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论文_杨承良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本院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6.67%,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17.78%,两组对比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有效改善患者日常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应用意义很大。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并且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质量都造成了很大影响[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比较困难,临床疗效一般,并且其复发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为此,如何有效提高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缓解患者病情情况,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成为现阶段我院精神科重点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治疗方案进行全面对比研究,并得出真实、有效的对比结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范围在22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39.85±5.68)岁,病程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0.45±3.25)个月;研究组患者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范围在22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40.65±6.04)岁,病程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1.02±4.05)个月。纳入标准:①患者完全符合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②患者年龄均大于21岁,认知不存在障碍;③患者入院前PANSS评分均在60分以上。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药物过敏症;②患者患有比较严重的脏器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病情情况等基本一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做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利培酮(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治疗,口服,每天一次到两次,起始剂量为2mg,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适当增加药物剂量,但不得超过每天10mg。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生产厂家: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4)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5mg,一天一次,口服,治疗一周后可以将用药剂量增加至每天10mg,用药两周后,服药的最大剂量不能超过30mg。

1.3评价指标

借助PANSS量表[3]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PANSS评分减分超过50%以上为显效,PANSS评分减分范围在25%-49%之间的为有效,PANSS评分减分不足25%的为无效,治疗有效率计算纳入显效和有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内容包括失眠、头晕、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的形式代表,用t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8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n(%)](n=4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效率对比 [n(%)](n=45)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发病机理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论,普遍认为其致病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占据比较大的比重。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代患上相同类型疾病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根据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为单纯性、紧张型、青春型和妄想型等,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并且出现慢性化趋势后,会严重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加大治疗难度。而且患者需要经过长期的药物治疗,治疗时间比较长,并且病情极易出现反复。

本次研究证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实用性和安全性比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大大降低,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练武,李楚清.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192-193.

[2]张林,崔晓庆.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5):29-30.

[3]张伟,魏俊明.阿立哌唑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J]. 中国处方药,2018.

作者简介:杨承良(1954.5),男,汉族,云南宣威,云南宣威云峰医院,中专,精神科主任,主攻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酒精依赖,癫痫病的治疗,655000。

论文作者:杨承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阿立哌唑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论文_杨承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