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论文_葛菲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论文_葛菲菲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为世界谋”,也是“为中国谋”,“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与各国和平共处,希望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合作的方式实现共赢,以此来推动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这实质上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事业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有利的外部条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利于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

一、前言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我们生活的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全球化带来机遇,促进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危机和挑战,经济危机、恐怖主义事件、民族宗教矛盾问题等时有发生。面对风起云涌的世界格局,中国提供了自己的“中国智慧”,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作了“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带上了世界舞台。此后,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先后100多次在众多国际场合提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2017年10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自上任以来,提出的最有力的国家交往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的发展,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加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是走向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过渡路径,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会促进我国经济更加的蓬勃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这在客观上为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全球经济的疲软和全球问题的不断涌现,使得各国寻找构建新型国际合作机制。中国在此背景下提出全球治理方案,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推动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样中国就已经接纳和进入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资源充分的向中国打开,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发展经济,成为全球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中国经济发展了,就会更进一步的促进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作为引领全球经济的先导者,为国际和平发展提出更有利的中国方案。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了我国政治的稳定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与各国建立不对抗、不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坚持不称霸、不扩张,这为保证我国国内政治稳定提供了重要外部环境。主张建设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交往关系,为我国政治的长久稳定作了重要的正面宣传。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了优秀外来文明。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立足现实,兼收并蓄外来优秀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我国古代“大同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相结合提出的。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尊重和学习各国优秀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基础。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和谐社会

在社会建设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营造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了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社会,就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群体人民,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在保障国内和谐稳定的同时也应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例如局部战争、民族矛盾、网络安全、恐怖主义、传染病蔓延、气候变化等,这些外部威胁对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一样也很很重。这些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虽然具有国际特征,但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们的作用的客体还是国内。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以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外部条件

在生态保护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加快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条件。全球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其实也是在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全球生态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环境遭到破坏,无一幸免的会涉及到另外的国家,所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也是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条件。

七、结语

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国际环境与中国的“五位一体”建设紧密相连。中国基于现在世界继续和平发展的国际形势,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有创意性的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不仅为其他国家有所借鉴,也为我国“五位一体”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全文)[EB/OL].新浪网https://news.sina.com.cn/o/2017-10-18/doc-ifymyyxw3516456.shtml

[2]韩海涛,陈雨萌.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方位探析[J].理论界.2018年第1期.

论文作者:葛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论文_葛菲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