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临床分析放射CT对肺段隔离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尹维齐

回顾性临床分析放射CT对肺段隔离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尹维齐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 目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放射CT 技术对患有肺段隔离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罹患肺段隔离症疾病的患者10例,治疗前均采用放射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回顾分析上述对象的病历报告。总结患者病灶位置、病灶类型、主动脉供血情况、肺气肿存在率等。结果:放射CT诊断结果显示,10例患者均有异常供血动脉存在,其中胸主动脉供血的为9例,腹主动脉供血的为1例。胸主动脉供血9例患者中有3例血管结构显示为增多增粗,表现为由胸主动脉发出的异常血管分支并有扭曲成团现象。结论:采用放射CT 技术对肺段隔离疾病进行诊断,不仅可以显示病变形态,还可以对相关组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回顾性临床分析;放射CT;肺段隔离疾病;诊断价值研究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adiographic CT in pulmonary segment isolation was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Yin Wei qi

(wuhan huangp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 wuhan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radiographic CT technique for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atients with lung segment isolation. Methods: 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Radiographic CT was used to diagnose the disea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report of the above subjects was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Summarize the location of the patient, the type of lesion,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aorta, and the presence of emphysema. Results: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radiographic C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bnormal blood supply arteries in 10 patients, including 9 in thoracic aorta and 1 in the abdominal aorta. Three of the 9 patients with thoracic aorta were shown to have increased thickening, representing abnormal vascular branches from the thoracic aorta and distorted into clusters. Conclusion: the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lung isolation disease diagnosis, not only can display the lesions form, can also be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related organizations, provide more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Lung segment isolation disease; Diagnostic value study

肺段隔离症是一种患者肺部先天性的发育畸形,还有一种说法称之为支气管肺隔离症。现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1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CT诊断结果,对其在临床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1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7例,女性患者为3例;年龄最大的为59岁,年龄最小的为6岁,平均年龄32. 51±4.28岁;病程短的为4天,病程最长的为6个月,平均47. 31±6. 72天;全部10例患者中有6例存在间断咯血症状,有3例患者存在咳嗽咳痰症状,有1例患者存在胸痛症状;所有患者均出现肺部反复感染症状,并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

1.2方法

利用西门子Emotion-16排CT机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具体参数设置为:1:0.9螺距;8毫米层厚、512×512矩阵、250毫安电流,具体扫描部位为患者的全胸以及患者上腹部。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将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与最大密度投影。

1.3 CT诊断肺段隔离症标准

CT结果对患者病变形态显示清晰,患者异常动脉明确。肺段隔离症的典型表现为患者正常的肺支气管动脉以及静脉束距离肺叶较远或在肺叶外周围绕,偶尔有钙化现象出现。由于支气管树交通导致的感染,患者CT结果会有含气囊肿表现,有或者无液平面,周围有炎性浸润表现,或者有含气囊肿这一表现,可见气液平面。

2、结果

患者CT检查征象表现如下。

2.1病变部位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病变部位均为肺下叶后内基底段,其中病灶位置在左肺下叶后内基底段的有8例。病灶位置在右肺下叶后内基底段昀有2例。

2.2异常动脉显示

对本次10例研究对象扫描结果进行处理后发现10例患者均有异常供血动脉存在,其中胸主动脉供血的为9例,腹主动脉供血的为1例。胸主动脉供血9例患者中有3例血管结构显示为增多增粗,表现为由胸主动脉发出的异常血管分支并有扭曲成团现象。

2.3病灶密度

1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肿块为实性;2例患者肿块为囊实性,患者CT征象显示为多个不规则囊腔以及实质性肿块;2例患者肿块为单囊性,患者病灶内可见气液平;3例患者为增多增粗的血管结构,在平扫时近似显示为实质性瘤样肿块。

2.4 增强表现

CT征象显示为存在增多增粗血管结构的在增强扫描后血管结构与胸主动脉均有明显强化;肿块为实性的在增强扫描后有明显强化;肿块为囊实性的在增强扫描后实质部分有明显强化;肿块为囊性的在增强扫描后无强化。

2.5 病灶周围改变

所有研究对象中有7例患者病灶周围存在肺气肿症状。

3.讨论

肺段隔离症是我国一种非常多发的肺部发育畸形,一般可分为两种:肺叶外型与肺叶内型。该病症属于先天性疾病,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此病症属于获得型疾病。一段肺由体循环供血为此病症的主要表现,一般与支气管不连通。肺部疾病中,肺段隔离症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并有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肺部切除手术。由于患有肺段隔离症的患者,其正常肺组织与部分肺组织分离,致使患者体内的正常肺组织获得血液的方式仅依靠体内循环,此种情况对于患者生活影响较大,对此病症进行及早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非常重大的必要性。

在此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10例,所有患者接受放射CT扫描后均有肺内肿块异常密度灶显现,并且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都不相同。虽然,肺段隔离症的表现形态各不相同,但仍有一些特征是相同的:(1)相对固定的发病部位。叶内型的肺段隔离症主要发生于患者的两肺下叶,在患者的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尤其多见,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病灶都位于左肺下叶。叶外型病灶比较常见存在于患者肺底与膈肌之间。(2)主动脉供血异常。所有的肺段隔离症均由自体循环供血,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来自降主动脉。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供血来自于胸主动脉,1例患者供血来自与腹主动脉。(3)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在肺段隔离症的判定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的检查尤其必要,患者肿块在增强扫描后会出现明显强化。

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中有3例不规则实性肿块,在增强扫描后病灶出现明显强化。(4)囊性肿块。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在肿块边缘可看见毛刺样改变,肿块内可见气液平。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肿块为单囊性,内见气液平,肿块内光整,在病灶周围可见肺纹理聚集。(5)囊实性肿块。囊实性肿块在增强扫描后实质部分可见明显强化。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肿块为囊实性,患者病灶囊性部分壁薄且光整,囊内没有明显液平,增强扫描后肿块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无强化。(6)增多增粗血管结构。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有3例存在增多增粗的血管结构,表现为由胸主动脉发出的异常血管分支并有扭曲成团现象。(7)病灶周围肺气肿表现。本次研究10例患者中有7例明显可见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表现。虽然此次研究患者例数较少,但对于肺段隔离症的特征均有展现。CT扫描结果可对患者肿块情况进行精细展现,显示病灶边缘,对患者疾病的确诊有利,可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有效提高,与大部分有关研究所得结论相似。

肺段隔离症在CT诊断中显现出的特征比较典型且多样,如果发现患者的两下肺,尤其是患者的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出现异常血管样结构与囊性肿块等,并在检查中发现患者肺部由主动脉供血,即可确诊患者患有肺段隔离症。

综上所述,放射CT对于肺段隔离症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将患者肺部组织的病变情况清晰的展现出来,可作为临床治疗中的科学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谢君.探讨放射CT对肺段隔离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 13 (21): 2972-2973.

[2] 孔爱松.放射线和CT对肺段隔离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 362.

[3] 张鹏举.肺段隔离症采用放射CT诊断特点及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0(3):56-56

论文作者:尹维齐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回顾性临床分析放射CT对肺段隔离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尹维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