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论文_金美丽

中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论文_金美丽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312000)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呢?语言区域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是教师根据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环境,投放有效的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操作摆弄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语言的一种活动。在幼儿园只有创设出幼儿想说、敢说、有话可说的语言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新颖丰富、操作性强、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的语言材料,才能激发幼儿自主性的探索学习,使语言能力获得激发和提高。

关键词:多样 主题 兴趣 层次 调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区是发展幼儿语言的优化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语言区活动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主动进语言区的孩子寥寥无几,他们不想说,不喜欢说,甚至在打闹,图书散落一地……渐渐的,在其他区角的吸引下,语言区变得“门可罗雀”,幼儿到语言区去的次数越来越少。

一、投放材料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化

1.图书、图片。

语言区最基本的投放材料即图书、图片,能够通过幼儿自由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在投放图书时可将图书分为童话、儿歌、社会、自然科学等几大类,供幼儿更加明确地选择。

此外,我们还鼓励幼儿把家里的图书带到幼儿园一起分享,让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的图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将图片变成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2.表演材料的投放。

语言区域材料必须新颖丰富,才能够吸引幼儿,如手偶、指偶、头饰等。幼儿特别喜欢这些材料,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能自编自导地进行表演,可以根据故事表演,也可以自由发挥任意安排剧情。

3.创设“小舞台”“小剧场”,投放“录音机”“自制电视机”。

创设小舞台,幼儿可以在表演活动中主动积极地与语言和非语言材料相互作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室合适的一角设计“小舞台”或小剧场,投放服装道具、头饰、面具、木偶等表演材料,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演活动,也可根据主题活动。

二、充分结合主题,投放相应的语言材料

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国娃》时,在语言区为幼儿提供古代四大发明图片,引导幼儿讲述;提供《月亮船》等相关故事图片,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和创编;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我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汉字的演变史”等图文,让幼儿进行观察、配对学习。

在阅读区结合主题有目的地投放一些色彩鲜艳、文字少、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如主题活动《开心一刻》。幼儿收集了不同的漫画、笑话书籍和图片,当把这些图书、图片投入到区域中时,幼儿马上对其产生了兴趣,不仅区域活动时喜欢阅读,连晨间活动、离园前也很想翻阅,这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漫画的认识、了解,也进一步地提高了幼儿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根据幼儿兴趣选择投放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当充满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操作材料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投放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

材料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如“小相册”。我们让幼儿收集自己平时生活中的各类照片,做成“小相册”“开心一刻”等,因为这时他们经历过的事情,除了有自己的照片也有熟悉的小伙伴的照片,孩子们比较感兴趣,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想说,愿意拿来看并讲述,并通过提问“说说谁为你拍的”“你和谁一起去的”“这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好玩的”等,鼓励讲各种经历,如去哪儿玩了等,通过提问和启发孩子思考,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投放材料应具有操作性强、趣味性的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通过操作材料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使幼儿语言区域活动中不感到乏味。

如故事拼图,我们班的幼儿把操作材料先进行拼图,在拼图后再进行图片讲述或故事创编,动静结合,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符合幼儿好奇、好动手的心理特点,既锻炼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

四、投放材料应具有层次性

《指南》指出:“应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不同,因此我们在语言区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例如投放材料“看图讲述图片”。图片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选择单幅图片,多幅的图片即排图讲述,几张内容相关,情节相连的图片经过孩子们的一番摆弄,可以变成多个不同的故事,这些难易不同的图片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推理能力。

我们在材料的设计和提供上应根据不同水平幼儿发展的需要,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尽可能地促进了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五、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调整、更新材料

语言区域材料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如像手偶、指偶、头饰一类的材料也是需要不断丰富的,每隔一段时间,向孩子们介绍来了哪几位新成员,孩子们会感到无比新奇,相同的游戏就不会因为玩过了而不再感兴趣。看图造句、图片也不能总是一成不变,这样幼儿的兴趣会逐渐减少,应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定时更换新的图片内容,又如幼儿自带的图书,可以3—4周更换一本,图书破损度减小,幼儿给同伴讲述的兴趣却不会降低。在区域活动中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也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总之,语言区域材料的投放,需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及时有效的观察、发现他们在活动中的情况,并及时、适时调整,使投放材料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提高材料的有效性,让幼儿乐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主动探索性学习,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S].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金美丽(1982年1月—),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学历,职称为一级教师,现工作或学习单位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小班化教学。

论文作者:金美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中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论文_金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