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论文_陈钰,丁迎,龚继芬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论文_陈钰,丁迎,龚继芬

陈钰 丁迎 龚继芬

(武汉市武东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84)

【摘要】 随着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不断进步,研究其相关问题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一般资料与方法,在得出相应结论的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就此提出了个人观点与看法。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232-02

1.前言

作为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一项重要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其最终整体治疗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

目的:探讨并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治疗效应。

方法:选取了本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为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利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来予以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40例病例已全部完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应现象,观察组症状改善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从两组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来予以治疗,不仅可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得到有效地改善,加速患者的康复,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3.资料与方法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疾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情绪比较低落、语言少、不善交流、多疑、易失眠、无兴趣、梦多、身体不适、悲观无价值观感以及能力下降等,严重患者还可能会产生一种轻生的念头,若不及时防范和治疗,易造成自杀的后果。鉴于此,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本院对所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予以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来治疗,所获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3.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5~60岁。所有患者均满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MRI或者CT扫描证实,其病程都超过2个月,且全部患者均通过CCMD-2-R抑郁状态诊断标准确诊。在本次研究中,已排除存在明显失语和理解障碍的患者、脑出血患者、存在精神病史的患者、合并癫痫患者以及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口服左洛复100mg,1次/d。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再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来予以治疗,其治疗方式主要如下:①所用磁刺激器的线圈直径是12cm,脉冲时限是100μs,且峰值的刺激强度是1.2Tesla。②在治疗中,通过0.72Tesla来刺激病患的双侧前额叶,两侧刺激次数分别为30次,将30次看作为1个序列,每天1个序列,频率为0.5Hz,连续治疗1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疗效评判

标准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作为标准,其标准主要如下:①超过75%的显效;②在25%-74%的为有效;③低于25%的为无效。

3.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治疗方法

良好的心理治疗能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正常心理防御机制,改善和消除抑郁症状,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Pinoit等[7]研究认为PSD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也需要心理治疗的介入。

3.5.1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疗法认为不恰当的认知方式是造成抑郁的根源:负性自动性思维可能导致抑郁,抑郁反过来增加负性自动性思维,使功能失调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只要矫正了不正确的思想,其派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也随之矫正。具体技术包括苏格拉底对话、检验信念利弊、角色扮演、意象控制等。徐烨[8]筛选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抗凝、扩张脑血管(脑出血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包括建立信任感、引出负性情绪、识别自动想法、改变不良认知、行为巩固强化)30 rain/次,4周的住院期间2次/周,出院后1次/周,共进行24周),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恢复,并且治疗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PSD患者的情绪和功能预后有效。

3.5.2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通过音乐反应来评估有生理缺陷、精神紊乱或情绪紊乱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并选择音乐刺激和音乐体验等多种类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在医学临床上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聆听法、主动法、即兴法等。霍丽莉等将113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等治疗。对治疗组进行音乐电心理疗法。治疗前及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显示经音乐电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综合康复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

3.5.3团体康复治疗 团体康复治疗产生于20世纪初,是由一位或多位治疗者为2例以上患者同时实施心理治疗,以达到改善情绪、调整认知模式及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目的。技术包括:情感支持、相互学习、正性情绪体验、情感矫正体验等。其优势包括能节省治疗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利用独特的集体的力量产生积极效应。

4.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如表1(表略)所示,从中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种治疗帕金森伴发抑郁与抑郁症等疾病的方式,即重复经颅磁刺激方式,该方法借助于一定强度时变磁场刺激,使组织兴奋,以此产生一种感应电流于组织上,在重复予以刺激时就称之为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不同频率重复刺激下,对于大脑皮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在本次研究中,就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予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来治疗,所获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6.结束语

通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环节与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卒中后抑郁治疗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马莉,胡沛,陆敏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失语的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12):955-957.

[2] 严婷婷.经左DLPFC高频及经右DLPFC低频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比研究[J].徐州医学院.2010(01):88-89.

[3] 陶希,刘佳,邓景贵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05):426-430.

[4] 严婷婷,何明利,顾正天等.高频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比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0(02):81-85.

[5] 龙洁,刘永珍,蔡焯基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03):362-363.

[6] 刘伯聪.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康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02):153-155.

论文作者:陈钰,丁迎,龚继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论文_陈钰,丁迎,龚继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