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品管圈方法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的错误率论文_王芳

运用品管圈方法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的错误率论文_王芳

四川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628001

【摘要】目的 运用品管圈方法,探索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的错误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利用查检表掌握现状,要因分析,拟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解析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对于效果显著的措施标准化后予以推广。结果 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问题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错误值为2.4‰降低至目标值为0.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口服药发放的错误率,强化了患者对口服药物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监管能力,加强了圈员主动服务意识及对工作的责任心,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率,保证了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患者对医院及科室的信任度,保持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住院患者;品管圈方法;口服药发放;鱼骨图解析;错误率

[中图分类号] R18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383-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品质管理圈,由同一工作岗位为解决问题,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分工合作,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讨论、解决或改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1)。本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常常出现诸多错误,发生如:漏发,错发、混发等现象。为了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错误率的缺陷,结合科室本季度持续质量改进,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本科于2016年1月—2月,围绕此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错误率的主题进行了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收益。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6年3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活动内容及要求,并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立圈名为“康乐圈”。QCC小组成员7名,其中圈长1人,由副护士长担任,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及活动会议记录、统计工作;辅导员1人,负责小组督导工作;资料收集员5人,负责资料收集及原因分析。全体圈员平均年龄31岁;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2人。并对2016年1月—2月入住我科服口服药的病人较多约2013人次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

1、选定活动主题

通过头脑风暴法结合科室近段时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多个可行的主题,根据上级政策、问题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以总分301分选定“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的错误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2、现状调查

(1)从2016年1-2月为现状调查和数据分析时期,科室服口服药的病人较多约2013人次,错误5例(包括及时杜绝未造成伤害4例及发生错误给患者造成伤害1例),错误率为2.4‰.

月份

项目

2016年01月

2016年02月

合 计

病人总数

1374

1473

2847

口服药人次

1085

928

2013

发生例数

2

3

5

(2)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根据5,3,1评分法填写要因评分表,全体圈员选定出排名前六的要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因素为:“护理人员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查对不够细化”、“护理人员缺乏药物相关知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漏发,错发、混发现象”“发药流程相对不够完善”、“繁忙时段人力不足”;并用柏拉图及鱼骨图分析法体现出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的错误率这个主题要因,为制定目标提供有力依据。

3、目标设定

根据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确定3月后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的错误率由改善前错误值为2.4‰降低至目标值为0‰.

4、制定并运用PDCA方法改进措施并实施

(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每个护理人员参与.

(2)加强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三查七对”,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制定发药细化程序

a、晨间由P班护士摆好药杯,送至药房。

b、办公护士接到医嘱后与P班核对无误后,由P班转抄到口服药单上,再由药房人员摆药。

C、药房摆好药由P班与药房人员双人核对后,返回病区与护士长或办公护士再次核对全天摆药。

d、由P班护士发放午间口服药,晚餐前口服药由白班双人核对后发放,N班护士督导、检查服药情况。

e、早餐前药物由N班核对发放、发药到手、到口。

f、强调各班人员认真核对,加强工作责任心。

g、要求全体人员工作细致,不急不躁。

(4)制定发药细节精细化

a.对于药品剂量相同、规格不同的医嘱,办公护士转抄医嘱时,要求用铅笔注明规格*粒数。

b.各班发放药时应带上口服药执行单,发放前核对清楚后再发到手、到口,睡前口服药由白班发放,并于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特殊患者需严格交接班,N班督导睡前服药。

c.各班再发放药后药杯顺序要求不变,以便下一班查对。

d.加强每天和每周查对口服药的规格准确性。强调科室团结协作,做好各班衔接工作。

(5)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提高制度落实的执行力,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6)加强护士对用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将相关知识加入护理“三基”培训的内容中去,并不断建立和健全用药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要求,使护理质量提高。

(7)落实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及不良事件上报程序,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8)落实安全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去做,不得自行简化流程。

(9)繁忙时段科室合理排班。

(10)护士长加强日常的监管和督导工作。

5、结果

经过PDCA循环后经过现场调查、患者体验、统计、电话回访多重形式,发放满意度调查共60人次,其中对发药的准确性满意度为48人次。统计:口服药发放1982人次,发生1例(漏发,并及时交班补救未给患者造成损害),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口服药发放的错误率由改善前的错误值为2.4‰降低至目标值为0.005‰.

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的错误率,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地推进了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较前明显降低;品管圈活动整个过程要求全体圈员共同参与,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提高了科室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护理人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2)。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了使用品管圈质量工具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知识方面得到了拓展,体会到了学习与集体活动的快乐。但在临床工作中,仍有个别护士在工作中未按操作规范进行,导致部分患者未能规范服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继续寻找根本原因,加强培训,及时制定措施并不断改进(3)。

参考文献:

[1]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练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8

[2]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3]王晓媛,黄英,韦丈英,等.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5):41-42.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运用品管圈方法降低护理人员发放口服药的错误率论文_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