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的分析论文_李宇波

浏阳市集里医院 湖南浏阳 410300

【摘 要】目的:讨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7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等方面,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其死亡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临床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指非创伤性颅内出血。发病人群多集中在老年男性患者,其主要病因为情绪激动或者有高血压病史。该病在发病时无任何征兆,会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常常在几分钟就能达到病情的高峰期[1]。病情较轻的患者会出现局灶性的癫痫及偏瘫,严重的患者直接会出现昏迷的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逐渐应用,其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也逐渐应用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所以为了研究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7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7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37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7至79岁,平均年龄(51.2±3.1)岁,出血位置为颞叶的患者14例,位于基底节的患者为11例,丘脑的为12例;对照组患者为37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9至78岁,平均年龄(53.2±3.1)岁,出血位置为颞叶的患者13例,位于基底节的患者为10例,丘脑的为1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为重症患者[2]。(2)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疼痛等临床症状。(3)所有患者均经CT、MRI等临床影像学确诊。(4)所有患者均同以本次研究。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予以CT进行定位,确定血肿的穿刺点

1.3.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在全麻的状态下进行手术,采用扩大翼点的方式进行开颅,切口长度约为4cm,并实施颅骨钻孔,随后进行穿刺,再切开患者的脑皮质,将血肿中心暴露,使用注射器将患者脑部的淤血进行清理,随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岁血肿位置反复冲洗,针对于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则现采用电灼止血,清理血肿后,用明胶海绵粘贴血肿位置,注入尿激酶,浓度为3万U,以及0.5g的地塞米松,最后观察患者的情况,无异常后完成后蜀,术后进行3h左右的开放引流。

1.3.2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采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患者血肿中心位置进行穿刺,注意避开重要功能去以及相关血管,随后进行穿刺,逐渐进入血肿中心位置,进入后开始对血肿进行引流,开始的引流量不宜过多,40%左右即可,随后利用血肿粉碎器进行冲洗,直至冲洗液清澈为止,接着注入尿激酶,关闭引流管,2h后在实施开放引流,5h重复1次,在抽出过程中,如果患者流出新鲜的血压,应及时的停止抽吸,用肾上腺素和并盐水进行止血,稳定后在实施引流[3]。

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严密的观察患者的情况,术后应予以其抗感染治疗,防止患者出现感染,并实施对症治疗。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

1.5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0级伤残。

有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0%以上,90%以下,属于1~3级伤残。

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5%以上。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研究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的表示,采用 X 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37%,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59%,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损伤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严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开颅手术,虽然可以有效的起到减压效果,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暴露患者的病变位置,很容易出现感染的现象,其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的损伤较大。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逐渐应用,其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也逐渐应用于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该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较小,并且在CT显示下可以直接对血肿位置进行穿刺,加速对患者的治疗,使患者可以更快的接触血肿的压迫,同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影响,采用尿激酶还能加速对血肿的清除,另外,该治疗方式由于是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降低了由于长时间暴露而发生感染的情况,具有安全、起效快等特点,因此其治疗效果要明显的高于传统的开颅手术[4]。通过本文研究的结果也能得出,使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张小军,罗湘辉,何佳宏[5]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其死亡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华清,黎志洲.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28 -3529.

[2] 张 忠 .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J ] .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 (8):706—708.

[3] 焦玲,裴桃枝 . 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8 (2):109-110.

[4] 王 胜 .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 J ] .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191.

[5] 张小军,罗湘辉,何佳宏 .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 J ] .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 (32):48—49.

论文作者:李宇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的分析论文_李宇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