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论文_岳占煜

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 250000

摘要:潍坊白浪河景观风貌带防洪堤工程位于潍坊市白浪河西岸,中央商务区生态公园东侧,施工范围K1+436.483~K2+368.962,全长约1060m,共分为十八个施工断面。坝体采用斜坡式抛石结构,主要作用是防止白浪河河岸线向生态公园方向移动,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公园的景观效果。本文主要对防洪堤的施工过程及其监理控制要点进行了简要说明,对于同类型的防波堤施工、监理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测量放线;基槽开挖;抛石;砼挡块;倒滤层;块石护面

一.工程概况

潍坊白浪河景观风貌带防洪堤工程位于潍坊市白浪河西岸,中央商务区生态公园东侧,施工范围K1+436.483~K2+368.962,全长约1060m,共分为十八个施工断面。坝体采用斜坡式抛石结构,坡脚采用C25混凝土挡块,挡块外侧为100~150kg护底块石。堤心石采用10~100kg块石,外侧浆砌石护面,堤心石后方铺设倒滤层及土工布后回填土。防洪堤顶高程为5.0m,且在顶部设3m宽行车道。

二.主要施工工艺及监理控制要点

总体的施工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基槽开挖——第一层10-100kg堤心石抛填——挡块及挡块外二片石抛填——砼挡块施工——挡块外100-150kg护底块石抛填——第二层10-100kg堤心石抛填——理坡——坡面及坡后二片石回填——混合倒滤层施工——土工布铺设——坡后土方回填——浆砌块石面层施工

(一)测量放线

1.依据施工图纸和测量控制基准点,将防洪堤断面控制线、砼挡块中轴线、防洪堤最外围控制线及开挖控制线测出并用白灰做好标记。

2.将放线范围内原地面的杂物、积水清理干净。

控制要点:复核放线是否满足要求(尤其弧线段),同时检查施工范围内杂物、积水是否已彻底清理,现场地形是否满足排水要求。

(二)基槽开挖

基槽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方式,开挖出的土方用运输车运至指定地点。基槽开挖要求:

1.基槽开挖平面位置及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断面宽度应不小于设计宽度。

2.基槽开挖应将清底土清除并整平。

控制要点:

1. 基槽开挖后应分段验收,并及时回填块石以防回淤,基槽若有渗水,应及时安抽水泵抽水,防止积水长时间浸泡基槽。

2. 基槽整平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具体见表1:

3. 基槽开挖深度超过1.5m要按规范要求放坡,运土车辆距槽边距离不少于3m,未能及时运走的土方堆放距离槽边不少于1m。

4. 基槽周围除上下通道外应设钢管围栏,并有醒目标志以保证安全,夜间施工要保证充足光照度。

5. 如开挖后发现局部地段土质情况与地质资料严重不符时,必须立即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到现场研究确定处理方案,并按照新方案展开施工。

(三)堤心石及挡块、挡块外二片石、护底石抛填

采用分段分层抛石、先抛后理坡的方法施工。分段是以每个断面长度为一个施工作业段,形成流水作业;分层施工是首先抛10~100kg堤心石,第一层抛石控制高度为1~1.5m,其次抛填砼挡块外侧厚度为30cm二片石基础垫层,再次抛填100~150kg护底块石,抛石高度与砼挡块完成面标高一致。最后是完成堤身10~100kg块石的施工,要求抛石外形基本符合堤身外形,理坡采取全部抛完整体理坡的方法。

控制要点:

1. 石料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块石要求级配较好,无风化、片状、裂缝现象,石料单轴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含泥量不超过10%。

2. 块石抛填完成后,进行初步理坡、整平,断面符合设计要求;二片石抛填后进行精细理坡,每10m设一坡比架,保证坡度和厚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四)砼挡块施工

1.模板安装

砼挡块断面图

(1)根据砼挡块的结构形式、平面尺寸以及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模板的尺寸、数量,并适当增加周转次数。

(2)模板的安装应确保尺寸与设计相符,支撑加固应满足强度要求。

控制要点: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保证足够的支承面积。

(2)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顺、严密、不漏浆,模板脱模剂涂刷均匀。

2.砼挡块浇筑

(1)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放料口不可过高,而且放料应缓慢,以防对模板产生较大冲击,造成模板变形、偏移。

(2)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3)混凝土应进行充分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振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依次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控制要点:

(1)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等应符合强度及施工规范要求。

(2)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必须间歇,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发生离析,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3)浇筑混凝土时应观察模板、支撑等有无移动、变形,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混凝土应充分振捣,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洒水,洒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保持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

(6)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进行拆除;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等硬碰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坏。

(五)二片石及倒滤层

防洪堤内侧理坡完成后,进行二片石和混合倒滤层的铺设。由运石车辆将石料运至堤顶卸料,根据计算出的单米耗石量用机械将石料均匀堆放在堤顶内侧边缘,然后用长臂挖机向坡面抛填二片石、5~80mm的级配碎石混合倒滤层,分段进行施工,随时检测坝体坡度,不满足的设计要求的立即进行整理。混合倒滤层施工完成后,随即进行土工布铺设,土工布采用400g/m2非织造土工布。

控制要点:

1.石料规格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二片石和混合倒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2. 倒滤层分段施工的交接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裸露基层。

3. 土工布铺设宽度不小于6m,长度应在设计的坡长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富余量,缝接采用的尼龙线强度不得小于150N,相邻铺设块陆上搭接宽度不小于0.5m,土工布应保持平顺、松紧适度,防止破损。

(六)浆砌块石护面

二片石垫层铺设完成后,进行浆砌块石护面的砌筑施工。主要控制要点如下:

1.块石采用新鲜完整、无风化、无裂缝的岩石,其单轴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2.砌筑砂浆强度为M20,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配合比拌合砂浆,砂浆强度满足要求。砌筑工作因故停顿,拌合砂浆超过初凝时间的不允许使用。

3. 砌石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内外搭砌,严禁石块无浆贴靠,竖缝填塞砂浆后用扁铁插捣至表面泛浆;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勾缝应密实、牢固。

4. 浆砌块石护面每10m设置变形缝,个别变形缝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形缝缝宽20mm,上下垂直通缝,以沥青木丝板填塞。

5.浆砌块石养护

在砌筑完成后的12~18h之间应进行养护,洒水养护,保持外露面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d,在砌体未达到要求的强度之前,不得在其上任意堆放重物或修凿石块,以免砌体受振动破坏。

浆砌石护面完成

参考文献:

[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257—2008)

[3]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

[4]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

[5]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2-2011)

[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论文作者:岳占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防洪堤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论文_岳占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