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曹艳

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曹艳

曹 艳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二九一农场小学 155923

摘要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需要保证学生的学业水平,也需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质量。

关键词 教育 心理 教学 作用

一、前言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需要保证学生的学业水平,也需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质量。

二、教育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一)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间较长,不仅能够对人类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也能够对处在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在很多教学机构都已经成立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机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另外,我国学生面临着较为繁重的学业负担,如果心理状态不能得到科学的调节,将会导致学生难以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当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我国社会的很多层面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此,将教育心理学更大程度上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具备科学的引导,以便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具备较高水平的判断能力,自觉屏蔽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保持健康成长。学生在成长阶段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因此,学生需要不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科学的运用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大程度上感受到教育心理学的亲切感,使学生能够愿意加入到心理教育活动当中,并获得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心里学的正确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业成绩。另外,教育心理学的运用还能够使教师拉近同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同教师进行交流,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劣势,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2]。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保持对学业活动的充分信心和认同感,学生才能够在强烈的心理因素驱使下保持对学习活动的重视和热情,因此,将教育心理学科学的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的调整,使学生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热情,提升自主学习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一)坚持学生为中心

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念对教学活动实施调整,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学生必须通过自主的潜能开发实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而这种心理健康机制的完善,只能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索进行实现,教师并不能在此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3]。因此,将教育心理学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单纯的要求心理指导教师讲教育心理学的理念进行强行贯彻,而是要以引导作为主要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的认同,并在进行心理因素调节的过程中保持充分的主动性。实施心理教育的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任何课程细节的设计和教学理念,都要严格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贯彻,使学生能够得到科学的心理培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对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方案进行研究,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以便能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正面引导

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喜欢单一的教学形式,也很难在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下进行心理健康质量的提高,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者,必须严格按照教育心理学的指导要求,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鼓励。学生虽然处于叛逆心较强的阶段,但是,学生毕竟具备较强的荣辱意识,只要教师能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正规学习方案进行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的叛逆心理对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质量构成影响。教师在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要避免对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直接批评,要使用委婉的批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受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另外,教师要尽可能多向学生进行正面心理暗示,使学生心理当中阳光的一面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负面心理因素的减弱,使学生对教育心理学长时间保持高度认同。

(三)巧用心里暗示

心理暗示是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方式,也是实施教育心理学的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的方法,教师要加强对心理暗示方法的学习,以便在进行教育心理学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进行学生心里的疏导。要秉承平等教学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学生进行等级的划分,使学生可以在相同的高度上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转变进行教学风格的调整,使学生可以根据心里暗示提升对学习活动的信心,以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提升对教育心理学作用的认同。

四、结论

教育心理学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学科,深入的分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就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方案进行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质量。

论文作者:曹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曹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