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初探论文_杨洲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初探论文_杨洲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芦乡小芦小学 730618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将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又有推理、演绎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因此,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枯为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了声、电、光等现代技术,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那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望。

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低年级段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但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而且效率低,学生遗忘也快。如教学“笑”字,传统教学只告诉学生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夭”。我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笑”字教学,先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一”,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丿”和“乀”,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奇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学生开怀大笑。在艺术的感染、熏陶、启迪下,他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时空,化难为易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还可以凭借现代技术向学生提供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大大缩短了教学进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词句的理解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用多媒体,就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既不知词语何意,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资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断,并设计制作成慢放过程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对面对地游过去;“追上去”就是从后面撵上去;“游过去”就是从周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他们理解了在这三个句子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从而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口语交际、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开国大典》是四年级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此场景距今已有50多年了,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其语言文字也是十分抽象肃穆的,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故此一开课,我们可以以录像为载体重现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把学生带入到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化远为近,使学生情、文本情、作者情产生共鸣,为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

三、利用多媒体适宜引导,突破重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通过观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再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描绘的是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语言锤炼,文质优美。尤其“原野热闹非凡”一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本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课文找出具体描写“热闹非凡”的句子。学生通过读-想-划-议的自主学习,划出了“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但是,“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不能划出来,因为同学们没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所以对这热闹的情景只停留在事物表面上的认识,较难体会出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引导学生观看“那成片豆荚、高粱成熟时发出的声响,人们在田地里欢快的收割”的场面。这样学生马上把人们高涨的情绪意识到了,解决了学生一开始难以体会到的热烈情绪。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蓬勃兴起,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另外,它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今后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论文作者:杨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初探论文_杨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