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澹台方芳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 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探究连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结果:观察组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的压力,改善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连续性护理;脑卒中;照顾能力;生活质量

Effect of Continual Nursing Model on Caregiver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Family Caregivers

Tantai Fang Fang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47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model on careg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stroke. Methods: Sixty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aregiving of the two groups of family caregivers were compared. (P <0.05). The total score of family caregivers'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 Conclusion: Continuous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family caregivers, improve the caregiver 's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family caregivers.

[Key words] Continuous care; Stroke; Caregiving; Quality of life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该病是指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破裂或闭塞,造成患者的脑血液循环出现障碍[2]。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家庭协助护理在脑卒中康复阶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为研究对象,分析连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5.42±3.36)岁;疾病类型:出血性脑卒中13例,缺血性脑卒中17例;自理程度:完全瘫痪3例,不能自理5例,部分自理9例,完全自理13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5.68±3.77)岁;疾病类型:出血性脑卒中14例,缺血性脑卒中16例;自理程度:完全瘫痪2例,不能自理6例,部分自理10例,完全自理12例。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自理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每位患者均有一位家庭照顾者;所有患者均可正常交流;家庭照顾者均能协助康复且提供日常照顾;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教会患者患肢的训练方式、健康肢体的摆放方式、药物护理的方式,向患者宣教脑卒中的基础知识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本病的危险性,同时定期开始心理护理的专题讲座,发放脑卒中的健康宣传手册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出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保持密切联系,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以便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强化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导致脑卒中复发的因素。安排护理人员定期经常家访,亲自引导患者肢体功能的训练,如家庭照顾者出现错误护理,给予及时纠正。护理人员耐心与家庭照顾者沟通,给予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指导。并向家庭照顾者列举出治疗成功的案例,有效提高护理的积极性,同时引导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叮嘱患者及其照顾者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减少私自停药的危险。告知家庭照顾者出现疑问应及时联系护理人员,同时护理人员需耐心为其解惑。

1.4 观察指标 以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为标准比较两组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共5个维度,25个条目[3]。总分为50分,计分标准为不困难:0分;困难:1分;非常困难:2分。分数越高则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越低。以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制定的健康调查表SF-36为标准对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等[4],分数高低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比。两组均以出院6个月随访统计结果为依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照顾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对照组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31.45±10.33)分,观察组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42.98±6.10)分,差异显著(t=13.520,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起病急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大部分脑功能障碍恢复在患者发病3个月内,如不及时进行功能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5]。目前脑卒中康复阶段主要来自患者家庭协助,长期的照顾使家庭照顾者失去希望,大部分家庭照顾者反映照顾压力太大[6]。

本研究分析连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连续性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每周进行电话随访,每月安排护理人员定期家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家庭照顾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其负性情绪,向家庭照顾者列举出治疗成功案例,促使家庭照顾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促进家庭照顾者对患者照顾的积极性。对家庭照顾者康复训练错误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并亲自为其示范训练的正确操作方式,同时告知患者及其照顾者私自停药的危险。

综上所述,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家庭照顾者的压力,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亚珍,肖晓玲,张东华,等.基于脑卒中筛查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孝感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信行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6,23(13):67-72.

[2] 田苹.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6(10):1157-1159.

[3] 刘伟,冯军,王芳,等.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05):625-627.

[4] 张秋实,张振香,赵燕利,等.脑卒中连续性照护对患者运动功能及照顾者压力干预效果的系统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641-5643.

[5] 冯军,曹俊杰,徐英,等.连续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276-2277.

[6] 郭英.社区跟进式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6):1304-1306.

论文作者:澹台方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连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澹台方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