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大学生叛逆心理的方法_逆反心理论文

克服大学生叛逆心理的方法_逆反心理论文

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逆反心理论文,大学生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严重障碍,如何克服这一障碍,是我们德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传授好基础知识,还要研究处理好学生的思想、心理、言行、服饰、兴趣爱好等来自书本外的内容。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要处理好思想教育工作中“堵”与“导”的辩证关系,适当地采取无意识教育的方法,对克服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独到的功效。

从心理等角度讲,逆反心理即抵触、不顺从的心理活动,本文讲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因为各种因素,致使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教育方向相反的一种心态。

无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隐蔽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教育方法。为什么说无意识教育对克服大学生的逆返心理具有独到的功效呢?

首先,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分析,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立意向、自我意识增强,要求与成人平等相待。但由于教育方法不恰当等原因,使得他们对教师和父母的管理、干涉、监护非常反感,因而常会产生逆反心理。在行为上会表现为竭力摆脱对长辈和教师的依附和盲从地位,个别学生将我行我素当成“潇洒”的表现,不喜欢说教式的方法;看问题片面,情绪偏激,顶撞教育者,处理事情容易做出越轨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形式外露就可能会导致教育的零效应,甚至出现负效应,而采取无意识的教育方法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从无意识教育的本身特点来看,关键是调动其无意注意的心理潜能而达到教育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的目的并往往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而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学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识教育正是用教育者发出的刺激信号来挖掘、利用无意注意潜能的一种方法,从而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也同时决定了无意识教育方法具有教育目的隐蔽、方法间接,具有趣味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淡化教育痕迹,有利于消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避免和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有利于调动被教育者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陶冶,最终达到转化被教育者的目的。

运用无意识教育克服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运用“自己人效应”与被教育者保持同体现。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那么你就必须与对方保持“同体现”的关系,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在对方看来你为他们说话或是为他们好的。这样,就会缩短双方间的心理距离,对方不会感到某种心理压力的存在,在无须戒心。拿一年级学生早恋来说,其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有的就属于“禁果逆反”的产物。什么是“禁果逆反”?已有人分析过这是逆反心理的一种类型,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越是纪律所禁止的东西,越能引起一些人的探究和尝试,从而产生与禁止相悖的意向。对属于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早恋行为采取什么对策呢?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教师在公开的场合进行严厉的批评,从而导致逆反心理的加重,与老师对首干,甚至将早恋关系由隐蔽变为公开,甚至有的会导致更为不良的后果。而运用“自己人效应”来解决这个问题则不然。如有的教师会以与学生交朋友的姿态出现,以闲谈的方式引入话题。肯定初恋是一种美好而健康的情感,符合人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然后再设身处地地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分析早恋的危害和克服的办法。讲清纪律禁止早恋的充足理由。这样做极易引起被教育者与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感到老师与自己是同体的,容易接受教育。

二、依据“进门坎效应”,运用“无屈从压力”的登门坎技术。此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通过试验提出的。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只要注意隐蔽教育目的,就可以运用“无压力屈从”的登门坎技术来纠正逆反心理了。我们可以针对有逆反心理学生的实际情况,先交给他一项小的特别任务或对他提出特殊要求,委托一项小的工作,创立一个良好的个别教育环境。当他完成后,再向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三、艺术感染法。运用艺术形式来消除逆反心理,一是能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直接接触,二是可避免生硬的说教。用艺术美通过美的形象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也就是说艺术美的巨大感召力,不是说教而是感染,不是明理而是抒情隐喻。正因为情感上的潜移默化在艺术教育中居统治地位,因而能使学生在尽情的欣赏中消除逆反心理。如我们曾了解到有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好,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一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优越,就会引起一些学生的反感。如辅之以艺术手段进行教育效果要好一些。如欣赏现实美(包括社会美和自然美),观看颂扬社会主义祖国的影片、图片展览,参加欣赏歌颂祖国的音乐会,游览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等,都可达到陶情养性之功,诱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进而导致振兴中华的行动。

四、环境陶冶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可随客观注意对象的变化和人主观要求不断地转移,随之人们就不断地认识这个或那个事物,从而调节人们活动。据此教育者如注意变换教育环境,转移学生的兴奋点,就可消除逆反心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可包括班级、校园环境,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

五、兴趣化解法。无意注意的源泉之一就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它是大脑皮层对某种刺激所作出的积极兴奋的反应,由于这一兴奋灶的存在,可以使人对其他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受到抑制。根据这一原理,教育者可激发学生新的健康的兴趣,淡化逆反心理所指向的兴奋点。对学生来说,容易引发兴趣的有与学生生活、学习任务相联系的并有直接兴趣和需要的事物,提供新的认识的事物,被期待的事物。教育者要善于了解逆反心理者的兴趣爱好,因人而异以其个体的兴趣为突破口进行引导和教育,起到化解逆反心理的作用。

标签:;  ;  ;  ;  ;  

克服大学生叛逆心理的方法_逆反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