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刘帅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刘帅

博罗县施工安全监督站 广东博罗 516100

摘要:建筑施工生产一直是安全意外和安全事故的高发领域。为加强和规范施工安全管理,文章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类着手,进而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建设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工程安全事故日趋增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安全管理形势严峻。如何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安全生产中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类

1.1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现象常有发出。笔者将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现象简单地分为无意的不安全行为和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无意识、非故意、不存在需要和目的的不安全行为。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则是可以控制的。对有意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形式,笔者汇总如下:无知型,安全知识匮乏型;体格有疾,身体不良型;安全意识缺乏,思想麻痹型;主观故意,违章蛮干型;违章指挥型;投机取巧型;懒惰从众型;急于求成型;固执己见型;执行冒失型;好奇冲动型等等。

通过以上情况分析,控制人和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对策,应从作业人员的心理入手,帮助作业人员克服侥幸心理、盲从心理、麻痹心理、放纵心理、逞能心理和懒惰心理;从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外界因素入手,改善作业环境、改变人机界面的不合理现状、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加强生产管理、杜绝违章指挥现象的发生;从人员选择方面和加强执行力上入手,选择作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时必须按照规定选择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能胜任施工现场艰苦条件、责任心强的人员,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从注重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上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选派合格的培训教师、保证人员培训的时间、在技能培训上要有针对性、注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同时加强有关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1.2 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人机系统中的生产要素发生故障或者能量意外释放等将引发事故的一种状态。国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以下7种类型。

(1)设备设施、机器工具的设计不合理,结构不合理。

(2)不合规格的防护,防护装置的高度和强度不合适。

(3)无防护、无保险报警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器件缺陷。

(4)设备布局不合理,整理工作未做好。

(5)工艺过程潜在缺陷,危险有害因素,工艺系统功能失效。

(6)施工现场环境不良,照明不充足,通风不通畅,工作场地通道狭窄,有油污易滑倒。

(7)个体安全防护用具缺陷,存放条件不合理。

针对以上几种物的不安全状态,笔者总结应对措施有:领导及主要负责员工积极参与,建设互帮互助的企业安全文化;改善施工现场作业条件与恶劣环境的影响;对设备设施设计与安装使用改造进行风险评估和试运行确认;锁闭危险能量,合理设置警示标志与警示信号装置;改造设备设施与工器具的安全性能,防止故障或失误的传递;配备合格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应急装备,加强个体防护装备与应急装备的使用训练。

1.3 其他情况,如管理缺陷等

(1)安全管理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各项操作规程不完善,各部门各岗位各工种责任制未责任到人,各项安全交底未交到底。

(2)有些管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对待安全工作消极怠工,不理解不支持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行政规章,一心追求短暂的蝇头小利,不关注企业的长远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个别管理者执行力疲软,无法确保集团公司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在分公司或项目部实施,不用心、不细心、不专心为公司负责,只想着小算盘。甚至个别管理者安全知识匮乏,安全管理能力欠缺,管理手段不足。

2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安全措施得当,如何完善规章制度,如何执行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是当前有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1 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贯彻安全生产法,响应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九项规定。即:安全生产的总体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实施更加有力的监督管理、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严格行业安全准入、加强政策引导、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建设主管部门依法行政,以“两年整治”为契机,整顿“三包一靠”行为,项目施工落实“五方责任主体”责任。企业全面负责,人员持证上岗,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制。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及时举报,让违章行为违法行为大白于天下,建筑市场秩序良性健康发展。

2.2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坚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履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坚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体现;坚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灵魂。国办发〔2015〕20号文件中提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按照实际需要,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安全费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各项资金。通过持续投入,保证企业的生产设施始终处于安全状态。要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安全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比例,结合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借助“互联网+”思维,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建设坚实的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广,加快企业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换代升级,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了新的知识和理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够创新,也只有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创新水平,安全生产形势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2.3 以人为本,明确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员工的安全责任、企业的安全责任

负责必明责,履责必尽责,失责必问责。企业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具备企业安全我负责的良好态势。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活动,强化员工岗位技能教育。全员教育,持证上岗。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每年一次企业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一次专业安全培训和质量管理培训;岗位操作人员每年一次岗位操作培训或实际操作培训;特种作业人员要及时安排培训,确保其持证上岗及所持证书的有效性;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工艺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确保全体职工应知应会。

2.4 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

自项目法实施以来,建筑施工项目部积极对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要求,积极推行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过程管理,规范现场行为,创造美好生活施工环境。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选用适合有效的措施手段,努力全面排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贯彻执行企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手册》,贯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详细区分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因素,制定可控有效的制度来预防规避风险,杜绝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科学施工,精心管理,打造铁军团队,筑建安全防线,创造良好效益。

3 结束语

总之,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重视。在实际施工中,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主体意识,在汲取教训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海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

[2]秦炜,熊晓强,王峥,等.浅谈中外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对比研究[J].居业, 2015(20):128-129.

论文作者:刘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刘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