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穴刺血治疗眼科青光眼的临床操作运用论文_杨岑岑

中医耳穴刺血治疗眼科青光眼的临床操作运用论文_杨岑岑

南京市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210009

摘要:青光眼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却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青光眼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病理性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视功能渐进性损害,因此降低眼压,减轻视神经损害,保护视功能是青光眼治疗的最终目的。耳穴刺血疗法是耳穴疗法中的重要疗法之一。它与体穴刺络放血疗法同出一理,同属于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其具有操作简便、良效、安全、经济等优点。对许多常见病证和部分疑难杂症确有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青光眼;针灸;耳穴;刺血疗法

耳穴及耳尖点刺放血的临床应用

部分研究表明[1],中医针刺能疏通经络通调气血、增强机体机能,明显降低眼 压且无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另有研究进一步 表明[2],针刺能明显改善眼内房水的排出,直接影响房水生成率,从而降低眼压。还有研究提示针刺对睫状血管(睫状体处)具有较大的调节作用[3,4]。针刺作为药物或手术的补充治疗方法,已逐渐为一些患者所接受。王民集等[5]为了探讨耳尖穴点刺放血降低眼压的机理及对房水流畅系数影响,测量了70例患者不同时段(耳尖穴点刺前、点刺放血后1小时及点刺放后2小时)同侧眼房水的流畅系数(C值),并将点刺后1小时的和2小时的房水流畅系数平均值与针刺前房水流畅系数平均值比较对照,70例患者中有62例房水流畅系数有所改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耳尖穴放血对青光眼患者 房水流畅系数有改善,并能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对视力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张邓民[6]采用三棱针点刺耳尖穴放血,每次3 ~ 5 滴,治疗 96例青光眼患者,其中92例眼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陈陆泉[7]针刺治疗新血管性青光眼1例,辨证属气滞血瘀、郁火上炎。治疗处方:先耳尖穴放血,后针刺风池(右侧)、百会、四神聪、睛明、阳白(透鱼腰)、太阳、四白、合谷、三阴交、太冲,留针30分钟后目痛头痛减轻,继而背部心、肝、胆俞拔罐,并于耳穴埋豆。治疗2个月后眼压基本控制。

常用耳穴刺血方法及其操作

1 常用针具及用品

(1)刺血针具:注射针头、三棱刺血针、一次性采血针、尖手术刀片及其它代用品。

(2)其它用品:酒精棉球、镊子或血管钳、消毒干棉球等。

2 刺血部位

常用的有耳尖、肝阳、上屏尖、肾上腺、肺、扁桃体、轮1、轮2、轮3、轮4、耳背沟(降压沟)耳背静脉、相应部位等,其它耳穴也可以进行刺血治疗。

但最为常用的为耳尖穴,因耳尖穴具有便于操作、敏感等特点,且能够发挥出所有刺血疗法的功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常用来替代其它耳穴放血治疗。

3 操作方法(以耳尖穴为例)

(1)按摩耳尖部使其充血,常规消毒皮肤。

(2)左手拇、食指夹捏、固定耳郭上端,右手持针,对准耳尖穴迅速点刺,针尖刺入约 1-3 毫米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以双手拇、食指轻挤针眼四周,使之出血如豆大,以棉球吸去,如此反复放血数滴。

(4)每次放血量视病情及体质情况而定。一般 3-5滴为少量,6-8滴为中量,10滴以上为多量,最多可放1-2毫升。

(5)放血完毕,如还在出血,可放置少许干棉球或压迫止血片刻。

(6)一般隔日或每日治疗一次,慢性病可每周 2-3 次,急性症状可一日二次,一般取单耳,两耳交替,也可取双耳同时治疗。

4 注意事项

(1)天气寒冷时,术前须局部按摩片刻,便于出血。

(2)注意无菌操作,以免皮肤感染。刺血针具应做到一人一针,重复使用时应严格消毒,最好用一次性采血针。

(3)各种出血性疾病、烈性传染病不宜采用。

(4)勤练操作手法,尽量作到动作轻、快、稳、准、以减少疼痛和不必要的损伤。

耳穴刺血疗法的特点

(1)损伤极小、痛苦小、安全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2)放血量微、经济实惠。

(3)操作简便、极易掌握运用和推广。

(4)显效快,一些急性症状常出现即时效果。

(5)适用范围广,具有一法多病,一穴多病的特点。

讨论与体会

针灸耳穴刺学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青光眼的治疗上有一定疗效。针刺具有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改善视野,减轻视网膜损伤,保护视神经,改善眼部供血等作用。青光眼患者多出现眼痛、头胀,主要是由于眼部气血壅滞,因而针刺治疗以疏通气血、宣泄壅滞、清利头目为目的,针对青光眼“肝经阴阳失调,气郁化火,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气滞血瘀,神水瘀积”的病机理论,所以目前治疗又多以清泄肝火、平肝熄风、理气通络、活血利水为主。现代医学对于青光眼的治疗,偏重于药物降眼压,但药物降眼压有一定的副作用,也不能及时起到降眼压的作用,放血疗法作为降眼压治疗的辅助疗法,可祛除经脉中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壅阻;经脉畅通,眼压下降,疼痛即止。有关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放血疗法可改善血液循环障碍,止痛,抗过敏和止痒,调控机体温度,退热,保护组织再生等[8]。实践证明,耳穴刺血疗法适应症广、简便经济、极具特点,耳穴刺血疗法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并在减轻日趋沉重的医疗费用、减少日益突出的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等方面充分显示出其独特的自然疗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周颖芳等.针灸疗法控制或降低青光眼性高眼压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4(3):165-167

[2]张海翔等.量化针刺手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F值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8):439-441

[3]周文新等.原发性青光眼针刺前后眼血流图的变化[J].上海针灸杂志,1989,8(1):8-9

[4]夏勇,周文新,何金森.针刺对家兔眼血流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24-25

[5]王民集等.耳尖穴点刺放血对青光眼房水流畅系数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2):107-108

[6]张邓民.耳尖穴点刺放血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影响的研究[ J].中医研究,1995,8(3):44-46

[7]陈陆泉.针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8):470

[8]王峥.中国刺血疗法大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05

论文作者:杨岑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中医耳穴刺血治疗眼科青光眼的临床操作运用论文_杨岑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