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外青年心理学研究述评--兼论我国青年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近年来国外青年心理学研究述评--兼论我国青年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近年来国外青年心理学研究述评——兼评我国的青年心理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年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述评论文,国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青年期》作为该学科正式诞生标志的青年心理学,以其不可抵挡的浪潮波及美国国内,并经过欧洲各国,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已走过了近百个年头。期间,经历了发生的青年心理学,了解的青年心理学,社会的青年心理学等阶段,80年代进入了适应指导的青年心理学阶段,即从把以理解青年作为目标的心理学研究,转向适应指导和教育引导方面,表现出了注重理论深度的挖掘与临床实用并举、注重各学科间相互关联研究的特点,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出生起,经过青少年时期而成长为成熟的人,每个人都必经的这一过程一直是青年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半个世纪以来,人们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各种学派。相继粉墨登场的几种观点是:(一)自然因素抑或教养因素,是关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程度的争论。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格塞尔等人强烈主张的遗传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遗传因素,环境条件的影响只限于表面;美国心理学家里森等人则主张环境是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他们却停留在阐明对个人发展的不利环境的研究上。(二)连续发展抑或分阶段发展,是关于对人的发展的过程的争论。以两种截然不同而又互不相容的发展模式为代表:一个以物理学为根据;另一个以生物学为根据。前者是行为主义的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个不断增长和趋于完善的连续性过程,看作特定的能力和习惯的产物;后者则主张发展的阶段论。最著名的是现代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提出的八个阶段的理论,他认为每个阶级对于健全成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阶段面临的课题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就会妨碍发展。青年期的迫切课题是确立自我认同。发生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则提出发展就是一个同化能够被同化的东西和顺应不能被同化的东西的过程。(三)动荡抑或相对平稳,是关于发展过程特点的争论。人们通常都认为青年期是一个心理动荡和感情强烈的时期,但一些以典型调查为根据的青年心理研究报告对此提出质疑。他们根据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大多数青年人能够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得很好,但也不排除导致反社会或自残行为的发生。

承接了上述各派研究的理论渊源,进入本世纪80年代,关于青年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许多研究者们将研究的视点定位于:青年期是身体的、性的认知的发展和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和青年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相互作用。这种萌芽于70年代末期的研究,80年代进入了本格化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森等80年代的心理学家提出了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已进入身体成熟状态的青年个体,对社会化过程中来自他人的不同反应产生反馈,因而对青年的发展产生影响。他们还提出了青年期为这类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自然的场所。例如,十年前心理学家斯坦勃格开始研究的关于男子思春期状态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相互作用的课题。在这一研究中,对于男青年身体的成熟和发展,采用相隔半年由观察者到该家庭进行访问,根据青年的面容、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定。从这一研究中得出了处于这一时期的男青年与母亲的矛盾增加的结论。根据斯坦勃格的研究成果,开发了男青年的思春期状态的检查方法。心理学家希尔等则在1985年开始了以初中女生关于月经初潮和父母关系的研究。与斯坦勃格的研究不同的是,思春期变化的状态不是通过观察,而是采用由初潮状态的本人或其父母报告的形式。

在青年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第二性征的出现是青年作为男性或女性发生变化的“第二次诞生”。本世纪80年代初,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模式的一部分,心理学家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性的发育并不是和人体的其它部位的发育同时进行的,事实上和社会的刺激有关”的观点。根据心理学家休斯顿、爱尔凡尔等人的青年心理的理论,从孩提时代起,儿童们就开始学习社会所期待的男性或女性角色。经验表明,学前儿童经常采用的是一致性的角色的标准。青年初期的身体和社会变化的体验,促使他们将男性或女性的作用赋予新的定义,即性角色作用的发展过程,是青年将此纳入社会范畴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行动、态度、兴趣和情绪的过程。心理学家皮鲁克的研究则更具体。他提出了性的作用的发展阶段,即从接受外在所赋予的性别角色到同化再到内化为良心的三个阶段。而青年初期正是从同化阶段向内化阶段的过渡时期。比如,青年们开始学会将某些人格特性进行压抑:女青年们压抑自身的主体性、个体性和攻击性倾向;男青年们压抑自身的共同性、表露性和柔和性。

如上所述,70年代末还不属于主流、不足以成为一种趋向的交互理论,80年代开始有了长足的进展,渗透在青年心理发展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按照交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既是一个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过程,又是一个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发展中的青年既是变化的施动者,又是变化的受动者。交互作用论者还认为:青年人所具有的改变环境因素或回避环境因素的能力或大或小,各不相同。有的青年能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的青年能改造环境,而有的青年到头来只能成为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同化者。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的作用和受环境影响的差异性,才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

环境对青年心理的影响复杂而千变万化。由于“环境”一词已经变成了一个到处被人套用的多义词,以至于滥用而又说明不了问题。心理学家马格纳森及艾伦提出了对环境概念的理解,认为最好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区别开,把环境视为连续体;从眼前的状况,进而及于环境的微观层面,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个人交互作用的那部分环境,再及于环境的宏观层面,也就是整个环境中对微观环境发生影响的那部分环境。环境的每个层面都具有结构上和内容上的特点。对人的发展来说,环境有刺激作用和提供背景的作用。心理学家阿瑟帕尔认为青年努力组织他们的环境,以便取得种种满足:安全、减轻痛苦、理解、归属、有用、有能力、愉悦、希望和改造。他相信,发展就是由在人生各个领域(微观环境)中取得这些满足的可能性造成的。

就青年与家庭的关系来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青年和家庭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过去的家庭制度保证了青年生活的连续性,在对青年至为重要的问题上,家庭环境起主要影响。工业化对家庭产生了挑战,新技术革命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原有的吸引力。随着电视和其他电子通讯手段遍及各地,家庭不仅管不了学校教育和经济活动,连培养语言能力及价值观念的基本作用也丧失殆尽。为了恢复家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地都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上作出努力。因为还没有其他的微观系统足以为人的正常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家庭的侵蚀已造成了心理上的真空。如果缺乏象家庭这样的制度,青年的生活只能是支离破碎、空虚无力。

在青年与家庭问题的研究模式上,最初是始于50年代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的压力、紧张、矛盾无法回避的家庭关系模式,70年代是建立在经验研究基础上的以疾风怒涛的青年观为指导思想的家庭关系模式,80年代的青年和家庭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家庭关系的模式。研究者们逐渐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儿童向青年期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双亲和子女关系再组合的重要过程,应该从家庭关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子女对家庭的影响双向作用的对应视点来考虑。有的研究者还对前青年期和青年期的家庭相互作用的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希尔等人的研究,以前思春期向后思春期发展的学生作为研究追踪的对象,得出了在思春期发展的顶点,家庭相互关系产生了动摇的结论。但是,随着发展,受家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家庭相互关系又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结果还告诉我们,即使是家庭关系的动摇,较多家庭产生的也是积极的情感,分离和反目的情感有,但不会很多。最近的研究表明:一旦进入青春期,双亲和子女的关系的亲密性就减少,青年情绪自律性的情感不断增加。在青年期,双亲和子女的关系应保持最适当的距离,这一距离对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改变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不一致的见解容许存在、容许发表的氛围,是青年的心理发展的最合适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易于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即与情绪的支持(接受、同情、讨论和奖励)相伴而生的促进行动,如不同观点的交流、不同见解的挑战、确定问题的焦点、解决问题等等。对于青年走向成熟时子女和父母关系所产生的变化,众多的研究结果是较为一致的。

另一方面,青年与伙伴的关系在青年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青年时期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明显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关系,它对于文化、语言和价值观念都有影响。近20年来,随着中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曾经是对儿童伙伴关系的研究的热情正在向青年期的伙伴关系研究推进,成为热门话题。在青年的发展过程中,伙伴到底起什么作用?最初有研究者提出:由于青年文化属于成人文化,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伙伴关系甚至表现出取代家庭关系的倾向。但是,这一观点开始就不为人所接受。其理由是:伙伴关系是经常建立在家庭前景相似的基础上的,所以,伙伴的价值观和父母们的价值观不可能不一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青年社会的小世界的各种资料加以收集,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心理学家莫特马科曾于1980年对403名高中生进行了以校园内外环境的人相互作用为主题的观察,交往中成人占37%,4年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重要的他人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但对7年级到10年级约3000名学生的调查则表明,多数学生已将家庭和非家庭成人作为重要他人同时列出,其伙伴数呈增长趋势。到了青年中期,与成人交往的数目又有所增加。

在青年与伙伴关系的研究中,近年来,对社会的适应性、社会的受容性、人缘和友谊之类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上的界定。心理学家莫格里和威士的研究表明,有朋友的青年与没有朋友的青年相比较,对别人更富于爱心,更宽容。瑞士曼1985年研究了友情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认为在青年期,朋友很少或伙伴关系不协调的青年,总是与心理有问题或社会的不适应性相伴,这种状况甚至一直延续到成年期。在众多的研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友谊特性的研究。其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以行为为主,前青年期以忠诚和相互支持为主,青年期则以向对方展示秘密为主。随着年龄的变化,友谊的内容是不同的。在近年的研究中,对伙伴关系研究的重要性也作了评价。不少研究者认为,伙伴关系和谐性的缺乏,势必影响社会的有序发展,而且这个问题不仅局限于青春期,成年期也同样存在,所以是一个具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的综合的问题。最近的研究动态是将青年的伙伴关系研究纳入青年的精神健康的范畴,并给予它应有的地位。

在我国,研究青年心理学的历史还很短。除了30年代沈履的专著《青年心理学》和40年代丁祖荫、丁瓒翻译的青年心理的著作外,1980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的《青年心理学》才开创了我国研究者依照中国国情研究青年心理学的先河。80年代以来是建国后青年心理学研究的最好时期,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不少研究成果表现出了与国际青年心理研究“接轨”的意识和趋向。然而,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中,真正具有开拓意义者却寥若晨星。

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为青年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社会条件;青年中的种种不良行为和青年亚文化中的畸形部分对青年心理的研究者们提出了“研究、教育、引导”的严峻任务;国外青年心理研究的成果也极大丰富了中国的青年心理研究。来自国内外、主客观的种种因素,构筑了青年心理研究的沃土。前面论及的始于80年代初的青年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研究模式几乎是同时为我国的青年心理的研究者们所接受;我国有不少青年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站在该学科研究的最前沿,掌握了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方向。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其中首推分析青年大学生心理的研究论著。这些研究成果将80年代的大学生纳入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研究范畴之中,颇有深度和力度。

但是,我国青年心理研究的现状也有令人担忧之处。一是陕隘性。青年心理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狭隘的范围,虽然研究的对象涉及的人不少,但研究者与青年整体缺乏直接的联系,只是根据有关青年行为的少量非典型材料,便试图以偏盖全,建构一套反映现实的理论。二是被动性。青年心理的研究往往是被动的,对青年进行心理调查和测试,搜集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做出解释和说明,常常无法阐明彼此间的因果关系。三是时髦化和表面化。青年心理的研究往往停留在追求名词的时髦、原理的生吞活剥的应用阶段。有的研究是统计数字加结论的拼凑,有的研究满足于用那些使人目眩神迷的新名词术语来装饰青年心理研究的表层;有的研究用某些新学科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取代青年心理研究自身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照搬硬套国外的研究理论,成为超越国情现实发展的沙龙式的学术清谈。其结果是,青年心理的研究成果虽不少,但真正有力度、有深度,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能够推广并在实践中发挥理论指导和教育影响力的论著就更少。

我国青年心理研究之所以出现如上的缺陷,除了社会的大背景以外,也与青年心理研究者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先天不足有关。研究者或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或是具有一定理论功底但对中国青年心理研究的理论及现实却胸中无数,底气不足。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心理研究,是我国青年心理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标签:;  ;  ;  

近年来国外青年心理学研究述评--兼论我国青年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