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点论文_洪海都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点论文_洪海都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病情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治疗要点。结果:老年患者在患病率、严重程度、临床症状、治疗等多发面均有一定差异。结论: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患病率高、病情更严重、并发症多且治疗更复杂。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征

引言

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西方国家发病率约为7.5%~14.8%,虽然我国GERD总体发病率低且病情较西方国家较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群的GERD发病率亦有明显上升,成为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和健康的不容忽视的疾病之一。老年人由于食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GERD的临床表现与非老年人群有一定差异,同时,治疗策略亦需做出相应的变化。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5年4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5岁的患者分为对比组,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下: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占28例,女性占12例,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为(79.5±4.5)岁;在对比组患者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15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为(41.5±5.5)岁。所有患者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均无其他的疾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检查患者食管炎的程度;其次根据GERD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分析,典型反流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1)患者出现烧心以及反酸现象;(2)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等现象;(3)患者出现烧灼感等现象。而食管外症状主要包括以下表现:(1)患者咽部感觉有异物感;(2)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3)患者出现夜间哮喘的现象;(4)患者出现咳嗽的现象。GERD症状轻重程度主要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当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得不明显则表示为1分,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得相对比较明显,则表示为2分,当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得相对比较明显,并且影响到了生活,则表示为3分,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得相当明显,同时还需要偶尔进行服药的情况下,则表示为4分,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得相当明显,并且严重影响到了生活,需要长期进行服药的时候,则表示为5分。

1.3统计学方法

在对此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主要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量资料(x(-)±s)表示,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就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食管炎的检查结果比较

经过检查后,研究组中总共有10例患者伴有食管炎,占(25%),轻度食管炎的患者有6例,占(15%),重度食管炎的患者有4例,占(10%);对比组中总共有12例患者伴有食管炎,占(30%),轻度食管炎的患者有11例,占(27.5%)重度食管炎的患者有1例,占(2.5%),从两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研究组与对比组的总食管炎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的重度食管炎患者占的比例相对比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临床症状的发生率以及评分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为(11.5±2.0)分,对比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为(14.7±4.5)分,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看出研究组患者典型反流症状的发生率比对比组低。

研究组中咽部异物感的患者有10例,占(25%),声音嘶哑的患者有6例,占(15%),呼吸困难的患者有4例,占(10%),夜间哮喘5,占(12.5%),夜间咳嗽的患者有15例,占(37.5%);对比组中咽部异物感的患者有7例,占(17.5%),声音嘶哑的患者有4例,占(10%),呼吸困难的患者有2例,占(5%),夜间哮喘2,占(5%),夜间咳嗽的患者有10例,占(2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知研究组患者的食管外症状发生率比对比组患者高。

3讨论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食管粘膜修复功能比青年人差,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该部位的下血管壁比较细,而且也比较厚,血流也会相应的减少,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老年人的营养和屏障功能。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典型反流症状的发生率比对比组的低,但是食管外症状发生率比对比组患者的高,同时研究组重度食管炎发生率也比对比组的高,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应当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误诊的情况,从而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冯红.胃食管反流病103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5,10(2):120-123.

[2]巩艳春.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11(12):128-130.

[3]乔远贵,陈灼,王彦,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1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4,2(8):220-223.

[4]梁予峰.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2):85-86.

[5]史燕妹,赵公芳.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的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9(36):83-85.

[6]张弓羽,张振玉.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9(1):94-98.

[7]张澍田.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J].北京中医药,2013,10(7):35-38.

[8]涂蕾,侯晓华.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5(7):67-70.

论文作者:洪海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  ;  ;  ;  ;  ;  ;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点论文_洪海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