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刘志强

大庆龙南医院骨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 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将患者分为参照组18例和治疗组18例,分别采用PFNA 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优9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PFNA 与DHS 进行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应用PFNA 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均方面优于DHS 且临床疗效更加可靠。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好发于老年的髋关节囊线以外至小粗隆下方区域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而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传统常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2015年6 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的我们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均经X 线片确诊。大多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缩短及外旋畸形等,查体示患肢肿胀且有瘀斑,大粗隆升高,纵向叩击痛等。患者大多为低能量损伤,其中滑倒跌伤19例,车祸12例,重物砸伤5例,且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Evans 法进行分型,其中Ⅰ型8例,Ⅱ型9例,Ⅲ型14例,Ⅳ型4例,Ⅴ型1例。根据Evans 分型后分为对照组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5~77 岁,平均70.2±5.9 岁,Evans分型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5例;治疗组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6~77 岁,平均70.8±7.1 岁,Evans分型Ⅱ型4例、Ⅲ型9例、Ⅳ型4例、Ⅴ型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11例,脑梗死6例,Ⅱ型糖尿病4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例,床旁心电显示有ST段改变者3例。

1.2 手术方法

1.2.1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患者平卧于牵引床,在C 型臂X 线机辅助下进行闭合复位,待获得满意效果后继续维持牵引。从股骨粗隆顶部位置向近端髋部外侧行长约5 cm 纵形切口,逐层分离后触及股骨粗隆尖,将导针从其顶点开口处插入髓腔内。C 型臂X 线机透视确定导针位置正确后,沿导针自股骨粗隆尖入口向股骨近端髓腔进行扩髓,然后将主钉沿导针方向准确插入髓腔内,并在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对主针的插入深度和前倾角进行调整。采用定位器将导针置入股骨颈,通过C 型臂X 线机监视导针位置是否良好,准确测量螺旋刀片的长度,使用空心钻沿导针方向钻孔,置入长度适宜的螺旋刀片,并将刀片锁定。最后将远端锁定螺钉进行固定,留置引流管,并关闭切口,术后1 周扶双拐下地逐渐负重活动。

1.2.2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上,并在C型臂X 线机辅助下进行闭合复位。待获得满意效果后继续维持牵引。从股骨大粗隆顶点处向远端大腿外侧行长约7 cm 纵形切口,于骨折部位与远端外侧通过骨膜外钝性分离,形成骨膜外隧道。将长度适宜的锁定钢板置入隧道,使其与骨膜紧密贴附。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钢板轴线与股骨轴线相一致,然后对股骨颈螺钉长度进行准确测量。将第1枚螺钉通过钢板拧入股骨颈至股骨头软骨下方,随着骨折端逐渐对合后依次拧入3枚股骨干螺钉,对移位较大的骨块可采用拉力螺钉予以固定,留置引流管,并关闭切口。术后2周扶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4周开始逐渐过渡到负重活动。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其中治疗组疗效判定优9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4%,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 =4.32,P<0.05),详见表1。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病例,术后X 片复查示对照组中2 例股骨颈螺钉切割股骨头且存在髋内翻,治疗组中1 例螺钉松动,除以上并发症外两组病例中未发现骨折不愈合、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旋转畸形和伤口感染等不良并发症,颈干角术后均大于110°。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不及时,易发生髋旋转畸形、髋关节内翻、下肢变短等后遗症HJ。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前者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对于年老体弱且合并内科疾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存在一定风险;后者因抗剪切力作用差,有弹性位移,固定强度相对较弱,固定后虽然可以早期进行患肢活动,但不能早期负重,且易发生针道感染、活动时针孔疼痛较明湿、膝关节疼痛、髋内翻及固定针滑脱或穿越股骨头等并发症,另外因固定架位于体外,患者穿衣、睡眠等生活不便。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PFNA 与DHS 进行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应用PFNA 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均方面优于DHS 且临床疗效更加可靠。PFNA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点是高稳定性、抗旋转及成角稳定性、创伤小、出血少和手术时间短等,PFNA 可以作为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群周,阮成群,李光明,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 中医正骨,2015,27(10).

[2] 赵玉石,邵建康.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临床体会[J]. 创伤外科杂志,2015,17(6).

论文作者:刘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刘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