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_周之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_周之

南开大学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的不断改革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银行业的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银行更加重视资本和价值的管理,强调资本和资产的优化配置…几个月前美国《财富》杂志上发布了关于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以805.01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跻身中国五大行之首位居第77位。以理论为依托,本文选取工商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通过业务流程、制度要求与理论原理的对比,分析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概括、梳理和分析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最后借鉴国外的风险管理方式给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中间业务;信贷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上仅限于存贷款业务,金融行业中竞争对手有限,加上法律制度对银行监管约束的同时限制不同种类信贷机构业务经营范围,将商业银行的风险降到基本可控的范围内,银行的风险管理需求显得萧瑟。

20世纪70至80年代,银行业发生了第一次影响深远、全面而剧烈的变革,使得风险管理在变革中迅速膨胀起来。促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日益膨胀的因素中,以下三点的推动作用极为明显。

1.1.伴随金融改革步伐加快的金融管制的松懈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浮动汇率长期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无疑给利率的剧烈波动找了好借口,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开始寻求其他融资方式,股票债券筹资方式逐渐被采纳,金融产品也日趋增加,然而金融监管的步伐却远落后于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过时的监管制度与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开始相背离,监管当局不能像过去那样利用分业管理制度来控制银行风险行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没有了根本的保障,风险管理制度的缺口逐渐被放大。

1.2.同行之间竞争加剧,涉足新的业务领域面临新类型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与服务的频繁更新,促使商业银行开始积极的探索新的市场发展机会,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步转型为新型的金融服务机构,同业间开始了创新产品下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其中隐藏的各种风险被市场变动的幅度和方向的随机性凸显出来,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难题。

1.3.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需品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活动的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及其他经营单位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负债经营,这一经营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即是一种具有内在风险的特殊企业。一大笔信贷资产的失误,常常会引发商业银行资金周转困难,流动性差的资产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会引发公众挤兑现象,长期资产的不确定,使得预期管理根本没有可靠的保证…渐渐的商业银行认识到风险的破坏性,风险管理逐渐被重视,风险控制能力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核心竞争力。

2.工商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的现状与不足

1984年至今,工商银行走过了从国有专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到今天已发展成国际公众持股企业的辉煌历程。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探索与实践,现今工行已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拥有国内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和同业领先的风险信息系统,基本形成了具有工行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2.1.风险管理系统总体来说已全面高效的开展起来

2011下半年,由中国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全球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在该行成功投产运行。这一系统是国内首个由中资银行自主研发并成功投产的全球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开创了国内商业银行同类系统建设的先河,标志着工商银行在市场风险量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经过多年努力,工行已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国内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同业领先的风险信息系统,基本形成了具有工行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控体系中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面性的风险管理已经渗透到业务经营的各个部门。

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流程非常复杂,工行能够将风险管理全面且有效开展开,实属不易,但周密而详尽的风险管理系统的每个步骤都是一笔成本开支,面面具到的优势实际看来并非最优之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部门风险的控制重点有所不同,市场风险大多集中于交易部门,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发生在信贷和决策部门,有重点的风险管理,对于部门非重点的风险关注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和传染性,将不确定性降到最低,是成本控制与风险有效管理两手抓的另一方式。

2.2.规范存款业务的工作环节,重点特殊存款业务实行经人授权、双人办理、制约核对制度防范存款风险

为防范存款业务的风险,工行根据存款业务风险防范的要求,对单位定期存款账户开立﹑单位定期存款支取﹑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开户﹑个人定期存单大额支取及提前支取﹑个人客户身份资料采集补录工作等工作环节上本着真实﹑有效﹑完整的原则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操作制度制定,针对特殊重点的存款业务做到经人授权、双人办理、制约核对,有效的防止了存款业务的操作与道德风险。

存款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最好是放在事前,利率变化迅速,难以在变动过程中进行控制,而当利率出现不利波动时,经济价值的损失已经产生。流动性是整个银行的生命线,在商业银行全部存款中,核心存款的稳定性较高,可以被运用于流动性较差、盈利性较强的资产中,而波动存款较不稳定,必须要为之提供足够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作为准备。

二、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

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的目的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要通过管理创新建立起更加主动承担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满意的服务型企业,建立起效率高、效益好和内控严密的经营型企业。

(一)管理创新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辩证统一。科学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科学管理就无从谈起以人为本,也就根本做不到以人为本,同时科学管理又是为了更好地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为了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员工与商业银行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和科学管理的有机统一,努力塑造全体员工认可的共同理想、信念、愿景和价值观,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努力营造理解人、关心人、服务人、尊重人和成就人的团队精神和优秀人文环境。

(二)通过管理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激励约束机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吸引、留住、激励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合理的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科学管理、健康运行的保障。在激励方面,要实行全员全面绩效管理制度,使薪酬福利分配向优秀员工和关键岗位倾斜,加大岗位、贡献、绩效在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在约束方面,要建立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员工绩效评价系统,建立覆盖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目标体系,明确相应岗位的主要业绩量化指标、工作职责与权利义务,制定规范合理、科学灵活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工作岗位的员工考核指标体系。

(三)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的阻碍因素

1.观念因素。商业银行的主体构成是员工,员工的观念影响着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主导着员工的行为。守旧思想的存在制约了创新,创新观念的缺乏也制约着创新,对创新重要性和意义认识的不足,成为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

2.素质因素。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进行先期的高素质的人才储备,没有知识的储备,就无法对商业银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创新,甚至在创新中可能造成管理体制的扭曲。

3.利益因素。管理创新必然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这种调整和再分配可能会使某些人失去既得利益,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利益损失方的阻碍,影响管理创新的开展。

4.心理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的每个员工对新事物、新观点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管理创新一般会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对风险认识的不客观,使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员工不乐于接受创新,甚至抵制创新。

5.文化因素。文化的影响来自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就企业文化而言,原有的、传统的企业理念、制度、传统和习惯等都影响着管理创新的开展。就社会文化而言,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传统等都将直接作用于管理创新的全过程,有可能阻碍管理创新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贞,肖庆业.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老区建设,2008:19-20.

[2]申维娜,孟彦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析.当代经济,2009.2:86-87.

[3]李旭东.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原因探究.金融保险,2009

论文作者:周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_周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