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探究与思考论文_王丽

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探究与思考论文_王丽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第三小学 255000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我们开始反思,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何会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一、要正确分析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1.知识储备少。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读题中往往会遇到不认识的或者是不理解的字。于是便有了“读半边字”或者索性跳读的现象,导致弄不清题意;即使能勉强读完的,但或者停顿错误,或者不明白字词意思,也会弄错题意。例如一些学生不认识题目要求中的生字,蒙着来,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含义。

2.消极的心理因素。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心理障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3.不良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作题急于求成,读题时缺乏耐心、细心,经常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题目中图片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遇到长的题目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读完,断章取义,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随便猜测,而不去认真地朗读思考。

二、教给孩子有效的审题方法

1.动口朗读是审题清晰的基础。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才能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1)认真仔细,读准确。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2)咬文嚼字,读懂题。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重难点是学会审题的最高境界。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到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在此处仔细品味、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会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所以我要求学生要分三步读:第一遍阅读要解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为流利阅读扫平障碍。第二遍,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语。第三遍,仔细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含义,以达到理解题意。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点点,把重要的字词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当然,所谓的大声朗读只能在平时的训练中进行,真正考试时只能是默读。(3)强化训练,及时鼓励。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对于圈对关键词并解答正确的学生,我会给予作业或考试卷上加分法来激励。正是基于这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指导和训练,因而,所教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解题的准确性都大大提高了。

2.悉心观察是审题全面的保证。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1)观察要有顺序地进行。因此,教师在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顺序,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顺序地观察插图上的景物,说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避免出现遗漏或是重复的情况。(2)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重视学生的认知基础

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大不相同,这不仅与他们的年龄有关,还与他们的生活背景有关。高段的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而言较强些,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也能自己审题分析并有序地做下去。因此,在平常的练习中,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要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能自己解决相关的题目。

四、重视作业讲评

作业讲评是学生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学生中的作业错误都是由于审题不仔细所造成的。通过作业讲评,分析解题中的错误原因,沟通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作业的讲评,学生能认识存在错误的原因。教师可利用讲评进一步补充一些练习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地调动起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探究与思考论文_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