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精益化管理措施论文_王丽

变电运维精益化管理措施论文_王丽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将精益化管理应用于变电运维管理,能够使变电运维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变电运维精益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需要电力企业不断研究和应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精益化管理在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对变电运维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精益化管理措施,为相关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措施;精益化管理;变电运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电的运维管理也开始朝着精益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变电运维的管理效益,国内的电力公司纷纷整合了电网企业的设备运作程序及检修的各项工作特点,要求在实施变电运维的管理中,实施更加精细化的处理办法,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益。

1分析变电运维管理

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很复杂,涉及到的管理内容有很多,包括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日常运维管理等。而每一项管理又会分成很多个小的管理项目,若是在管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变电站工作人员的运维管理工作十分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其管理内容进行规范,使其合理化、有序化,从而达到对每一个项目的管理目的。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变电运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种类繁多的变电设备。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以适应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变电站运维管理中,设备巡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任务,也是重要的管理工作。运维人员需要通过正常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等巡视方式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这需要运维人员能够掌握变电设备的运行特点,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其中熄灯巡视主要是对变电设备的接头过热、放电、电晕等情况进行检查;正常巡视主要是对变电设备外观、充油设备的油位、充气设备气压以及各设备指示灯等进行检查,并对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反馈;特殊巡视主要是对一些恶劣天气下的变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包括暴雨天气、台风、大雾或者大风以及保电任务前的巡视等;全面巡视主要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对设备的薄弱环节或者缺陷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在一些重要的节假日期间、设备刚使用阶段或者设备刚进行大规模检修之后,都需要进行巡视检查,确保电力系统在这些特殊环境下的正常运行。由于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涉及到的设备越来越多,因此变电站的设备巡视工作的任务量会相对较多。若是运维人员的工作不到位或者疏于检查,就可能会留下一些安全隐患,从而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对相关电力企业变电运维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发现,当前有些电力企业的监督考核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而变电运维管理工作量日益增长,若是没有相应的监督考核管理体系,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变电运维管理质量,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企业的发展。

2变电运维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2.1设备因素

设备点多面广,巡视维护内容多,对于一些细微的变化难以察觉。有些变电站投入使用年限过长,仪器设备大多已经十分老旧。有些变电站受地域的影响,长期运行于较恶劣的环境,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特性。有些变电站由于决策不当选择购进一些质量相对较差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2.2人员因素

(1)运维人员技术水平欠缺。一是受班组成员结构和岗位调整的影响,青年职工比例不断增大,人员新老交替出现了技术断层,具备现场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不断从生产一线流失,制约了新职工的成长成才。二是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的不断出现,原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很好的匹配电网发展的需要。

(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班组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与提升变电运维质量直接相关。但是纵观当前变电班组管理人员状况,部分人员缺乏成熟的运维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体系,阻碍了变电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管理因素

(1)理论人员配置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随着无人值守模式的推广,人资定员也随之削减,但受变电站地理位置、设备运行状况、电网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施行的依然是有人值班运维模式。无人值守的人员配置需要承载有人值班的全部业务,超出实际承载能力,影响班组运维质量。

(2)现行运维管理模式存在不足,基础管理落实不到位。受变电站地理分布的影响,现场的安全管控基本上都是依靠上级管理人员到现场跟踪、督导,在变电站分散、工作任务繁重、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有效监督。运维班组执行力不能适应管理要求,管理要求层层衰减,造成现场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3变电运维精益化管理措施

(1)提高运维人员业务素质。制定重点明确的培训计划,密切结合现场实际,加大具有实效的培训力度,以“实战”教学为主,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变职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应坚持进行,并同步建立完善的师带徒实施考核细则,定期检查师带徒的质量,让青年职工快速成长起来,解决技术断层的问题。

(2)强化设备主人制,提升设备运维水平。细化设备主人制职责,落实安全责任,推动运维人员主动掌握设备原理、熟悉设备性能、关注设备状态、加强设备缺陷跟踪,积极参与设备状态评价及改造,实现“每台设备有人负责,每个隐患有人跟踪,每项工作有人落实”的目标,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和设备管理水平。

(3)在倒闸操作中以“看板”管理作为辅助。倒闸操作是变

电站运维工作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电网的安全运行。一项完整的倒闸操作包括操作准备、执行和检查3大步骤,涉及到现场查看、接线图核对、压板核对、设备参数查阅、设备运行标识检查、操作流程把控等众多环节。任意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影响操作速度,重则影响安全生产。引入看板管理的思路,是将繁琐的流程、分散的数据用简化的流程图、集中直观的图表来展示,作为倒闸操作的辅助手段,优化了资料查阅和原始数据核对的步骤,进一步明确了倒闸操作的主要流程,能够在变电运维精益化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

(4)在班组建设中实行5S管理制度。班组作为变电站管理最基本的执行单位,是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的落脚点。随着班组对标体系的不断完善,班组建设越来越重要。将5S管理思路引入到班组建设中,从整顿、整理、清洁、清扫、素养5个方面,有效约束运维人员在各个环节依照相关规范来开展工作,创建一个规范有序的运行环境,实现变电站的安全、高效生产,从而达到班组的精益化管理。

(5)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调整)循环进行运维质量管理。将变电站月度工作计划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管理模式的运行与执行遵照PDCA循环理念,对关键环节进行闭环控制,实现工作程序的简化、优化和有效控制,使现场工作人员很容易掌握工作的执行程序和具体要求,对计划的有效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深化变电站班组监督考核体系建设。创建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监督制度,使各岗位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结合工作数量和质量,定期对运维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全方位的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形成必要的奖惩措施,对于业绩突出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懈怠者给予惩罚。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内的经济建设处于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迎合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管理,应当朝着精益化的方向发展,优先完善基础的设备及资料管理措施,积极采用新时代的科技技术,加强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产生最为高效的管理效用。

参考文献

[1]高志鹄.配网调控及抢修指挥业务的精益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

[2]郑翔宇.地县一体化设备停运精益化管理[J].低碳世界,2016(27).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精益化管理措施论文_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