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论文_田园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论文_田园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新兴中学 266200

摘 要: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是能够影响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中国古诗文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古诗文教学的激情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古诗文的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同时,提高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初中学生学习古诗文一方面可以提高古诗文语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而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增加古诗文的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古诗文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初中生学好古诗文对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是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有不足之处,不仅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影响着学生古诗文的学习。由此看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古诗文的教学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现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古诗文的学习。本文就初中生学习古诗文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古诗的韵律之美,值得我们探究

初中语文的古诗文讲究意境之美,而且古诗文本身带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这也是古诗文之所以优美的原因,不仅朗读起来十分轻松,而且背诵起来十分容易。每一首古诗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节奏清晰明快。古诗文在文学上的节奏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有着抑扬顿挫的感觉,这些都给古诗文带来了美的感受。在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古诗文的韵律,加强对古诗文朗读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含义,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感觉。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首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篇文章,从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看到作者的意愿。教师在教会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文章的词和句子,那么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在感受到这些韵律之后,对古诗词的学习会更加轻松。

二、古诗的意境之美,值得我们用心感受

每一篇古诗文都有自己的意境,意境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环境,环境与古诗文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境界。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能够感受到古诗文的意境之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情绪的变化。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的难点就在于如何的体会到古诗文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境,值得我们去体会和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分别对月进行讨论,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适当地给予点评,点评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对月的意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学习整篇古诗文的时候就十分容易。这样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古诗文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古诗的内容之美,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剖析

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应该从根本上感受古诗文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意图,对古诗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内心。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应该给学生讲解苏轼在创作这首词时所处的境地,苏轼政治上受到排挤,怀才不遇,在这样困难的境地创作了这首词。苏轼无论在生活中还是仕途中都不顺利,这样的情况下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将一切愁苦都融入到诗词中,借着诗词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诗词的结尾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向往——一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也表达了苏轼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对亲人的想念。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这首词时,可以先让学生读一遍,感受一下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将诗人对生活的意愿传达给学生。学生学习这首词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再如讲解《关雎》,这首词所处的年代是十分久远的,这就增加了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难度,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讲解一下创作背景,对诗经进行解释。学生在读完这首诗时就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教师再给学生翻译一下,学生们就会理解其中的含义。学生在对古诗文整体理解之后,对每一个句子和词汇进行分析,这样就十分的轻松。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开头用“雎鸠”是为什么?男主人在求爱不得之后会有哪些表现?这些问题引发学生逐层思考,最终可以领会到作者的意图和诗歌的魅力。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古诗文的学习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自主学习古诗文的习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除了提高语文素养之外,还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何昕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2]吴荣永 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

论文作者:田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论文_田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