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付丰平

互联网医疗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付丰平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中医骨伤是一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学科,具有较强专业性及临床实践操作性。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既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中医药院校的现代化教学要求,为此互联网医疗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国务院提出的“ 互联网+”网络强国战略更是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 如何将互联网医疗与中医骨伤科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为中心进行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中医骨伤科学;教学

当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提出促进了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教育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大学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借助互联网推进教育工作。我教学医院与时俱进,以云计算技术为技术手段,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联网全国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1]。对医学生的教育而言,互联网医疗是信息时代的一个产物。随着医学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医疗在高校教学中出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BL教学),为进一步实现“ 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微课教学法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也为中医骨伤科教学提供了一种选择。

1 互联网医疗用于中医骨伤科教学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在与骨伤疾病做斗争所取得的智慧结晶,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代有记载华佗用“麻沸散”刮骨疗毒的故事。互联网医疗打破了时间、 地点、区域的限制,促进了医患的自由沟通和相互了解,缓解了医患关系,完善了医疗服务环节, 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了医疗效率。将该平台用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将望闻问切诊断技术及骨科特有的体格检查直接用于患者,达到学以致用。中医诊断主要为四诊合参,其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前提,亦是临床医生必备手段。在医学生接触骨伤病人时,从望闻问切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和骨科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的阅读结合起来,形成临床中医医生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然后从网络获取该病症的中医治疗资源,用快速有效的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加快患者康复,达到在临床上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2 中医骨伤科教学运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

中医骨伤科教学以互联网医疗为平台,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将中医骨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形式更新颖,更能体现多样化、形象化、丰富化、生动化的特点,能够将传统的二维静态教学模式转变为三维动态直观的教学,使教学更加高效,可视化强。

2.1 互联网三维立体更生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集传统文化、传统医疗、现代科技等相结合的学科,具有较强专科性,内容多,概念抽象,解剖立体性较强,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讲授,很难使学生明白其精髓。比如《本草纲目》上的中药材、动植物图片,中医针灸的进针角度、深度、幅度等无法用二维教学法传授的中医知识,可以借助互联网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中医学角度将疾病的起因、发展、转归、治疗与教材紧密结合,并以三维形式展现给学生,信息丰富、生动、直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使枯燥的知识丰富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技能。

2.2 有助于持久记忆, 提高临床思维

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就容易记忆,三维世界的物体在理解上比二维的更加具体、 直观。把直观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中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验心理学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源于视觉,11%来源于听觉,1.5%来源于触觉[3]。由此可见,对医学生而言,借助于互联网资源获得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中医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解要大得多, 从而理解更快,更容易记忆。而互联网资源的可储存性,可传递性让中医学生对接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前沿的医学信息资源,让学生可以对不懂的问题耐心细致听录像或者互联网回放,让爱学习的学生学得更精。将互联网医疗用于中医临床教学,让学生能参与诊断治疗, 辨证施治,形成教学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3 内容丰富,贴近学科及临床治疗

传统教学模式中,中医骨伤科知识的展示主要依靠板书、 挂图或幻灯片等,消耗教师的体力、教学模具,繁琐费时,信息量少。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够直接面对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信息更丰富,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能够将大量的信息呈现给学生,比如对于骨关节脱位,互联网可以提供四维图像,呈现动态过程,让用心的学生一下子就看明白中医正骨的来笼去脉。教学中学生能够互动参与其中,在多媒体对患者诊治的过程中讲解最新的中医医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疾病中医诊治思维。教材因有一定的滞后性,故一些中医诊疗内容难以与最新临床相同步,而互联网用于教学,不仅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提供最新的中医诊疗方法,及时总结临床实践,让学生全面了解疾病,提高其兴趣及能力,还能促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互联网医疗用于中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应根据中医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中医骨伤科总论部分主要介绍骨伤科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病机和诊治原则,理论性较强。各论部分详细介绍各种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实践性强,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互联网教学中我们需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互联网模式进行展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实践性强且较易显现的内容,如疾病的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方式等,可选取典型患者,以增强感性认识。对难以用文字描述的较繁杂的内容,可采用回访形式加深印象。学生通过患者间的不同点,直观发现疾病差异, 加深对疾病的理解,从而对各个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互联网医疗的教学模式较以往灌输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自发、 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 互联网医疗有关患者隐私问题, 要提前征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教学。

5 结语

总之,中医骨伤科教学应“ 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方式将互联网医疗平台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可以让教师从以往的“ 单独传授” 为中心转变为以“ 互相学习” 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加速学生对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提高其人文素养,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永智,田永志,李沛,等.互联网医疗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5): 40-41.

[2] 崔镇海,赵文海.单病种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8,16(31):162-163.

[3]邓伟.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6):8-9.

论文作者:付丰平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互联网医疗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付丰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