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观察论文_钟勇萍

(桃江县桃花江镇卫生院 湖南益阳 4134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当中,彩超诊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彩超诊断与CT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具体诊断效果。结果 患者接受彩超诊断之后的确诊率要高于CT诊断,两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中,患者接受彩超诊断的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急性;彩超;CT;胰腺炎;诊断

在临床外科急腹症患者当中,急性胰腺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起病速度较急,患者的病情会出现明显进展,且病势较重。如果急性胰腺炎患者无法接受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患者病情如果持续性存在,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死亡[1]。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前,需要接受科学的临床诊断,只有保证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才能为其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我院在此类患者的诊断当中分别选择CT与彩超诊断方式,收到不同的临床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4月—2017年9月时间段内被送至我院接受诊治的急腹症患者当中选择72例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在此次研究当中将以下患者排除:发病时间超过24h患者、癌症患者、其它类型急腹症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意识丧失患者。在所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为35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则为66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出现了腹胀、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的血淀粉酶或者尿淀粉酶指标出现升高,部分患者存在腹部外伤史、酗酒史以及暴食情况。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都需要接受彩超诊断与CT诊断,我院在患者的彩超诊断当中选择飞利浦HD11XE检查设备,将探头的频率设定为3.5—5MHz,患者需要以半卧位、侧卧位或者平卧位接受检查,医生则需要选择患者的腹部、腰背部等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存在胃肠道胀气的情况,应当针对其左侧脾区的冠状面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胸腔、腹腔、胰腺情况,包括周围是否存在液体、胰腺的内部回声情况、胰腺的大小、胰腺的形态及边缘情况等。如果患者的胰头前后径超过3cm,胰尾与胰体的厚度超过了2cm,就说明患者的胰腺出现增大,并且在上述基础上对患者的其它器官进行检查分析。

患者除了接受彩超诊断之外,还需要接受螺旋CT扫描,医生需要先让患者接受常规扫描,之后对其实施增强扫描,扫描的层厚与层距均为3mm,螺距为1mm。医生需要让患者接受80—100ml优维显造影剂注射,医生将其经患者的肘静脉注入体内,注射的流速为2—3ml/s,在患者接受注射液之后的28s以及70—80s时对其实施胰腺动静脉双期扫描[2]。

1.3临床观察指标

我院在本次研究当中针对CT扫描与彩超对患者诊断的具体情况,观察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方式诊断之后的急性胰腺炎检出率,并作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本次研究的数据计算当中选择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若两种方式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结果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明显差异,反之则无任何意义。

2.结果

从上表1中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彩超诊断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诊断方式,两种方法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

3.讨论

胰腺炎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患者而言存在极为明显的健康危害,在这类患者当中,很大一部分患者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身体高热、突发性上腹部疼痛、呕吐等,且患者的尿淀粉醚、血淀粉酶等指标水平也会出现升高。如果急性胰腺炎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很有可能出现休克症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少部分患者甚至因此死亡[3]。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医生需要在正式治疗之前做好患者的临床诊断,这样才能保证其后续治疗的整体效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与身体内血清淀粉酶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一些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血淀粉酶升高,但也有一些患者的这一指标会维持正常或者出现轻微下降。就临床研究证实,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如下:①患者的胆道出现感染,胰腺与胆道之间的连接部位受到影响,进而发展成为急性胰腺炎。②患者的腹壶部出口出现了阻塞,比如分泌物阻塞、胆石嵌顿等,造成患者的Oddi's括约肌出现了痉挛清理,造成患者胰管胆汁出现反流,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③患者自身Oddi's括约肌出现了松弛症状,十二指肠液出现了反流情况,患者的胰管组织受到影响,胰酶被大量激活,从而造成患者发病。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来讲,患者的胰周部位出现脓肿、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或者盆腔与腹腔积液、胰周间隙出现积液、肾前旁积液较多、胰管出现明显扩张或不扩张、胰腺出现弥漫性肿大症状、胰腺回声减低等,都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彩超诊断的效果较好,成本也会较小,应用费用较低,且在使用过程当中存在方便操作、无创等优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CT诊断的结果虽然也较为准确,但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误诊、漏诊等。医生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将该病与胰腺肿瘤相区别。如果胰腺炎患者出现了局限性肿大,医生就要注意鉴别,胰腺癌患者的肿瘤血管相对而言较为丰富,轮廓会较为不清,内部回声很不均匀,肿瘤边界也会很不清晰,这是胰腺肿瘤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区别。

在此次研究当中,我院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当中分别选择两种方法。在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疾病检出率后可以看出,患者接受彩超诊断的例数要略多于CT诊断方式,两种诊断方式的数据在比较后存在显著差异。从本次研究的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彩超诊断在这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存在明显优势。

结语:

针对临床中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方式选择来讲,患者接受彩超诊断的效果较好,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要高于CT扫描诊断,该诊断方式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褚莹.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133-134.

[2]宋平.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4):64-65.

[3]韩雪峰.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J].影像技术,2017,29(06):60-61.

论文作者:钟勇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观察论文_钟勇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