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与措施论文_侯先华

浅谈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与措施论文_侯先华

安康市汉滨区黄石滩水库管理局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谈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以及开发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意在发挥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山、水、田、林、文”的资源组合优势,科学划定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功能区结构,建立景区完整的保护、管理和经营体系,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步发展。

关键词: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措施

引言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空闲时间进行娱乐休闲,为此相关的旅游产业也应运而生。而且国家开始提倡绿色、协调、创新、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维持各地必须要依据当地的资源环境,改善生态系统,逐渐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黄石滩真正着手筹划建立黄石滩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这些工作对深入挖掘水文化、保护水资源、保护当地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生态旅游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初衷不谋而合。

1景区概述

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地处秦岭南部,位于有“秦巴明珠”之称的安康市,正好位于西安和重庆的中间节点,距离重庆五个半小时,湖北十堰市四个半小时,距离四川达州市三个小时,从而与西安、重庆、十堰市、达州市等形成“半日交通圈”,距离安康市瀛湖风景名胜区30公里,距离双龙景区50公里,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极为便利。其风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介于400米—8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同步,四季分明,春看山花、夏季避暑、秋观红叶和冬赏瑞雪的绝佳之地。

2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

黄石滩水利风景区生态景观围绕“一带•两心•七区•多节点”的总体思路,构建以水体资源为重点,山体景观为衬托,民俗文化、植物景观为辅助的休闲娱乐风景区,最大程度的保持景区农家特色,通过多区细化管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营造出富有特色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分区。其中,水利风景区功能分区众多,包括茨沟旅游服务区、大坝管理服务区、湿地科普宣教区和乡村休闲游憩区等,集多种休闲功能为一体,娱乐休闲功能有绿色生态回归、游园嬉水、水街、陆地乐园、玻璃桥、索道、峡谷漂流、特色美食街、休闲购物、房车营地、亲水栈道、白鹭岛、湿地科普长廊、生态栈道、生态码头等娱乐项目,发展集农耕文化体验、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场综合体。但目前这些景区规模不大,还没有充分的把地域文化特点挖掘和体现出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开发建设,挖掘地方水利风景区的潜力,更好的提高水利经济增长。

3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资金缺乏,投资渠道不畅

尽管景区拥有较好的发展机遇和特色,但是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整体呈现出资金不足的问题。尽管目前一些景区的规划方案较为完善,但受资金制约,发展规模较小,这对于景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2宣传力度不够,景区知名度不高

由于资金的缺失,导致景区在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景区的知名度不高,没有品牌建设投入,难以产生品牌效益。就目前而言,黄石滩水利风景旅游区的主要客源来自安康市和西安市的少数游客,这充分说明了大众对于黄石滩旅游景区的熟知程度不够。

3.3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

水利风景区集休闲娱乐为一体,游客可以从水利风景区中享受与现代生活节奏相异的生活方式,因此,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当前由于管理部门的市场需求认识相对不足。其次当前景区存在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况,各地发展风景旅游区,需当尊重当地的地域特性,发掘地域文化价值,这样游客才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风景,但是各地在发展水利风景区时,存在盲目借鉴其他水利风景区的模式和娱乐手段,导致对水利风景区资源的附加值没有系统的开发,千篇一律,没有去借鉴先进经验,工作套路死板僵化,不能与时俱进。

4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发展措施

4.1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基本问题

就当前所掌握的黄石滩水利风景区所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相关的细节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是当前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黄石滩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景区各管理部门必须要明确各时期风景区的发展目标,发展内容以及重点的规划项目,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在旅游休闲活动当中的作用,正确的鉴定风景区的范围。就目前黄石滩水利风景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做相关的完善工作,不断的提高黄石滩水利风景区的景区环境承载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另外在开发水利风景区的过程当中,要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不断的完善水利风景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而言,一定要做相关的培训工作,不断的加强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探索更加适合区域发展的机制和体制。

4.1.1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基本要求

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依托当前的水库工程不断的进行相关的延伸和开发,实现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规划与市场发展相结合的目标,统筹当地的人文设施与自然设施的相互关系,建设出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努力做到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管理规范化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性化,智能化景区管理方式条理化,景区投资主体多元化,景区经营管理企业化。

4.1.2水利风景区必须突出库区特色

相关的管理单位必须要在开发过程当中明确自身景区所处的地域位置,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景区的特色,一般而言,目前的旅游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都市景观。而当前的水利风景区则是处于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开展特色的人文旅游业。而黄石滩水利风景区依山傍水,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四季分明,可以让游客享受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感受不同的地域特色,一年四季均可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服务功能。

4.1.3建设适宜的管理经营模式

水利风景建设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产业,因此必须要统一管理模式,就目前而言,黄石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功能分区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之下,水利风景区必须要以水土资源为资产产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模式规范水利风景区的运行,从根本上打破地方政府与地域之间的壁垒。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将各种因素有效的组织在一起,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这样才能使库区水利风景区更具生命力。

4.2宏观具体措施

4.2.1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吸引四方投资

黄石滩旅游景区除了有原生态的自然风景,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景区必须深入挖掘资源特色,利用人文特色宣传资源风景,利用自然风景渲染人文特色,构建天人合一的旅游氛围,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以此为依托,拓宽投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投资,探索资源资产化管理方式,在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的情况下,采用股份制、委托制、合作制等相关的多元通道,可调动行政资源,县一级要积极争取发改局、国土局、旅游局等相关单位的行政推动和资源调动。形成共同努力、有的放矢的管理办法。比如抽出一些资金来配备风景区一些健身器材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市场潜能,开辟新的投融资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资源参与到景区建设中来,进而完善相关的技术设施,促进景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危险地带的基础设施修缮。

4.2.2加强景区的管理建设

由于当前景区位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处,在开发过程中势必会引发各种社会争端,所以景区的开发者需要协调各方利益,成立相关的文化管理委员会,还需要建设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从而协调风景区、水利部门和林业部门等部门的关系,合理鉴定相关管理范围,既不出现管理漏洞,也不出现多方管理的问题。

4.2.3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建立和维护与新闻媒体良好的关系,树立良好景区形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利用户外广告牌、车身户外广告等立体化网络媒体形式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此,还需要举办相关的旅游大会,以特色旅游为牵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景区的知名度宣传。

4.3细节具体措施

4.3.1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是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截流点源、面源污染物排放;二是做好汇流河道综合整治、水质净化、垃圾清理、漂浮物打捞;三是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四是实施沿河截污,确保河流不受污染;五是实施雨污分流,最大程度将点源、面源污染截流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减少对水域污染。另外,还需要合理划分水功能分区对保护水源、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水利风景区黄石滩水库、付家河干流、溪流进行水功能区划分,村庄饮用水、山间清泉划分为一级水功能区。水质较好的河段、水库划分为二级水功能区、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观光游憩等。实现水资源保护就是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同步的方针,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立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全面节约水资源。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重点抓好黄石滩水库及上游流域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保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进入水源保护区,改善提高饮用水源水质。

4.3.2功能区开发措施

一是结合该区域现有资源及民俗特色,在游客服务中心、茨沟水街可设置陕南文化餐饮,即将特色表演与餐饮相结合,让人们更全面地体会到陕南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能营造景区热情欢快的氛围;在特色旅游村中,设置特色餐饮,可由周围的村民在自家开设,形成一定规模的农家乐片区。另外,还可开发满足部分游客和度假客人需求的自助餐形式。自助形式可以活泼一些,例如可以在亲子农庄,游人或者度假客人可以自己种植蔬菜,自己采摘,自己烹饪,自己享用,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二是住宿服务设施的开发,由于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内现有住宿设施较少,可将风景区入口处的综合楼增添陕南文化特色的装饰,改善内部的设施,结合水库景观,打造具有陕南特色的游客住宿区。另外,在湿地科普宣教区和乡村休闲游憩区内,可对一些条件较好的民宿进行改造,打造成家庭旅馆的模式,满足现代城市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三是娱乐服务设施建设可结合景区现有资源及游客需求,景区内的娱乐设施主要位于茨沟旅游服务区、漂流运动体验区、乡村休闲游憩区等。同时,在湿地科普宣教区及水库周边村庄中设有住宿区的周边,设置KTV、棋牌室等室内娱乐设施,满足游客的活动需求。四是购物服务设施完善,在茨沟旅游服务区、湿地科普宣教区、乡村休闲游憩区设置购物点,主要提供具有当地特色产品和水产品;在风景区内人流较集中的路口设置小型购物点,方便游客的日常需求。同时在乡村休闲游憩区和湿地科普宣教区设置生态农产品销售展位,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1)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风景区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旅游者在风景区的停留时间和花费将逐步增加,为风景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安康旅游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为增加就业、繁荣商业、促进流通等带来间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安康市的知名度,为安康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2)依托黄石滩水库和付家河水利风景资源建成的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将,其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为水利科学普及教育提供了一个好场所;2、可为安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3、水利风景区建设将有力地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当地扶贫攻坚的工作;4、有利于提升安康的整体形象,为安康市在陕西省树立生态城市形象打下良好基础,使安康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3)紧紧围绕“生态富民”,一方面充分发挥安康市资源的优势,加大生态建设,一方面把人民富裕作为水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现代水利重要作用,推动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黄石滩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以培育生态、涵养水源、保护水工程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追求,重在修复生态,更加体现了对“山”、“水”、“林”的保护,使得风景区及安康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4]《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综合〔2004〕143号)

[5]《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综合〔2015〕125号)

[6]《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水综合〔2005〕125号)

[7]陕西省《水利风景区管理细则》(陕水发〔2011〕203号)

[8]陕西省关于《加快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意见》(陕政办发〔2016〕70号)

[9]《安康地区水利志》

论文作者:侯先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浅谈黄石滩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与措施论文_侯先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