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效果方面的比较分析

进行实验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9%,临床发病率较高。多数情况下功能区的矢状窦大脑镰旁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在患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已经生长的很大。因此,进行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肿瘤的大小、具体位置及形态结构。相比于对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采用整块切除的常规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则采用先包膜内切除或分块切除,即先充分暴露肿瘤的边缘,再采用电刀分次切除肿瘤,电凝切断肿瘤供血动脉。本次实验也证明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损伤功能区皮层及中央沟静脉的可能性,在临床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方面具有更广阔的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显微外科手术对分离保护中央沟静脉及回流静脉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手术中输血量,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玉,李毅,吴海涛,陈小忠,赵洪新,任光阳,王培,李刚.显微外科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881-1882.

[2]江南凯,岑远光,黄常坚,李荣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1-232.

[3]沙林,黎军,郑成,姜德华,孙建新,王博,安刚,杨阳.显微手术对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疗效[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4):587-588.

论文作者:刘源,王增亮,秦虎,付强,吴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分析论文_刘源,王增亮,秦虎,付强,吴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