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教材的理性思考_文学论文

文论教材的理性思考_文学论文

对文学理论教科书的理性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理论论文,教科书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7)02—0114—04

文学理论课程是大学中文系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文学理论教材的编纂工作进行得非常红火,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但这些教材大都是讲一些四平八稳的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见解: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建国以来影响较大的几本文学理论教科书进行理性反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这几本书进行评析,以期对文学理论教科书编写方法的重构提供一些启发。

一、旧文学理论教科书的理论弊端

我们所说的旧文学理论教科书指的是用马克思哲学原理生般硬套不做任何转化所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我们以建国以后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两本统编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例进行分析:

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带有鲜明社会主义政治特征的文学理论著作。它在考察文艺基本问题的时候始终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在1983年修订版的绪论里,作者认为: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别是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它的中心问题是要解决文学的来源问题,即文学的本原问题。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文学写真实就是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第二部分是关于文学本身的特殊规律问题,如文学创作过程的规律以及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第三部分则是读者和评论家如何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问题。这本教科书突出强调了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认为它“是关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原理中的一个根本问题。”[1](53)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出发点对历史上各种文学观点进行归类,将其分为唯心的和唯物的文学观,确立以马列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唯物的文学观才是正确的文学观。

蔡仪的《文学概论》共分九章,其内容分别涉及了文学本质论、发展论、作品论、创作论和鉴赏批评论或文学接受论。在这个体系结构中,文学本质论部分处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第一章是从哲学反映论的角度阐述文学的本质,套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公式,得出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的结论。第二章则是从社会历史观角度论证文学的本质,套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公式,得出文学是上层建筑的结论。很明显,编写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区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文学本质论的两条逻辑思路:一是哲学认识论的思路,侧重于解决文学的性质和特征问题,相应地确定了以“反映论”为核心的文学本质观——“所谓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这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在文学问题上的运用”[2](4);二是唯物史观的思路,侧重于解决文学的地位和功能问题,与此相应地确立了文学的“阶级性”原则。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而它们的共同基础是唯物论和反映论。以后各章都是这种文学本质论的具体贯彻。

这两本教科书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但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两本教材在新的文艺实践面前越来越暴露出它们的空洞和无力,无法适应文学理论的教学。它们无论是在本体论、认识论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方法论缺陷。旧文学理论教科书所采用的都是从一般到特殊,从哲学到文学理论的直推的先行逻辑方法,而不是从具体的文艺现象和文艺过程出发进行的综合归纳,它只能建立起哲学文学理论的抽象体系。这种从哲学原理演绎来的文学理论体系用一般意识形态的规律来代替文学自身的规律,没有对具体的文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犯了艺术教条主义的错误,不能够真正地解决文学问题;二、本体论缺陷。旧文学理论体系对文艺本位的论述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方面是从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前提出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认为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文艺写真实就是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从文艺是上层建筑这一命题出发,推演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这一社会的文艺的基本性质,经济是文艺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旧文学理论所确立的文艺本体论主要是从机械唯物论的反映的角度来解释文艺的,从而忽视了文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即文艺的审美特征;三、认识论缺陷。上面提到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是摹写。将反映等同与认识,这样的文艺认识论就脱离了人的主体性,孤立地考察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把文艺活动理解为孤立的刺激—反映生活,这就使得人们对文艺本质的认识离开了实践的基础,从而退回到旧唯物主义的轨道。

二、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的贡献与不足

随着八十年代中期关于文学“主体性”争论的深入,许多学者对旧教科书忽视文学特殊性的弊端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围绕文学的审美特性来编写文学理论教科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上个世纪末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有上百种之多,这其中又以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影响最为广泛,被认为是“一本换代教材”。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彻底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文艺理论看成是一种系统的生产体系,引进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包容中外的理论气势,是近年来学生使用的最好的文艺理论教材之一,其主要贡献如下: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艺活动论”为中心,建立了崭新的文学理论体系。《文学理论教程》虽然具有“反映论”的色彩,但由于它是以“活动论”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因而对传统的“反映论”更多的是解构色彩。全书以“活动论”为主线贯穿全文,在这部教材的导论中,主编就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文学不是以成品这种形式而存在,文学是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的”[3](5)。这种“活动论”的文艺理论思想是这部教材的核心,它认为无论是文学的发生、发展,文学的创造,还是文学的消费与接受,或是文学的批评都是文学活动,是人类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以“活动论”为中心,就可以把旧教科书中处于分裂状态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以“文艺生产论”的逻辑起点,注重整体的理论背景,树立了全新的文学理论观念。该教材从框架结构来看,有两大理论背景:一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阐释的“生产—消费”关系原理:“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4](23),这是本教材立论的哲学基础;另外一个理论背景是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构成要素理论——即作品、作者、世界与读者,这是本书得以展开的具体环节。在本书里,文学理论四要素融入文艺生产论的框架结论之中,构成一个相互统一、和谐的整体。四要素中的作者和世界被纳入生产环节,作品则是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而存在,而读者则属于消费环节。这样,文学生产就成为一种良性的精神生产,而不像在旧文学理论教科书中,文学消费环节一直被排斥在文艺理论范围之外。

三、以“审美”为核心,确立了新型的文学本质观。该教材以文学的审美本质统摄全文,兼容并蓄,注意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和包容性。文学的审美性质是蕴涵在文学语言之中的,而语言和意识形态又不可分割。该教材在揭示文学的本质时,对审美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但在文学中,审美始终和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一起,审美的无功利,形象和情感性质,往往遭遇到意识形态的功利、概念和认识等性质的挑战和抵抗。该教材认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特殊性质的高度概括,指文学是交织着一种功利和无功利、形象和理性、情感和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语言活动。这一科学的论断不但将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区别开来,而且也从使用媒介的角度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区别开来。另外,该教材高度强调了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拒绝文学的“非意识形态”论调,为文学的本质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这部《文学理论教程》相对于以往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来说,的确是一本“换代”的教材:它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有着全新的文学观念,而且包容并蓄,容纳了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但是,它的不足之处,特别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不足之处还是相当明显的:

第一,追求宏大话语,强调面面俱到。这是当前教材编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本教科书也有这样的问题。它试图建立一个逻辑严整的科学体系,把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思想都包容在一本教科书中,即要把一切事无巨细的问题都在一本教科书中解决掉。而实际上,没有凝固不变的文学理论体系,也没有终极真理的逻辑结构。由于希望建立一种严密的逻辑体系,反而使得教材内容庞杂;由于希望把所有的文艺理论都包括进来,反而使得各种思潮的本体结构显得比较模糊。第二,体系庞大,内容丰富,但缺乏价值论依托。本教科书的目标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要吸收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为我所用。这样,在同一页书上可能会出现中国的孔子到鲁迅的言论,西方的柏拉图到德里达的话语,内容可谓异常丰富,宏大的体系里包容了相当大的信息量。但是“文学即人学”,文学理论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即关注人的生存与超越,营造精神家园,弘扬人文精神。它不仅要告诉我们理论知识,更应有自己的价值论追求。这本教材在知识论上是丰富的,磅礴的,但在价值论上有所欠缺,没有能够树立一种人文的精神。第三,理论性强,“作”多“述”少,不适宜做教材。如果作为一种科研方式,“作”多“述”少,甚至只“作”不“述”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大学一、二年级使用的教材,其缺陷却显而易见。原因是“作”的越多,所加给对象的主观性就越大,这既不利于学生客观地掌握文学理论本文的真实内涵,也不利于教师的讲授——编者留给教师讲授的余地太小,容易使讲授成为鹦鹉学舌。

三、人文追求与实践反思:王元骧的《文学原理》的一种解读程式

当前文学理论教材的数量与日俱增,教材建设表面上是红红火火,但在实质上却隐藏着学科的深深危机。第一,教材的编撰大多数是集体编写,这样在理论的话语表述上难免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缺乏一种个人的对文学原理的解释思路,这样的编写模式严重地存在着拼凑、嫁接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大多数教材的编写只满足知识论的扩张,能够把古典到现代的所有关于文学理论的知识包容进去,但是没有对文学的本性进行深入地思考,缺乏深刻的人文价值论思考;第三,一些教材的编撰者借用西方后现代的思想来整合文艺理论知识,跨越了文学理论的界限,认为现在的文学理论不是研究经典的文学,而是要研究日常生活的感性欲望,从而缺乏对文学本位的思考。这些缺点在王元骧的《文学原理》一书中得到比较全面的弥补:

首先,这本《文学原理》是王元骧独撰的教材,有着自己独特的对于文学理论的解释思路。作者认为文学不同于科学之处在于科学完全是客观的,反映的是“是什么”,即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认识、去反映;而文学则是作家以审美情感为心理中介对社会人生进行评价的产物,属于“应如何”的形式。“应如何”是一种实践意识,这样,作家的创作既不是对客观社会人生的简单再现,也不是自己情感的自然表现,而是以情感为中介对社会的一种参与,对读者的一种召唤。作家的创作是指向阅读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最终实现作家的创作目的。“这样,就把文学活动看作是一个以作品为中介所构成的创作与阅读相互作用、往返流动的过程。同时也说明文学的性质不仅是认识性的,而且也是实践性的,是认识与实践、知识与价值、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的统一。”[5](290)

其次,以“文学”为本位,坚持人文精神。当前,文学理论研究有两种脱离“文学文本”研究的趋向:一种是受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文艺理论研究越来越哲学化,从而出现“诗化哲学”的倾向;另一种趋向则是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跨越边界,弥补鸿沟”的影响,认为传统的文艺已被瓦解,文学死亡了,因而现在的文艺理论研究要跨越经典文学的界限,要重视对日常生活审美问题的研究。对于这两种文学理论研究的倾向,王元骧都不赞同。在《文学原理》的开篇,他就开宗明义地写到:“本书取名为《文学原理》,表明它所阐述的只是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道路。”[5](1) 这就说明本书研究的是文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从而坚持了文学本位。与此同时,王元骧并没有局限于对文学理论的知识论探讨,而是以价值论为依托,树立了坚实的人文精神。他从生存论的角度将文艺实践论引入文学原理研究之中,指出要正确地理解艺术的实践本性,就要把实践放在人类生存的坐标系上,从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的意义上来考察。他认为文学首先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审美意识形态,其主要特征是审美,主要功能则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理想的情操,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在人的生命建构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

再次,以“实践论”为中心,坚持审美反映论,丰富了文学理论观念。他认为文学说到底还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方式,但是这种反映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即不光是客体单方面作用于主体的结果,同时也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选择和同化的过程。文学反映不同于其他反映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审美反映,是主体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审美对象的审美评价活动而做出的反映。因而属于情感的反映方式而不是认识的反映方式。文学作为审美反映就是以“情感”为中心,主客体之间相互交融的生成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他强调审美反映是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文学形象来实现的,这样他的审美反映论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而不仅仅是理论的概念化说明。但是,王元骧也深刻地认识到审美反映论还是不能解决丰富复杂的文学问题,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要求。因此,他又从实践论的视角把文艺与人生联系起来考察文艺的本质属性。他的文艺实践论特别强调文学对人类精神的提升,强调文学与人的理想生活的密切关联,通过艺术的实践作用达到对“读者的召唤、对社会的介入”的作用,从而为构建一个自由美好的社会起到积极的精神启迪作用。在王元骧的文学理论里,审美反映论和艺术实践论完美地结合起来,树立了崭新的文学观念,对文学艺术中的私人化写作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同时,也对当前文艺理论研究的泛化问题做出有力的回应。

最后,本书在方法论上运用了辨证的理性综合思维方法。反映论和艺术实践论作为两个不同的文艺理论命题在《文学原理》中并没有存在矛盾对立,这要得益于王元骧在方法论上的创造:即将科学的以及人文的方法融合起来加以理性地辩证思维。在他评述其他理论思想时,从不简单地肯定和否定,而是将他们纳入唯物辩证法之下加以理性综合。这样,他的方法论便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与各种文艺理论形成对话,同时不放弃自己的实践价值论立场。

作为中文系的一门核心课程,文学理论教科书的编撰工作非常重要。从上面的几本文学理论教科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理论研究者对文学本位的思考在逐渐地深化。旧文学理论教科书由于对哲学的严重依附性(依附于哲学认识论),使得文学理论丧失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本性;童庆炳编写的教材由于对个人存在方式关注的不够最终也不能成为非常优秀的教材,而王元骧的教材兼顾了文学本位和文学对个体人格建构的作用,从而能够从众多的教科书中脱颖而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理论教科书编写方法的某些特点:要坚持文学本位,要坚持人文精神,要“与时俱进”。

[收稿时间]2007—03—06

标签:;  ;  ;  ;  ;  ;  ;  ;  

文论教材的理性思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