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置标准化分析论文_魏美荣

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置标准化分析论文_魏美荣

陕西城市燃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延川分公司 陕西省延安市 717200

摘要:燃气管线在投入使用后容易受到外力、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事故。标准、科学地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将标准化理念融入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围绕标准化载体、体系、机制分析日常工作中该如何完善应急处理工作,实现管网事故应急处理的标准化与科学化,提升工作人员职业水平。

关键词:燃气管网;应急处置;标准化理论

前言:城镇燃气具有易爆、易燃、有毒的性质,对于燃气管网的应急处理工作应加强重视。燃气管网事故中大部分由第三方外力破坏和管道腐蚀造成,此类事故突发性较强,难以预测和避免,且管网变径多、支管多、阀门多,为事后处理工作带来挑战,因此提升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十分必要。

一、构建标准化应急内容完善机制

结合标准化原则分析内容协同原理、对象、效益,可以构建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理的标准化完善机制,并将其分为两部分:事故应急处理的内容提取与内容流通,以下围绕这两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内容提取。应保证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协同机制,维护应急系统运作权益,在负责人审批的前提下实现内容共享与获取。在内容提取中,共享工作包含非正式与正式两类,正式共享主要借助小组讨论和会议的形式对应急内容完成存储。非正式共享则是安排工作人员随时参与记录,在分析、归纳、总结后再录入并存储数据。第二,内容流通。首先应确定内容协同系统可以保证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理的信息流通工作。其次,对存储的事故资源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开展讨论会或实操演练的形式将内容反馈给有关人员,最后加强资源的流通与转移,提升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二、设置标准化应急处理载体

若想在具体工作中灵活使用城镇燃气管网标准化应急手段,选择恰当的载体十分重要。不同的处理载体所产生的成本与效益具有差异性,一般结合具体情况和发展方向,可以分为纸质版档案与电子档案两种。借助纸质版档案对管网事故进行应急处理较简便,此方法十分便利、投资较少、便于维护,但是对于事故数据的存储和检索费时,文件整理工作较为繁杂,灵活性差。网络化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技术成为构建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理标准化电子文档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完善标准化框架内容,并在有网络覆盖的区域实现数据的流通和获取,检索十分便捷,增加、修改、删除内容操作简便,应用方法灵活。但是前期项目投资金额较大,设备维护过程复杂。

三、建立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置的标准化体系

(一)预防与应急准备

首先应加强宣传工作,在工作人员心中树立危机意识与安全意识,帮助大家了解事故演化机理、事故发生原因,便于掌握基本的应急手段,保证其可以从容面对生产事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其次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种类开展普及工作,依据资源分配与危险源分布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中既需要规定具体步骤和措施,还应明确工作人员责任,保证此预案对之后的救援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例如,陕西省依据《消防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编制预案,应用范围是该省境内燃气使用中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0人的安全事故,同时构建事故应急机制,涉及部门包含该省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应急组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结合与应急预案开展模拟演练,如桌面演练、全面演练与功能演练,同时按照内容也可以划分为专业演练、基础演练、自选题目演练、战术演练。通过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队伍应急响应效率,实现事故应急管理的可行性与完善性。最后,存储并配备专用救援物资、专业应急救援团队、设置应急专项基金以加强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准备。

(二)监测与预警

应急救援中预警与监测工作属于重要环节,其中监测是指监督与检测,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系统对管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监测数据与结构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是实现应急处理的重点,事故信息的获取可以对救援工作发挥极大作用。而预警是在事故发生之前,结合累积经验、监测数据、安全评估相关结果对城镇燃气管网事故的发生趋势进行预防、分析、判断、控制,甚至可以借助公共媒体途径发布紧急预警信号,迅速报告事故具体情况,防止生产事故在无准备或准备不佳的情况下蔓延,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例如,通过物联网与燃气管网借助GPS技术构成监测系统,使用物联网技术动态监控数据变化,并对可能存在的泄漏点和爆炸风险进行评估,向信息预警系统提供信息,帮助相关决策的制定。

在建立城镇燃气管网监测与预警系统包含以下内容:其一,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突发事故的信息平台,收集、分析、存储、传输事故信息,提升应急处理部门与政府的信息情报收集能力。其二,构建城镇燃气管网的基础数据库,细致划分监控区域、确定监测位置、清晰监测项目、安排专业人员对特定区域实时监测。其三,完善城镇燃气管网预警制度,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度、严重性、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利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其中红色(一级)是最高级别。其四,在事故发生后预测发生强度、影响范围、事件级别,得出分析评估结果并通过多种渠道予以公开。

(三)应急处理与救援

应急处理与救援工作主要是对不同种类的事故采取针对性救援工作,其工作内容如下:第一,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判断事故级别与类型;设置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在安排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工作时,组织无关人士快速撤离并保护危险区域内群众的人身安全。第二,依据调拨操作的最可行路径、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佳救援数目,科学安排救援物资的补充与调拨,收集事故数据,并将救援进展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公众汇报。因此工作中“有序”与“高效”是关键,也是降低事故损失的核心,管理部门对于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发布工作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并快速召集救援人员,对事故发展趋势与机理精准判断,突出事故处理的有序性。

其中城镇燃气管网应急处理救援部分的标准化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撤离、疏散事故受影响人员,及时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其次,明确城镇燃气管网危险源的分布情况,设置警戒区并加强应急处理工作。最后,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应限制或禁止危险设施与设备的使用,加强周边环境燃气浓度检测操作,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发布事故处理相关信息。

(四)事后恢复

事后恢复工作是城镇燃气管网事故现场应急工作的收尾环节,包含经济核算、事故分析、评估和总结。在开展事后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侧重“扫尾工作”,摸清事故症结,并及时整改。同时对损失人员和企业予以补偿,总结应急处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经验,优化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此外,应急处理事后恢复的标准化要素包含:燃气管网的供气恢复、周边环境的燃气浓度检测、损失与资金核算、应急工作总结。

结论:因此,当事故发生后,采取标准化手段保证燃气管道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通过构建标准内容完善机制、设置标准化应急处理载体、建立事故应急处置的标准化体系以突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维护国家和人们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臧涛,虞康.燃气管网的巡维抢闭环管理及巡线检漏抢修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73-75.

[2]崔思齐. 燃气管道运行故障的FMECA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8.

[3]赵子君. 燃气管网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及预防措施[D].北京建筑大学,2018.

[4]谈亦豪. 燃气管网泄漏应急抢修标准化及模拟演练[D].北京建筑大学,2018.

[5]田玮国.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抢修技术方案的分析评价[D].北京建筑大学,2018.

论文作者:魏美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城镇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置标准化分析论文_魏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