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论文_潘焰娇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论文_潘焰娇

广东省广州市凌塘小学 510700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就是通过比较、分析以及判断推理等思考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数学学习,更是让学生把思维带入生活实践,活学活用,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思维、概括分析能力以及敢于质疑、敢于发言等有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思维也有更深的要求。数学逻辑思维作为教学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能极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更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就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探讨。

一、几种常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

1. 比较与分类法

比较是用于确定研究对象的不同点或相同点的方法,而分类则是加工整理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所以,比较是人类展开思维与想象的基本点,也唯独有了比较才会有鉴别,而比较与分类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过程中。

2. 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和演绎法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推理方法,推理归纳都是由特殊或者个别数学知识所逐步演变而来。例如,在数学的加法交换律中,教师通过演示两个加数之间互换位置,并且相加之和不变,使用该例子就能有效地将结论总结出来。

3. 抽象与概括法

抽象是从众多客观事物当中把非本质和个别的属性摈弃,提取本质与共同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一本质属性的物体综合成一个整体。比如,总共50道20以内的减法题,在初学的过程中都是依靠记忆或背诵来完成减法运算,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为学生一一概括相应的运算规律,那么学生就可以快速掌握减法上的运算技巧。

4.分析与综合法

分析方法是指把要研究对象恰当地分类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对各个研究的对象分别实施研究,从而获得本质上的认识。综合方法指的是把已经认识的对象全部联系起来,并且对此进行必要的研究,从对象的整体对对象的本质加以了解与掌握。例如,教会学生认识五个数字,小学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把五个苹果分别放到两个盘子里,从而获得四种具体的方法,即1 和 4、4 和 1、2 和 3 以及 3 和 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实施途径

1. 情境教学,培养兴趣。新课标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情境教学是学生喜爱方式。在老师设定的情境中,从引出问题到问题讨论,学生亲身经历并认真思考,能很好地培养脑力思维,还会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情境的设置既可以培养兴趣, 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直观教学,加深切身感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将抽象观念引入学生的思维训练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等方式来促进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充分利用三角板教具来让学生感受理解;在教学有关重量相关章节时,以 50 克为例,准备 50 克盐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重量。

3. 将数学带进生活,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动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如在学习距离单位时,小学生常常对厘米、分米、米等单位混淆或模糊,教师可以就相关问题结合生活让学生动手测量。可以布置作业:每个学生都动手测量一下语文课本、家里的餐桌以及电视机的长和宽。学生自己动手了解具体事物的长度,更助于他们理解各种距离单位的差别,也让他们对生活中的物品有更深的数学思维理解,把知识带入生活。

三、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步骤

1. 注重问题的引出

数学思维是由问题引发,数学知识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在教师指导下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出问题,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归纳演绎、比较对照、抽象概括、综合及分析等一系列有效的逻辑思维培养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根据学生特点,引导从问题出发寻找不同的解答方式,根据学生特点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中的教学内容中质数、合数等都需要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演示或者实际操作,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虽然游戏只是学习中的小插曲,但是在讲解有关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时还是存在一定的作用。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那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3. 使用正确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教师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一节数学课都形象生动有趣地开展。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自主地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探究新知识,从中再寻找正确的答案。

4. 恰当地设计练习题的难度。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作业,解答习题不但能够巩固知识,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而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答案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乐于思考,卓有成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良好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将会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教育者应必备的技能。

论文作者:潘焰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论文_潘焰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