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论文_王宇

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论文_王宇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家口0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参考绩效管理综合评价理念,采取小组专题讨论法,明确指标选取与构建思路。依据7个一级绩效指标进行初级指标备选体系的拟定。结果:通过分析拟定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得出医院质量管理的定性指标,并计算出权重结果。结论:医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根据各项指标经过评估后的权重大小,得出排名依次是员工、战略、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顾客与市场、过程管理、结果、领导。此次定性分析将成为今后加强我院质量管理的指标量化依据。

【关键词】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医院绩效衡量是建立一套系统工具帮助医院衡量其绩效情况,对其进行整体综合性的衡量[1]。体现在医院效率、业绩方面,不仅包含活动过程的效率,同时也需将活动结果纳入其中一并考量[2]。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医院质量也是病人选择就诊医院的首要考量要件。对医院质量管理进行绩效评估是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一种量化考量,能够起到量化、分析、监督作用。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立应当是具体的,是对参数、指标等因素进行分析来衡量。在发展和设计医院绩效的评估模式时应该考虑到医疗质量管理的功能、衡量方法以及对医院发展的判断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界定的专家组成员包括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医院学科带头人、医学院教授共15人,其中9位专家从事医院实际管理工作,副高以上职称的有10人。

1.2方法

参考绩效管理综合评价理念,采取小组专题讨论法、文献回顾法,明确构建原则与指标思路体系。依据7个一级绩效指标进行初级指标备选体系的拟定。

通过小组专题讨论对拟定的初级指标备选体系进行设置,其中分类、含义均参考可操作性、重要性予以评议论证,指标中不符要求的,即予重新定义、修改,直至医院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确定。其中三级指标有64个,二级指标有20个,一级指标有7个。

1.3筛选指标

根据初选指标,拟定“专家问卷调查表”和“调查表说明”,由专家对初稿评价体系从指标的实际意义、敏感性、可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根据5等级量表分为“很好、比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并分别赋值5、4、3、2、1。每个方面的得分为各专家评分的算术平均分,某一指标三方面的均值作为指标蹄选的条件之一,记作C1。指标筛选的另一个条件是变异系数C2。变异系数代表的是专家评价波动大小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专家对指标认识的差异度越大,即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1.4 权重系数计算

指标体系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指标权重按照原框架给定,需要确定的是第三级指标体系的权重。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按照指标体系的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建立完全独立性结构的多层递阶层次,分别对应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第二步,建立判断矩阵。分析元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形成判断矩阵。第三步,用方根法,计算权重系数。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积,再求N次方根。第四步,归一化处理权重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拟定的一级指标(权重)中包括领导(0.1200)、战略(0.0850)、顾客与市场(0.0850)、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0.0900)、员工(0.0850)、过程管理(0.0850)、结果(0.4500),共计7个。二级指标(含权重)中包括高层领导(0.5844)、治理和社会责任(0.4178)、战略制定(0.4717)、战略实施(0.5285)、市场分析(0.5285)、患者(0.4717)、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0.5000)、信息和知识管理(0.5000)、组织和管理(0.3531)、聘任(0.1187)、培训发展激励(0.1776)、员工的权益和满意度(0.3531)、工作系统(0.5285)、工作过程(0.4717)、医疗卫生和过程的结果(0.2233)、顾客结果(0.1567)、财务和市场结果(0.1567)、员工的结果(0.1567)、组织有效性结果(0.1567)、领导与社会责任及结果(0.1567)共计20个。三级指标中包括医院的愿景和价值观(0.4297)、沟通(0.4297)、医院的管理人员参加各级管理知识培训(0.1431)、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0.3763)、突发重大事件紧急预案机制建立(0.1085)、医疗救助及减免医疗费用制度(0.2928)、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机制(0.1639)、社区支持计划(0.0616)、战略目标制定(0.4028)、关键战略目标的实施进程(0.5994)、建立绩效持续改进的手段和措施(0.6244)、绩效预测(0.3778)、市场占有率分析(0.4244)、年度市场需求及就医状况调查(0.3224)、社会评价与媒体报道(0.2564)、患者满意度及就医行为调查(0.5678)、投诉接待与回访(0.4344)、绩效测量分析与评审数据信息的管理和利用(1.0011)、医疗信息技术平台和信息资源的建设覆盖(0.5678)、知识管理的可靠性保密性可用性(0.4344)、员工绩效管理评价的系统建立(1.0011)、完善的聘任制度(1.0011)、员工培训计划晋升奖励机制建立(1.0011)、员工工作环境和职业安全保障(0.2234)、员工支持满意度测量(0.4426)、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管理(0.3373)、工作系统设计理念和要求(0.3345)、工作系统管理和成本控制(0.4343)、突发事件应对(0.2345)、工作过程设计理念和要求(0.4154)、工作过程实施及改进(0.5867)、入院出院诊断符合率(0.198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0.1456)、治愈好转率(0.1464)、医院感染率(0.1736)、医疗事故发生率(0.1835)、基础护理合格率(0.1594)、患者满意度及趋势(0.5485)、每个门诊人次平均费用(0.2264)、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0.1158)、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例(0.0588)、人员费用占医疗支出比例(0.0436)、药品进销差价率(0.1843)、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0.0972)、高值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比(0.0972)、百元业务收入的业务支出(0.0565)、资产负债率(0.1166)、固定资产增长率(0.0972)共计64个。

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指标权重位列前十的指标依次是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绩效测量分析与评审数据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员工绩效管理评价的系统建立、完善的聘任制度、员工培训计划晋升奖励机制建立、建立绩效持续改进的手段和措施、关键战略目标的实施进程、工作过程实施及改进、患者满意度及就医行为调查、医疗信息技术平台和信息资源的建设覆盖。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适合医院发展的绩效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使医院管理更加完善。对医院质量管理而言,通过构建绩效评价指标,可以评定出影响医院发展的因素,而通过权重比对,可以发现对重要指标的影响因素。设定合理的质量标准要求组织指定最高管理者,并对其职责进行明确规定,最后与绩效管理结合,对目标实现结果进行量化评估。绩效评价需要系统性的评价参考标准,还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信息分析的重要性、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这样才能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绩效评价系统和医院质量管理通过各自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两种管理工具的整合,不仅技能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还能降低管理成本。综上所述,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从绩效管理方面考量,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将各项指标经过评估后按照权重的大小自上而下定性排序才能够再具体挖掘每一项指标的量化标准,从而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共同促进医院质量提高,引导医院的纵向、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晶晶,杜丽华,韩德民等.医院临床科研项目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540-543.

[2] 陈政,王怡,韩丁等.以专家质控为核心的病历内涵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8):589-591.

论文作者:王宇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论文_王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