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射击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技能的共轭完善论文_高卓君,金琦佳

浅谈射击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技能的共轭完善论文_高卓君,金琦佳

海宁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3144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射击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技能进行了着重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技能培养措施,如:心理素质培养、感知能力培养、衔接能力培养以及反应能力培养等措施,以便为进一步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技能,达到共轭完善的培养目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射击运动员;协调能力与技能;培养措施

协调能力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即一般协调能力和专项协调能力。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十分重要。因为协调能力不仅能够真实的体现出运动员的专业水平和专项能力,而且还能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自信心,进而使其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进而快速、准确、流畅的完成射击任务。因此,对射击运动员协调能力与技能的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射击运动员衔接能力的培养

衔接能力是指运动员有目的、有序的将所有的分解动作或单个技术环节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专项技能。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其衔接能力一般都体现在射击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要想将前一项动作准确协调的转换成后续动作,就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反应能力和运动感知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射击动作。因此,要想提高射击运动员的衔接能力,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其大脑皮层神经系统进行全面的开发,并不断强化其手指运动的灵活性,使之可以在短期内完成快速收缩与放松动作,这样才能使手指以及两臂肌肉群得到充分锻炼,从而在射击训练和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二、射击运动员运动感知能力的培养

运动感知能力是运动员对时间、空间、位置和身体运动时发生变化的一种知觉。一般包括:时间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运动深度感知能力等。其中,时间感知能力基本由大脑进行掌控,其是运动员对运动时间长短的一种感觉;而空间感知能力则是指运动员在正常状态下,对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以及身体姿态的一种判断能力;运动深度感知能力则主要通过运动员的视觉作用来实现,具体是指运动员对周围物体距离、高度的视觉判断,这种感知能力很容易受主客观条件所影响。

在射击运动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空间知觉训练,能够使其对周围不确定因素做进一步的判断,进而通过反复研究和分析,找到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最大化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使之临场发挥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因为在射击比赛中,一旦运动员感知能力偏弱,则必定会导致其在比赛时出现一些细节动作定型模糊的情况,进而使得自身的射击技能无法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不稳定以及失误现象屡屡发生。此外,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要从其对动作技术掌握的精细程度上去进行评判,通常,训练水平越高,运动员动作技术掌握的程度越熟练,不会轻易走形,进而使其在临场发挥中也能表现出出色的专业水平。然而,如何对细节动作进行全面掌握以及熟练操控,是一个大问题,只有保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才能对自身的空间姿态以及动作变幻做出正确的判定,从而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由此可见,对射击运动员运动感知能力进行良好培养,对其整体协调能力和技能的共轭完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射击运动员反应能力的培养

反应能力是射击运动员对各种信息以及外界影响影响因素做出应答时的反应速度。该能力的高低能够真实的体现出运动员的专业化水平。通常,只有具备较高反应能力的射击运动员,其才能在临场发挥中表现的极为出色。因此,在对射击运动员反应能力进行培养时,相关教练必须在训练前、训练中以及训练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以便通过念动训练和想象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发运动员的神经通路,提高其运动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保持始终畅通的神经通路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这样才能及时的纠正错误动作,快速、准确的完成射击动作,从而有效掌握相关射击技能和操作技巧,提高自身的专项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射击运动员注意力的培养

射击赛场千变万化,要想确保射击运动员在临场发挥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除了要强化其专项技能和专业素质,还要对其注意力的培养加以全面的重视。因为只有保证良好的注意力,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使其在比赛时,能够做到临危不惧、从容对待,以此发挥出较高的专业水平。因此,教练人员就要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注意力的培养,不仅要增加运动员基本功练习的次数和频率,而且还要结合每个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注意力,又能增强其射击训练的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五、射击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

(一)赛前心理训练

心理因素是影响运动员比赛表现和比赛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较强心理素质的射击运动员,才能获得理想的比赛结果。因此,对进行赛前心理训练,很有必要。首先,在赛前,教练员要对运动员心理训练目标进行充分的明确,以便可以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促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射击运动员必须积极配合教练员进行心理训练,严格按照教练员的指示去执行训练计划,并及时将所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练员,与其进行协商和沟通,以便可以重新调整训练方案,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其次,教练员要秉着因人而异的原则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一方面要对相关技术动作进行严格规范,另一方面还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并不断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使其能够坚定终身体育的思想信念,努力进行训练,进而在日后比赛时发挥出最佳的竞技状态;最后,教练员要在模拟训练中,对整体比赛程序进行有效掌控,以便可以确定出各个时间段的训练内容,使运动员的专项动作更为规范、心理状态更为健康,这样才能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一名意志坚定、自信自强的优秀运动员人才。

(二)把握整场比赛规律

在赛前,教练员应对整场比赛规律进行全面掌握,能够凭借自丰富的比赛经验以及观察分析能力,对比赛对手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告知射击运动员,使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在比赛时,能够对应的做出反击,获得比赛胜利。但是教练员应尽量将有效信息告知运动员,那些有心理影响的信息,则要及时的过滤掉,以免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使其临场发挥时出现错误动作。同时,教练员还要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控制,以便能够通过身体力行去感染运动员,使其树立比赛的自信,客服比赛恐惧,进而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发挥出最佳的战术水平。

(三)做好赛后总结工作

赛后总结是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其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认知感,而且还能促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在总结过程中,教练员可以要求运动员对自身在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总结,以便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积极吸取教训,在日后的训练中进行及时的改正。另外,通过客观的赛后总结,运动员自身的心理压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释放,其一方面能够客观地评价自我,明确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另一方面还能找到问题的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项能力,为日后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协调能力是射击运动员必备的一种专项能力,其包括很多内容,如心理能力、衔接能力、运动感知能力、注意力、反应能力等。因此,要想促进射击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就要对其协调能力和技能的共轭完善给予相应的重视,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和方案,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人才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章旌红.优秀射击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8,06:51-53.

[2]刘敏娟.探讨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J]科学时代,2017,12:20-21.

论文作者:高卓君,金琦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浅谈射击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技能的共轭完善论文_高卓君,金琦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