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区域经济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经济竞争力提升_经济论文

从中国区域经济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经济竞争力提升_经济论文

中国区域经济视角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与福建经济竞争力提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区论文,福建论文,区域经济论文,中国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渐成雏形

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面对新老区域板块的强势出击,福建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怎样占有一席之地?问题已经紧迫地提了出来。

福建地处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经济实力远落后于二者,同时受二者挤压,竞争压力巨大。按照“二元空间结构”理论(Myrdal 1957),在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下,经济发展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产生马太效应。近几年,“福建面临着南北两大经济区迅速发展所形成的空间挤压。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产业与资本不仅难以大规模地扩散到福建,反而有将福建的产业、人才、资本吸引过去的迹象,从而出现福建被珠三角和长三角‘稀释化’、‘低端化’、‘边缘化’的危险。也就是说,福建有可能成为孤悬东南一隅的经济增长‘弱极’”。

福建同台湾隔海相望,是推进祖国早日统一的前沿阵地,这要求福建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海峡西岸经济区” (以下简称“海西区”)正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它“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自然集聚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建设“海西区”,意在为构建包括台湾全岛在内的台湾海峡两岸的海域与陆地的“海峡经济区”打基础。从区域经济的大视角看,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布局中,“海峡经济区”将是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区媲美的跨海域的经济区。福建也只有在这一“经济区”中确立自身的位置,才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目前台湾正面临产业转移,“海西区”接纳台湾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已成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福建设立了海沧、杏林、集美、马尾台商投资区,建立了漳州与福州台商农业投资开发区,开通了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与湄州湾5个两岸定点直航的口岸。金门与厦门、泉州;马尾与马祖的往来日益频繁。福建以及海峡西岸的浙江南部和广东东部与台湾共同构建海峡经济区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福建必须把“海西区”构建起来,为构建海峡经济区奠定基础,只有首先繁荣海峡西岸,才能完成海峡经济区构建。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面临的约束条件

就海峡两岸的长远发展而论,“海峡经济区”建设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从短期看,正确分析区域内消长因素,认清发展的约束条件,打破“累积性因果循环”的“二元结构”,构建好“海西区”才是短期内的现实选择。目前“海西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

1、山地多、交通落后

历史上看,多山的地形特征是福建发展的最大障碍。多山首先使交通网络的构建成本高昂(每公里高速公路造价,平原省份1000多万元/公里,福建高达4000多万元/公里),交通发展水平不高。到2005年底,福建建成的高速公路仅1000公里,在东南沿海各省份中居于末位。铁路方面,“福建铁路建设大发展,尤其是省际联网仍较为滞后,鹰厦、外福、漳泉省铁路等级低,且均为尽头线,省内铁路未成网,通过能力低,覆盖面小;现有出省通道与国家铁路干线联系不密切”。因此,交通在福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作用日益突显。多山又导致福建的河流都属于短小山地型,不但航运价值不高,而且下游没有较大的冲积平原,使得经济腹地狭小。虽然福建海岸线曲折漫延达3000多公里,天然深水港湾在全国居首,海路联系方便,但陆路交通已经直接制约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反观地处平原地带的我国三大经济圈,无不交通网络发达,并与沿海港口形成良好的互动、增强效应。山地多、交通不便使福建始终难以产生有全国影响力的工商业中心。

2、城市化水平低、规模小

当前区域间经济实力的竞争已经演化成城市实力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因此,“海峡经济区”要成为我国经济的又一个“增长极”,福建要成为此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福建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是福建发展后劲不足的突出问题。由于福建的山多平地少和城市化水平低造成了城市人口居住的不集中。与平原地区相比,人口分散的经济不规模成本很高。福建3大中心城市福州、厦门和泉州的城区人口之和却不到福建人口的15%。与国际流行的城市理论即区域最大的中心城市首位度不低于区域人口的10%,相距甚远。而且在人口规模上,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闽南三角洲地区总人口仅1000万多一点,远远落后于三大经济圈。按大城市理论要求,每个都市圈中都须有一个1500万或两个10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都市圈的城市总人口达到5000万。考察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群都缺乏人口积聚密度和规模,3个中心城市总人口不到600万。

3、平原狭窄、经济腹地小

经济腹地的大小制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凡大都市圈,都是由大市场成就的,都要有广阔的平原腹地,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城市圈的密集度,形成若干产业群集中、就业量大、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大城市群。这一点福建同相邻的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劣势明显。珠三角背靠港澳,长三角依托江浙,二者前后左右均可辐射千里。反观福建,地理特征造成的封闭状态限制了经济的辐射范围,使福州、厦门、泉州城市难以起到经济火车头、发动机的作用。

4、产业结构不合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差

由于历史原因,福建产业不发达,内部专业化分工机制尚未形成。目前福建产业多属横向产业集群,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与集群内的其他企业联系较少,分工和专业化不明显,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FDI北上转向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表明产业转移在我国已表现出区位要素需求升级。现代金融、物流、现代交通运输设施等高级要素,以及厚实的产业科研基础,良好的劳动力素质,高品质生活环境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三大区域经济圈相比,福建吸引FDI的关键要素明显不足。地理局限日趋明显,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难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三、区域经济视角的“海西区”联动网络基础构建

将“海西区”建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要求闽、粤、浙、赣4省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跨省联动机制。按照“增长极”理论,新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居主导地位,会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美国著名经济学者赫希曼(1978)认为:“通过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显示的市场力量,如果导致极化的暂时优势,周密的经济政策将应运而生,以改变这种状态。”福建与三省的相邻区域,历史上已存在相融与渗透的关系,在建立海西区初始阶段,应着力于4省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以下4方面入手:

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4省快速交通圈

区域经济发展要着重于网络模式建设,进而构造现代区域空间结构,造就能适应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网络系统,首先要加快交通网建设,是4省联动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将福建与周边省份涵盖在这个大交通网中,扩大经济腹地。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建设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闽粤浙赣等交通基础设施共建不断取得新进展。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已开通7条高速公路,另有5条在建,将构筑五纵五横高速公路主骨网;铁路建设方面,2010年将建成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厦龙铁路、向莆铁路等。铁路总里程将达3513公里,以覆盖区域内所有市和60%以上县区的铁路网为发展目标;水路建设方面,将构筑以厦门港为国家主要港口、区内各港分工明确的区域沿海港口群;航空方面,加强区内各机场的自身建设与发展。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形成海陆空区域交通立体布局,构筑交通便捷的经济圈。

2、重点发展以沿海为中心的大城市群

按“轴线理论”发展以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等区位较好的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城市轴线,吸引人口、资金、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产生新的增长点。加快建设南平、三明、漳州、莆田、龙岩、宁德、梅州、赣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协调发展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福州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厦漳泉汕城市经济圈和温州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以这三大城市经济圈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城市群。通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科学布局,有效地集聚资源要素,扩大城市腹地,不断增强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3、拉长产业链,促进区内产业升级换代

在海西区分布着约60个(其中福建有32个)产业集群,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20多个。这些产业集群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分工水平较低、产业链不长、规模较小、企业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加强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拉长集群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针对现有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的现状,我们要以现有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加强同类企业的协作。对于新建立的企业要以产业积聚为导向,促使其形成与现有企业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从而提高区内企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强低成本优势。

4、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建设

目前,两岸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正呈现开放性和全方位的新特点,台商在海西区投资已有相当规模,截至2005年年底,台商在福建投资项目已达9000多个,投资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将台商通过第三地转移投资计算在内超过150亿美元)。 “小三通”的实施,更拉近了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关系,突出了海西区的独特优势。因此,在两岸经济迈向共同市场的过程中,海西区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从经济统计数字看,2005仅福建省GDP达811亿美元,约为台湾的四分之一,人均GDP约2300美元,为台湾人均所得的七分之一,外贸总额544亿美元,约为台湾的六分之一。海峡西岸与台湾已发展相当密切的经贸关系。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或形成两岸“共同市场”是“海西区”建设的目标,可以说,“海西区”建设是全面实现“一体化”的前奏,“一体化”过程也促进“海西区”向“海峡经济区”的过渡。

四、区域经济视角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要求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地的相应政策,缩小区域差距。赫希曼对渗透效应能减少地区差异的乐观估计是建立在依靠国家干预的基础上,“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区域差异的变动受到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市场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因此,在“海西区”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以下作用:

1、发挥政府调控、协调作用

首先,表现在政策先行、做好规划。目标是两岸统一市场,近期是两岸三通。通过小步快走,早达目标;其次,协调产业结构。依靠政府的引导,造就资本的良性积聚和集中,实现产业升级;第三,引导企业有序竞争。产业集群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引导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第四,吸引外资进入企业集群,对于已经形成的成熟企业集群,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帮助其实现规模升级,维持企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第五,加大对存量资产调整力度。选择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及支柱产业为核心做大、做强;建立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和高风险产业扶持发展基金,扶助新技术产业发展。

2、发挥沿海中心城市的辐射源作用

发挥中心城市“区域龙头”辐射作用,正确处理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关系,关及“海西区”的速度。核心—边缘理论强调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对促进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和减少区域差距的重要作用,要求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小城市资本向中心城市聚集,不断拓展中心城市空间,使中小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得到提升。如果没有区域腹地的承接,中心城市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升级的努力也很难见效。中小城市通过与中心城市的合作和战略联盟使各自优势产业得到壮大。区域一体化本质上是一种“互补”现象。随着发展过程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资源的流通和转换,各个中心城市的腹地也应该相融,中心城市所能辐射的范围甚至中心城市本身都可能发生转移,形成关联度更大的协作系统。为保障这个目标的实现:寻找自己在城市群落中的位置,调整自身的发展定位,实现区域内城市之间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合作共赢。

3、建立四省城市的联动机制

从福建的实力看,福州、厦门、泉州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列福建省的第一、二、三位,三者合计占全省的四分之三,其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无可置疑。温州在浙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闽东北的产业关联度大。汕头与福建的漳州、厦门等地经济往来密切。从产业集中度说,福建省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在三大中心城市各有侧重,三者之和均超过全省产值的65%;从产业布局说,福州、厦门、泉州、温州和汕头等城市沿海岸线展开,处于城市辐射有效半径的临界点上,5大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是可能的。5大中心城市各有特色:一是5市发挥作用的角度不同。福州作为省会城市,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厦门和汕头作为经济特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起到龙头作用;泉州和温州作为开放地区、民营经济集聚区,实力和活力有目共睹;二是5市的区位优势明显,均拥有各自的出海口和深水良港。一旦5大城市联盟形成,人、财、物各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起来,行政区藩名存实亡甚至被冲破;三是5市的产业发展各有侧重。福州把电子信息、机械工业、轻工业、纺织、化工列为重点产业,厦门要建设科技研发、对台工作“两个基地”,旅游会展、金融贸易、航运物流、文化教育“四个中心”,泉州和温州依托传统产业和民营经济优势发展。这些不同的发展思路与举措,有利于5市之间的产业融合互补。要建立闽粤浙赣4省城市的联动机制,要求沿海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成互补,组成网络发展模式;依托经济区域,打破行政区划。

五、结语

“海西区”建设是一着既能促进两岸统一又能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好棋,也是为建立“海峡经济区”奠定基础,是“海峡经济区”的必经阶段。只有海西区的强大,才有海峡经济区的最终建成,使海峡经济区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板块上的新经济增长点。建立“海峡经济区”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一方面海西区建设面临着诸多制约条件,如交通网络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规模偏小等;另一方面,海西区建设也充满机会,特别是利用海峡西岸与台湾一海之隔的独特优势,利用两岸经贸的互补关系,利用台湾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大陆的市场、土地和劳动力的不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密切,两岸经贸一体化发展将加快该区域的发展。立足“海峡经济区”建设要采取正确的路径和有效的政策取向,从建立跨省联动机制着眼,依托经济区域,打破行政区划,加快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中心城市,发展城市联盟,加快东南沿海产业集群的发展,承接来自台湾、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的产业转移,尤其是加快两岸经贸一体化建设。今后政府的政策取向,要有利于协调区域内各地市区之间的联动作用,还应有利于从四省区域角度协调经济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缩小两岸经济水平落差,加快两岸一体化进程。

标签:;  ;  ;  ;  ;  ;  ;  ;  ;  ;  ;  ;  ;  

从中国区域经济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经济竞争力提升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