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涉及三方面经济转型:一是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二是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型,三是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江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要实现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在这三个方面的转型中有所作为。

江苏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有较快的经济增长,原因是先后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两个机遇。这两个机遇在支持了江苏十多年的增长后到今天对江苏发展的支撑力作用正在衰减,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已经发展到其他地区,不再是江苏所特有的。特别是江苏利用的前两次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基本上属于粗放型增长,因而也遗留下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江苏要在新世纪中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必须寻求新的推动力。这就是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

目前的讨论对两种增长方式边界划分不很清楚。对集约型增长的定义似乎是相同的,都规定为以提高效益为基础的增长,但对粗放型增长却有不同的定义。一种定义将粗放型增长方式规定为单纯追求速度的经济增长。一种定义将粗放型增长方式规定为以增加投入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一种定义将粗放型增长方式规定为扩大规模为基础(外延型)增长。这些定义简单地将速度、投入、规模同效益对立起来,是有失偏颇的。针对这些模糊的定义,有必要根据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增长的实践,研究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由此可明确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

1.1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根据经济增长的源泉差异区分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素投入的增长,另一方面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理论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概括集约型增长方式。

丹尼森把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因素归结为五类:1.劳动投入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2.资本和土地投入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3.资源配置的改善;4.规模的经济;5.知识进展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在他看来,资本、劳动和土地等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及3-5类因素属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范畴。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就要用这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说明。这种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可以说是评价增长方式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丹尼森的分析框架中,资源配置的改善和规模经济属于过渡性因素,唯有知识的进展、技术的进步能持续地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这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进步因素将越来越成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主要说明因素。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过渡阶段,兼具大规模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特征。

1.2 资本投入效率

在一部分人看来,增加投入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征,因此增加投入与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对立的。仔细考察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便可发现,这种判断是片面的。由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因此集约型增长方式不是排斥资本投入,而是重视资本投入的效率。罗默等人将投资区分为劳动密集型投资和资本密集型投资。在他看来,在资本短缺的国家,劳动密集型投资比资本密集型投资具有更高的效率,原因是少量的资本可以推动更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充裕的劳动力。由于某些引起效率提高的技术进步体现在资本设备中,因此资本流动(引进外资)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重点。此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也会提高资本投入的效率。

从集约型增长方式来看的资本投入效率,主要涉及的是资本在各种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资本投入可用来推动更多数量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但集约型增长重视的是要素的质量。我国目前要素的质量太低。低素质的要素投入增长过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太小。因此从集约型增长考虑,提高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关键是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如劳动者的素质,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土地的肥力和矿产资源的品位。这种要素供给缺口对投入提出的要求是,将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投向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其中包括: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投资,重视提高土地肥力和各种自然资源品位的投资。相应的,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将是研究费用、开发费用、教育费用、技术革新和推广费用。由此提高要素的生产率。

1.3 规模经济

一些学者根据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区分,断言扩大生产规模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原有规模的生产上提高效率便被认为是集约型增长。这种观点的要害是混淆了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区别。

集约型增长区别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限的资金不是热衷于投向铺新摊子,而是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对现有企业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可避免会伴有规模的扩大。这种规模的扩大就不属于粗放型增长之列。而且,按照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集约型增长特别注重规模经济。扩大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的规模本身是推动集约型增长的重要途径。

通常所讲的企业规模可以表现为投入规模,也可以表现为产出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不在于扩大企业的投入规模,而在于扩大企业的产出规模。

规模经济不等于企业规模越大越经济。我们要解决企业达到最低限度规模问题,这决不意味着达到最低限度规模的一定是大企业。我国调整企业结构的途径,除了集团化途径外,还有一条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途径,这就是组建企业团队的途径。如果说前一条途径是组建“航空母舰”的话,后一条途径则是组建“舰队”。

1.4 技术创新

集约型增长特别重视科技进步。在现阶段,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取决于技术进步。科学技术不仅物化在劳动力、物质资本等有形生产要素上,还作为经济增长的独立要素起作用,其重要标志是出现在对生产力发展起革命性作用的科技产业。

其实,无论是何种生产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此,在采用技术上也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之分。长期采用传统技术没有创新就属于粗放型方式,只有追求技术创新的技术进步才可以说转到了集约型方式。

知识经济,是指科学创造的知识直接与经济结合,知识创新直接成为生产和经济增长的要素。根据定义,我国的科技进步面临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总体上还没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就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来说,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另一方面,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发展知识经济。这就提出了两个层次的科技进步内容: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知识创造和传播部门较为密集的地区,如上海和苏南地区就要注重知识创新,即由技术创新发展到知识创新,关键是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增强两个能力:一是创造知识的能力;二是将知识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知识创造和传播部门较少的地区,如苏北地区,目前的重点还是技术创新,特别是引进现代先进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2、江苏经济增长方式现状的实证分析

2.1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依据生产函数理论,经济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增长的贡献份额由1979年的12.37%增加到1996年的30.75%;劳动投入对增长的贡献份额由20.91%下降到1996年的11.26%;资本投入对增长的贡献份额由1979年的66.72%下降到1996年的57.99%。这表明,江苏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相对减弱。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1年以前基本上在20%左右、1991年以后则达到30%左右。

从增长因素来看,江苏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1978-1997年间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是67.51%和5.76%,表现典型的投资推动增长模式,但从动态分析,两者的重要程度有所下降。

对比全国平均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1978-1997年和1990-1997年间分别为23.35%和28.46%。其中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4.6个百分点,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了9.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江苏省不但在经济增长效率的增进上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的变动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从投资推动阶段向创新推动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江苏省也走在了全国前面。

与国际水平比较。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致相当于人均国民收入560-1000美元的平均水平,而江苏省目前人均国民收入为9364元(1997年),在此阶段上,经济增长的质量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香港、台湾和韩国在统计期内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与江苏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因而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可比性。三者之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低台湾也达到了40.5%,香港和韩国则分别为53%和57%。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相比,江苏省34.23%的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明显偏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综合考虑国内外的比较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从经济增长因素来看,江苏省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快速转变过程中,经济增长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略低于目前被认为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高速时期的水平。虽然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在90年代后有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大,而全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过少。在江苏经济增长源泉中,一半以上的份额来自资本投入的增加。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2.2 经济发展阶段确定

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看,江苏1997年人均GDP为9364元,根据1978年的官方汇率折算,江苏1997年的人均GDP为1994.1美元。比照钱纳里的多国模型,即使扣除价格因素,江苏经济发展也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即人均收入1120-2100美元时期)。这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走向成熟时期。

从国民生产总值结构看,从1980-1997年,江苏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29.5%下降到15.2%;第三产业比重18.2%上升到33.8%。而第二产业则保持在50%左右。据此判断,江苏经济发展也已进入了钱纳里多国模型第二个阶段的工业化走向成熟时期。

从就业结构看,1978年江苏三次产业构成分别为69.7%、19.6%和10.7%,到1996年已分别发展成42.5%、34.2%和23.3%。尽管一、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率较大,但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它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向第二、三次产业转移仍有空间。由此判断,江苏经济发展目前仍处于钱纳里模型第二阶段的工业化加速时期。

2.3 科技进步现状

从科技进步方面分析,江苏1997年教育投入和R&D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弹性分别是3.9025和24.3828,远远超过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财政对教育和对R&D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弹性分别是6.6876和7.9906,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弹性只有0.8760。该结果表明,物质资本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远不如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显著。应该提及的是,以上分析仅考虑了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而对于非财政来源的教育投入则未加考虑。若同时考虑所有的教育投资,可以肯定,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更加显著。

从实际情况来看,江苏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支出总额一直在山东和广东之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996年江苏为0.41%,高于广东省的0.30%,但1997年江苏省该比值下降为0.38%,低于广东省的0.39%。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两省都远低于全国1996年0.60%、1997年0.64%的平均水平,这与两省在全国经济中的领先地位不相称。尤其是江苏省,近年来该比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1994年为0.52%),明显不利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

从财政对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来看,江苏省不仅低于广东省,而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国际上比较,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在4%以上,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也一般在3%以上。江苏省1995、1997年分别为1.03%和1.13%,只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1/4-1/3、发达国家1/5-1/4的水平。从8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省在该指标上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存在着不断下降的趋势。在经历长期的主要以投资推动的高速增长之后,若不及时改变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将会受到严重阻碍。

3、转变增长方式的结构性瓶颈

江苏利用前两次机遇推动经济发展基本上属于粗放型增长,因而也遗留下了结构性问题。

3.1 产业结构矛盾

江苏目前的产业结构矛盾主要是:由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而形成的产业结构同构化;由粗放型增长形成的企业结构小型化;由于工业起步早而产生的传统产业比重大。由这种结构决定,江苏有工业总量的优势,但无产业水准的竞争优势。江苏的结构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了。

江苏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以制造业为主体。这种产业结构曾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速增长。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个时期,江苏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会改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江苏的这种产业结构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这种困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

首先是由于严重的重复建设导致的许多领域的生产能力过剩。在相当部分工业品严重过剩时,市场上还是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产品严重短缺,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投资类设备。能源、原材料、交通、通讯等产品仍然供给不足。

其次是由于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市场需求的“瓶颈”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农业收入过低造成了狭窄的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使工业消费品的市场需求相对下降。

3.2 企业结构矛盾

产业结构矛盾的背后是企业结构矛盾。

现在江苏企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小企业居多。一般的说,中小企业的多少不足以说明企业结构的低效率。问题是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没有达到规模经济,这是低效率企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江苏省的企业结构原本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从80年代中期发展乡镇企业以来,这种特征又进一步加强。但是,从90年代以来,江苏注意调整企业结构,特别是推进规模经济,使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中、小企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江苏省工业企业中规模经济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了24.10%。据测算,在1978-1996年期间,我国规模经济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1.7%。这表明江苏省规模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江苏省无论在经济总量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居于全国前列的情况下,这一结果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江苏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一直是支撑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形成工业总量优势的同时,“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低”的产业结构使产业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大企业集团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4、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4.1 产业升级

在江苏这样一个工业化较早的地区,突出的问题是低技术含量的传统产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买方市场的强度普遍较强。这将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

买方市场的强度同产业的等级成正比。越是技术含量低的行业,重复建设最为严重,买方市场的强度越强。现在超过买方市场正常值、产品积压严重的基本上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和行业。

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涉及两大内容:一是提高支柱产业的壁垒,突出自己产业优势。将竞争者挡在壁垒之外。二是提高产业结构的技术等级,通过高科技产业化增大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在低技术含量的行业,为了减轻过强的买方市场的约束,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强制的淘汰落后的办法,缩减生产能力。另一种积极的途径是,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技术升级退出买方市场和强度过强的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其结果不仅可使这些企业的增长摆脱过强的买方市场约束,同时也可使原有的行业因部分企业的退出而减轻买方市场的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行业的增长摆脱过强的需求约束。

4.2 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有以下特征:计算机、电子和航天等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和就业增长是最快的;知识密集的服务部门,如教育、通讯、信息等部门的发展更为迅速;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虽然我国目前尚未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但是,这些标准可以成为我们发展知识经济的参照系。

以上知识经济时代标志规定了产业创新的内容。一是要有明确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目标。发展知识经济不只要求在现有产业采用高科技,更要求在现有产业之外发展新的高科技产业,特别要注意发展计算机、电子、通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具有特征性意义的高科技产业。二是重视发展高科技服务产业。发展高科技的领域不能仅仅限于制造业领域。需要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特征性意义的知识密集的服务部门。

过去我们对技术进步一般是关注生产领域,单纯强调技术创新。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的新增长理论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研究了经济系统中导致技术进步的源泉,特别关注知识的创造和利用,即知识创新。根据知识经济重视知识的创造、知识的扩散和知识的应用,当前建立高科技创新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三是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部门的联合与合作。

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技术和知识创新中心,是连接产学研的中心环节。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是转化。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有必要的环境,如孵化器、中试基地等。我国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应具有这种功能。问题是相当部分高新技术开发区没有突出高新技术的转化的特色。现在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对高新技术开发区来说,就应该还其技术创新和转化科技成果的本色。与此相应,高新技术开发区所要追求的目标,政府对其的评价指标就要由原来的产值、利税指标转向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和孵化出的高新技术企业指标,特别是要重视在开发区孵化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指标。

4.3 产业升级的外向推动

高科技产业固然包含国内企业将国内的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但不能排斥积极引进国外高科技产业。我国开放型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引进外资不能停留在利用资金上,引进高科技产业应该成为开放型经济的重点。其中不仅包括高科技的制造业,还应该包括高科技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鼓励政策应该作适当调整。

特别要指出依靠技术升级替代进口品的意义。目前制造业产品积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大举进入我国市场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进口品面前,我国许多产品竞争力不足,其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小。给企业提出替代进口品的目标,是要求企业在采用国际最新技术基础上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仅在国内市场上争得更大的份额,同时也可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结果可以明显减轻对我国企业的过强的买方市场约束。替代进口品不仅仅是指通过产业升级生产高科技产品,也包括在现有的传统产业中通过技术升级替代进口品。我们在这里强调替代进口品。不是恢复贸易保护,而是鼓励企业依靠竞争力替代进口品。这并不排斥实施开放型经济。

5、通过企业重组实现规模经济

5.1 企业集团化

现在,企业费用结构中越来越大的比重是竞争性费用。过大的竞争性费用抵销了企业的效益。现在企业大面积亏损和效益严重下滑,在很大程度上要用这种过大的竞争性费用来说明。面对由于重复建设所造成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都达不到规模经济并过度竞争的状况,企业重组的必要路径是推动资本集中,将众多的中小企业重组为大企业。

资本投入剧增而规模经济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能力的扩张并没有带动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和企业效益的改善。目前江苏省各地区间以生产能力为导向的盲目扩张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尤其是同种产品在许多企业之间分散,使众多企业都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产品集中度难以提高,因而无法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企业集团不仅在生产领域能通过固定成本的分摊来降低单位成本而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具有规模、机制优势的企业集团是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的有效的微观组织形式。通过资本集中培植大企业,这是由相关行业所需要的最低限度规模决定的,如石化行业、汽车制造行业、摩托车行业等等。在这些行业中通过重组建立达到并超过最低限度规模的企业。

要在经济增长中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不外乎以下两条:一是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集中程度,即适度规模问题;二是要素如何集中,即规模形成机制问题。根据规模经济的要求,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推动生产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优势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可以设想,只要许多重要产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在优势企业中,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必然具有高效益。

以上市公司为载体,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实施大集团战略,除了资金获得方面的优势之外,还可以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资产重组的低效率。对于具有发展前景和市场能力的企业集团而言,就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这一资源,积极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资本经营以产权重组方式实行跳跃式发展。

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企业重组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是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不仅为企业集团的融资提供便利,更为重要的为产权流动提供重要的现实基础。二是以实物资产为主要交易对象的产权交易市场。

从并购绩效考虑,企业扩张所达到的规模经济必须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规模经济:一是技术上规模经济(生产成本和组织成本的降低),二是财务上的规模经济(购买生产要素费用降低),三是市场力量上的规模经济(扩大市场份额)按此要求,完成产权交割只是企业并购的一个环节。实现规模经济的大量工作是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因此完成产权交割之后对被并购企业注入各种生产要素是企业重组的必要环节。从并购绩效考虑,并购后的各种投入是最关键的。其意义,不仅是要提高被并购企业的效益,还要为并购企业解决安全问题,以避免并购风险。

5.2 中小企业团队

规模经济不等于企业规模越大越经济。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状况今后一个时期不可能改变(特别是江苏)。中小企业的活动空间仍然很大。这意味着企业重组不可能做到每个中小企业都并入大企业,也不可能做到让大部分企业都进入企业集团。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相容的两种形式。当小企业的分布处于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低效配置状态时,非但不能形成基于产业联系而实行专业化分工的合作网络获得外部经济,反而成为抵制或削弱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总体看,不是要压制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是要促使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布格局。在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与大企业之间形成无形的基本长期交易关系的合作网络,获得范围经济的好处并同时推动规模经济的优势发挥。

其实,我国目前企业小而散的结构的弊病,主要不在于小企业多,而在于“散”。众多的中小企业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相互之间过度竞争,产生了过高的竞争费用。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中小企业目前最缺乏的是团队精神。企业重组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企业变大的问题,而是要克服散,解决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间的合作问题。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与大企业集团形式专业化分工的协作关系,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联结。只要形成企业团队,中国中小企业居多的企业结构同样可能产生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组织企业团队应该成为当前企业重组的重要方面。与并购方式的企业重组相比,这种类型的重组成本可能会更低。

6、利用外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1 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在过去二十年的经济增长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江苏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引人瞩目,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江苏更是离不开经济的国际化。加快形成国际化的大贸易、大市场、大循环对外经贸格局,是把江苏经济国际化推上更高层次的要求和保证。

虽然进入江苏的外资有相当部分质量较高,但从总体上说江苏已有的利用外资还是数量型的。尽管外资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江苏经济的效率,但从总体上说,对江苏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还是在数量增长上。从转变增长方式考虑,利用外资的主要目标应该逐步地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数量转向拉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这本身又要求利用外资由数量型转向效益型。

模型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可以带来当年GDP增长0.3255%。即以1997年为例,江苏当年外国直接投资增长8.5%,由此带来的GDP增长为2.8个百分点,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3%。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可以带来0.508个百分点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如果用外国直接投资率(即FDI/GDP)来检验,那么,模型显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外国直接投资率,可以带来1.37个百分点的经济效率提高。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江苏经济国际化已由贸易导向逐步转向资本导向,大规模的外资流入推动了江苏对外贸易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6年的4.32%增加到1998年的59.23%,其中出口占30.5%,进口占28.3%。1998年江苏外资企业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已占到出口的98%以上,其中机电产品份额达到47.2%,明显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的出口金额占到了79.3%。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江苏对外贸易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

6.2 利用外资的结构性优化

引进和利用外资由数量转向质量效益型,最为重要的是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

对利用外资方式的结构性分析表明,江苏的在投资方式上偏重直接投资,而间接投资的比重较小,特别是如何利用股份融资等手段上还不够充分。利用外商间接投资有两个明显优势:第一,利用间接投资可以以我为主,直接为我所用,因此我们可选择一些重要的大项目利用外资;第二,在直接投资场合,外商对合作和合资的对象选择性特别强,因此许多大型企业难以直接利用外资。而在间接投资场合,许多大型企业可能找到利用外资的机会。因此,间接利用外资可以成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重要途径。

从外资来源地结构看,尽管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后,江苏实行了多元化引资战略,但从总体上看,来自北美、欧洲等地的外资还很有限。随着江苏经济对外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逐步实现外资来源地结构多元化,将成为江苏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

从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看,江苏外国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够合理。外商投资的大部分集中在苏南地区。1998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的63.96%没在苏南,苏中地区为35.58%,而苏北地区仅为8.8%。江苏外商投资企业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无疑将加剧省内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从而为全省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改善苏中、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外资向这二个地区延伸,不仅对苏北、苏中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江苏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规模分析,江苏外商投资企业的项目总数不断扩大,但项目的平均规模不大。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利用外资的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进驻江苏的项目增多,从而提升了外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到1998年外资企业的平均规模达到377.48万美元,比1994年扩大了4倍,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也处于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外资规模的主要途径是大胆引进和积极引导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来我省投资,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方式,并进入其国际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从而提高我省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而推进我省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外资的产业分布看,江苏利用外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到1997年底,全省纺织、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实有外商企业4151家,排列各行业之首。而石油化工行业1562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145家,分别位居第2、3位。针对江苏以生产型项目为主,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的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重要方面是,扩大外商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尤其是鼓励外商在主要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仍然是江苏下一阶段引进外商的重点。这对提升江苏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江苏工业的技术装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

7、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企业家推动

7.1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家

体制与增长方式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家的作用。许多事实表明,一些企业转向股份制后,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提高,原因主要在于,在这些股份制企业中,企业家没有进入法人治理结构。

培养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且,大批企业家的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缺陷。一方面企业家的作用可以减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企业家的作用可以降低和节省市场的交易费用,从而提高市场调节的效率。因此,只有造就大批企业家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要用企业家的标准评价经营者,将市场开拓作为首要的标准,以企业的市场经营成果来检验经营者是否成为企业家。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敢冒风险、勇于开拓、善于经营的经营管理者才是企业家。

企业法人是一种经营组织,但其核心是企业经营者,即作为法人代表的董事长和主持企业日常经营的经理,他们是企业法人责任和权利的人格化。很显然,这种现代企业制度运行需要一代组织型、管理型、智能型的专家成为企业经营者,需要这些经营者成为开拓市场的企业家,成为人格化的“资本”,需要这些企业家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

改革到现在自主权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现在的问题倒是经营者有了自主权后出现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根据内部人控制理论,在企业公司化过程中,经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控制权。内部人掌握着相当大部分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利用权力谋取内部人利益,侵害所有者的利益,便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制度安排上解决经营者在位期间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如何在制度安排上克服内部人控制问题。

在江苏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是乡镇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得率先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因而涌现出一批乡镇企业家。现在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后不少当年的乡镇企业家落马。这反映了乡镇经营者的先天不足:缺少企业家应有的现代文化和意识。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其基本要求是由土生土长单凭经验型的企业家转向明显全国和国际市场的知识型企业家。

当前企业家制度建设目标: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使企业家进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控制内部人控制的制度,保障出资者权益;建立克服经营者腐败的制度。

7.2 企业家成长的激励机制

企业家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家的利益是相对独立的,既不完全等同于企业利益,也不完全等同于国家利益,因此需要根据其相对独立的利益追求,设计企业家成长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家,还是追求事业成就的企业家都应得到承认和鼓励。国家要在体制上、政策上保障企业家的追求。对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家,企业经营成功,就必须在收入分配政策上给予兑现,对追求事业成就的企业家,企业经营成功,就必须在荣誉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当然两者不能绝然不开。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得到物质利益上的激励,也要得到精神上的激励,其相对独立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障。当然,企业家成长的激励机制包含其承担风险的机制,这就是真正打破只能上不能下的“铁交椅”。企业经营失败,企业家就得承担负亏、下台乃至身败名裂的风险。这也是激励企业家成长的重要机制。

关于经营者的股权问题。对企业家的利益刺激不能仅仅限于收入分配利益刺激,还应考虑产权利益刺激。不仅要考虑经营者持有企业部分股权,还应该允许经营者持大股。只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企业家成长的激励机制,并在改革中造就促使其成长的外部环境,企业家便可大量涌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有了微观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