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乳山市西苑学校 264500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现今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本文在简述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与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对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有所改善。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性 策略探究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成长、思想成熟的重要阶段,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小学越来越重视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1.简析思想品德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为主,课程以建立小学生对自我、社会和对自然的认识为基础,使他们形成积极自信、爱亲敬长、热爱自然等情感和各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法制观念,帮助他们过上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有创意的生活为主要目标。该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四个特点,以儿童生活为课程资源,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当然,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开设课程,在日常活动及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都要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2.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尽量多的教学效果,或者说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或超额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有效性教学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更好地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性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前提上,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
二、现今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学校对思想品德教学的不重视。学校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态度是影响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部分小学忽视思想品德的教学,大部分小学虽然按照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试之前,思想品德课便被其它主要科目占用,思想品德课成为各科的复习自习课。因此,即使有课时上的安排,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依然没有什么效果,教学有效性不高。第二,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但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却是语文、数学或班主任教师,这些教师流动性强、专业性低,缺乏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素质;在学校师资不足的前提下,这些教师往往担任课程门类多,因此时间紧迫,不利于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师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师是学生学习引导者和推动者,而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仍采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学生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或研究问题解决方式,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讲授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而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但无法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
3.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单一。当前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考察,还是停留在分数层面,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平常表现或进步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这使思想品德教学失去意义,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自然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改变学校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态度。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起带头作用,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关键期,是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生德育教育培训,不只是思想品德教师要参加,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要参加;同时为思想品德教师提供专业的学习机会,保证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位;另一方面,在教师安排上,学校要及时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招贤纳士,不能让思品教师缺席。
2.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实际。其次,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给学生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实际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乐趣;同时,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和自身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手段,最大化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
3.思想品德教学渗透于日常生活,多角度开展评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不能只依赖课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或课标要求组织班级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我是文明小标兵”“团结友爱大家庭”等,在日常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班主任教师也要协助任课教师开展活动,及时监督和帮助。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考察不仅仅看考试分数,而要综合学生的课下表现,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行动起来,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品德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慧霞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6,02:117。
[2]冯军平 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71。
论文作者:冷健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 教师论文; 有效性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课程论文; 学校论文; 《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