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论文

浅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论文

浅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

马云志

(莱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莱州 261400)

[摘 要]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新时代保证社会高品质,绿色发展的前提。发展和保护相互贯通,在经济发展中寻求环境保护的制衡点。新时代下中国更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绿水青山置于金山银山更高的位置,力求还给我们子孙后代一个集聚幸福感和获得感的自然环境。在当下,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土地,林地等资源紧缺,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资源分配,避免资源浪费加剧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的紧缺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必经手段。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

1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发展历程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就是通过空间管控,项目管控和质量管控三个大方面,对国土空间在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寻求供给和需求的制衡,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在宏观层面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就是国家层面上的空间战略引导,制定和规范空间用途标准。中观层面中就是片区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部门对国土空间功能的划分和管控。微观层面上就是落实到某一地块进行项目管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其发源于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最开始的目标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占补平衡。新时代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环境保护也被列入“基本国策”,并且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含义也不仅仅是耕地,也逐渐扩展到其他自然生态空间,管制方式也转变为市场和计划并重。

EIA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2月14日的1周,美国原油库存为4.4146亿桶,较11月中旬减少545.1万桶,其中库欣地区库存为4049.2万桶,较11月中旬增加514.5万桶;汽油库存为2.301亿桶,较11月中旬增加478.8万桶;馏分油库存为1.199亿桶,较11月中旬增加70.9万桶。

2 当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面临的问题

2.1 国土用途总量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新时代为环境保护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但是法律制度和法定规划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与现实问题相冲突。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要秉承着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原则,不仅要落实国土资源的保护机制,更要考虑到土地的功能性和复合性,但是在这一方面目前尚未有切实可行,较为完善的准入机制和管制制度。

2.2 国土空间用途转用机制不到位

现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中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体系相对完善,并且在保护耕地严抓基本农田红线上卓有成效,但是因为林地,草原等自然资源的用途管理制度尚不明确,部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监管力度和管制范围不完善,导致很多重要的自然资源被占用。另外人口紧缺的中国,建筑面积越来越大,在耕地管制制度完善的当下,很多诸如湿地,林地等国土资源被“合理”破坏,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偿,导致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难以进行。

3 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本质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就是利用准入许可和用途变更方面进行严格审批,在对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进行严格的监管,以达到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目的。因此想要构建合理完善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保护为先统筹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目前,诸城市已初步建起榛缘欢乐谷、竹山生态谷、苹果乐园、东方田园、龙门口度假区等20处林园综合体,成功开发了以榛子油、板栗休闲食品为主的30多个林果深加工产品。通过建设林园综合体,延伸精深加工、物流仓储和商务服务产业链条,提升林产品转化率和林业附加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保护为先的原则,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格把控环境保护地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首先应当明确国土空间用于的管制法律依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应当符合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国家和中央政府层面应当做好国土资源的“管家”,从制度层面上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筹结合起来,把握二者之间的制衡点;地方政府应当做好上传下达的任务,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廉政建设,严格禁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纵容行为,切实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企业方面应当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引进新技术保证工程的集约化,绿色化,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对国土资源合理利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在破坏以后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补救。例如,占用耕地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倘若确实无法避免,可以将地表肥沃土壤移植他处重建耕地,保证地表肥沃土壤源不被浪费。

3.2建立健全完善的国土空间总量控制与计划指标管控制度

自然资源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领导,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制度,同时应当指导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证国土空间总量控制在红线以内,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自然资源的专项调查,基础调查和监测工作,完善国土资源总量计划指标管控制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在保持刚性管控的同时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所需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并完善其制度,地方政府更应当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采取差异化和精准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原则不能动摇,基本永久农田,生态保护和城市增长边界三条红线应当进行严格管控,但是在实际的项目过程中应当根据项目实际进行评估考量,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且合理的分析。

3.3 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应当是全域覆盖,全类涉及,全过程参与,应当建立统一的海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平台,坚持分级和分类管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严抓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的同时,优化农村空间规划,点状开发,面状保护,重点实现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保护和发展的相互统一。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进程中应当重视采用行政和经济手段,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空间规划--调查--确权--审批--监督环节层次分明,规划合理,确定出一套统一的技术指标,统一划定山,水,林,田,湖,草国土资源的认定标准,实现监管的统一性。同时多级政府共同协调,健全国家--省市--地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平台规则体系,根据不同的功能目标分区管理,形成一个横纵向职权划分清晰,事权统一的监管平台。

德公公当即发怒:“糊涂至极!什么自焚?什么升仙?一派胡言!你身为他们几个的大哥、远字营营主,老四为人谋害,不思问案报仇,却相信异端邪说,说出如此荒诞不经之言,当真让我心寒失望!”

4 结 语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任重道远,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漏洞,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非常有必要。在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严格坚守保护的底线,但是又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刚性规范的标准之下根据当地实际弹性实施,与时俱进,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杨永波,于书伦,段娟莉.试论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路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3):58-59.

[2]胡昊,詹可胜,鲁莹.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J].国土资源,2019,(05):37-39.

文章编号: 2095-4085( 2019) 11-0177-02

标签:;  ;  ;  ;  

浅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