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后期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论文_王新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应用后期康复锻炼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接受非手术治疗,根据看诊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38)应用后期康复锻炼,对照组(n=38)则在出院后补给予康复锻炼,可恢复原本正常生活与工作状态。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JOA评分量表。结果 研究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JOA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应用后期康复锻炼,可在最大程度上舒缓疼痛感,同时还可缓解或解除日常活动障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后期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常见性、多发性骨科腰椎疾病,常表现为反复腰部疼痛、下肢疼痛与麻木等临床症状[1]。绝多数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但后期是否进行康复锻炼可直接影响到整体疗效以及预后效果。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评价临床对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应用后期康复锻炼的临床现实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接受非手术治疗,根据看诊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38)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2:16;年龄搜集范围32-66岁,中位年龄(43.29±3.11)岁;对照组(n=38)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3:15;年龄搜集范围32-65岁,中位年龄(43.44±3.09)岁。两组的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计算结果得出P>0.05,可作对比研究与分析。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n=38)应用后期康复锻炼,包括(1)拱桥式训练法: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选双肘、枕部以及左右足跟作为着力点,腰部及臀部朝上,至少维持3至5秒,放松8秒左右后再继续重复锻炼,3-5次/d。(2)燕飞式训练法: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抬高单侧肢腿,随后再继续抬高上半身、上身以及左右下肢,并维持8秒左右,放松10秒再继续重复锻炼,3-5次/d。(3)匍匐训练法:指导患者保持跪位姿势,伸直左右上肢,以双手作为支撑点,使得躯体朝下滑动,同时屈曲上肢。将胸口部位紧贴于床,臀部朝上运动。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内即可,2次/d。对照组(n=38)则在出院后补给予康复锻炼,可恢复原本正常生活与工作状态。

1.3观察指标

评价并同步记录两组的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0-10分;②JOA评分量表,包括主观体征、客观体征、ADL能力、膀胱功能评分项目。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的疼痛程度

两组在锻炼前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在锻炼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检验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的JOA评分

研究组的主观体征、客观体征、ADL能力、膀胱功能等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检验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松筋、理筋、活筋皆为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三个基本阶段[2]。研究指出,在非手术治疗后期加强康复锻炼可有效调节机体代偿功能,对预防与控制退行性腰背痛疾病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同时,还发现后期康复锻炼可发挥保护与稳定脊柱结构的作用[3]。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将拱桥式训练法、燕飞式训练法、匍匐训练法等贯穿于后期康复锻炼全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锻炼效果。一方面可合理调整脊柱骨关节部位,避免或降低神经根压迫;另一方面还可促使腰椎韧带、腰椎周围肌肉稳定性得到快速恢复,帮助部分椎间盘回纳[4]。总之,后期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意义重大,有利于增强机体代偿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康复具有极大帮助[5]。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后期康复锻炼可降低腰部疼痛、下肢疼痛感,减轻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的不适感;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JOA评分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应用后期康复锻炼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膀胱功能。

综上所述,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应用后期康复锻炼,可在最大程度上舒缓疼痛感,同时还可缓解或解除日常活动障碍。

参考文献

[1].李志强, 刘佳. 后期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研究[J]. 中医正骨, 2015, ;27(6):12-15.

[2].陈红梅. 早期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3):282-283.

[3].万毅超, 胡静, 黄春霞. 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16, 29(24):89-90.

[4].梁育磊, 王明俊, 宣以道, et al. 康复锻炼对于腰椎间盘微创手术疗效影响的研究[J]. 颈腰痛杂志, 2016, 37(1):75-76.

[5].丁杰, 岳鹏举, 刘宇, et al. 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交通医学, 2016, 30(6):671-672.

论文作者:王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分析后期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论文_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