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的术后康复治疗探究论文_姚磊

四肢骨折的术后康复治疗探究论文_姚磊

(费县探沂镇中心卫生院 27341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对200 例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术后阶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康复手术治疗后,结果:早期、正确、系统的康复治疗使85%一期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关节处骨折术后或骨折二期的患者经积极的康复治疗亦可获部分功能恢复。结论:应重视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恰当的物理治疗厦功能锻炼,同时不能放弃对骨折术后第2 期康复治疗的机会,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以使美节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关键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174-01

1 前言

当今骨科领域新的理论、新的内固定材料不断出现,对骨关节手术治疗手段、方法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骨折患者的治愈率,但是手术治疗只是四肢骨关节创伤早期治疗的一部分,台理的物理康复治疗及早期的功能锻炼在整个恢复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12 年1 月至2013 年3 月对200 例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配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整理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组200 例,男120 例,女80 例;年龄18—82 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88例,挤压伤72 例,跌伤20 例,其他伤20 例;骨折部位包括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内外髁骨折,桡、尺骨骨折,腕、掌、指骨骨折,股骨颈、股骨干、股骨内外髁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胫骨中、下段骨折,足部骨折等;其中涉及关节内骨折65 例,占全部骨折的15%,伴其他复合伤25 例;开放性骨折75 例,闭合性骨折35 例。

2.2 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人院后均采取切开复位固定术。对髁间、髁上骨折一般行解剖钢板、L 型钢板、克氏针或加压螺丝钉内固定;对长管状骨骨折一般行交锁(或自锁)髓内钉、梅花针、加压钢板内固定;对髌骨、尺骨鹰咀、内外髁骨折一般行张力带内固定;对腕、掌、跟、跗、指(趾)骨骨折一般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视骨折稳定情况而采用或不用外固定。

2.3 康复治疗

2.3.1 术后

3 周内康复治疗视骨折的严重程度及部位不同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包括:①抬高患肢,被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②数天后主动活动固定肢体中的肌肉如屈伸腕、屈伸指肌群,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等,进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多次,每次持续15~20rain;③对张力带固定的骨折、有坚强内固定(如交锁钉、梅花针、pits)的骨折,于手术刨伤疼痛缓解之后即可开始练习骨折两端关节,活动范围从小到大,每天数次;④对靠近关节的稳定型骨折,早期行连续被动活动(CPM);⑤局部周林频谱仪照射或红外线治疗仪,每次20~30 min,1 次/d。

1.3.2 术后3—12 周康复治疗

①逐渐进行患肢肌力锻炼,在肌力达3 级以上后增加抗阻力锻炼,同时配合肌肉按摩;②受累关节进行各轴位的主动、被动活动,例如手握单杠,利用身体重量使其肩关节外展、上举;把前臂置于桌面或墙壁上将身体向前向下压迫该前臂使肘关节被动屈曲;用两手背相对以练习掌屈及两手掌相对以练习背伸;用力握拳与伸指,对掌捏物可练习掌指关节;平卧位起坐或直腿抬高可练习屈髋;坐在床上主动屈伸小腿或双手握床栏屈膝下蹲可练习屈伸膝关节;对因制动时间长导致股四头肌挛缩、膝关节僵硬者可采取下肢牵引,进行腺关节松动术治疗,必要时在麻醉下行手法被动屈曲以松解粘连(必须是骨折已愈合);踝关节训练背屈与跖屈以维持在90。

2.3.3 术后12 周后康复治疗

①通过摆动练习、受累关节轴位运动、肢体重力作用与肌力协同作用运动各关节;②通过健肢助力、器材自助运动或关节功能牵引活动关节;③通过用橡胶、拉力器、弹簧进行抗阻练习以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肌肉功能;④配合中药薰洗、红外线或超声波照射等物理治疗。

3 结果

200 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中,有160 例(占

0%)在住院期间得到早期系统、正规物理康复治疗,至出院时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恢复正常功能的印%~70%:

其中40 例(占20%)因骨折损伤程度严重,骨折累及关节面,虽经积极康复治疗而疗效欠佳。本组病例中有55%的患者在手术12周后并没有放弃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练,通过物理治疗师积极医治,加上患者的顽强意志,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4 讨论

以往,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1 个月让其出院回家休息,自行功能锻炼。所以既造成了患者错过早期功能训练的良好机会,又使患者不能得到正规的康复治疗。目前国外很多医院骨科均实行骨科医生与物理师、矫形师共同查房,目的是使骨折术后患者能在不同时期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利于伤肢功能的迅速恢复;同时使临床医师与技师间互相了解协调各自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在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克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心理,解除思想顾虑,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主动与被动相结合;②功能锻炼的幅度应由小到大,次数逐天递增;③运动方向与原发骨折外力方向相反;④活动时骨折端不应受到旋转、成角或剪力等应力的影;⑤不能忽视对其他肢体关节的训练,防止关节挛缩。

参考文献

[1] 易善钧,李廷林,李成祥,等. 有限切开附加锁定钢板治疗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1):1040.

[2] 王志强,宋会平,邓华民,等. 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骨不连成因及治疗方法分析[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5):534.

[3] 白愉乐,齐欣,宁漱岩,等. 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

,23(11):919.

[4] 殷渠东,顾三军,孙振中,等. 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价值[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

(5):431.

[5] 刘勇,裴国献,张成进,等. 带锁髓内钉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6):495.

论文作者:姚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  ;  ;  ;  ;  ;  ;  ;  

四肢骨折的术后康复治疗探究论文_姚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