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论文_黄友刚,潘群会,罗晓玲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论文_黄友刚,潘群会,罗晓玲

黄友刚 潘群会 罗晓玲

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眉山 620000

【摘 要】目的:探究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抢救的方法治疗。对2组急危重症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效果作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复苏例数、气道切开、复苏成功率、呼吸稳定时间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其可以提高为患者治疗的效果,在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86-0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ritical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breathing JieTiXing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s:Select in March 2014, 2015 - March 100 critical patient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give emergency breathing JieTiX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for traditional rescue breathing. For critical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analysis of the effect.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recovery cases, airway open, recovery rate, stable breathing time exist obvious advantag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Give the critical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breathing JieTiXing, its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clinical critical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critical patients;Emergency breathing ladder;Clinical effect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的严重,如果不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在急诊科较为多见,常并发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给氧,同时采取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措施及机械通气,及时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氧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为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本文主要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50例急危重症患者采取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年龄在44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6±6.35岁,其中男性患者占29例,女性患者占21例;对照组年龄在46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5±6.39岁,其中男性患者占27例,女性患者占23例。这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史以及智力障碍。经比较,2组急危重症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太大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急危重症患者给予传统呼吸抢救的方法治疗,具体措施为:医疗人员首先为患者实施体位复苏,将患者呼吸道异物清除,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鼻导管输氧治疗。

实验组50例急危重症患者给予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第一阶段给予体位复苏,将患者的呼吸道异物清除,对患者的胸背实施按压,这样有利于患者体内气体的交换。此时患者仍不能对自主呼吸的患者可给予第二阶段的治疗,即给予患者鼻导管等吸氧治疗,其具有氧充分的特点,部分患者存在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症状,此类患者应及时以及气管插管治疗,保证患者的通气顺畅。此时患者的呼吸若还没有明显的改善,则给予患者第三阶段的治疗,即通过气管切开的方式为患者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则给予患者环甲膜穿刺治疗。患者经以上治疗之后仍无太大效果,则给予患者呼吸机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急危重症患者经不同治疗后,所采取的呼吸方式、体位复苏情况以及呼吸持续时间进行比较[2]。

1.4 数据处理 两组急危重症患者,其治疗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χ?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x±s),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方式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方式对比[n(%)]

呼吸方式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

体位复苏42(84.0)*28(56.0)

气道开放12(24.0)8(16.0)

鼻导管吸氧35(70.0)38(76.0)

面罩吸氧6(12.0)7(14.0)

气管插管13(26.0)17(34.0)

气管切开1(2.0)*13(26.0)

环甲膜穿刺1(2.0)4(8.0)

呼吸机治疗20(40.0)17(34.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验组经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其复苏成功率为90.0%(45/50),呼吸稳定时间为42.17±5.22分钟;而给予传统呼吸抢救治疗的对照组,其复苏成功率为62.0%(31/50),呼吸稳定时间为56.85±6.21分钟。实验组在复苏成功率以及呼吸稳定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危重患者发病比较急骤,患者在发病之后常伴有低氧血症[3],其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缓解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患者呼吸困难,血液里含氧量下降,出现低氧血症,只有在进行治疗时应用有效的给氧方式,维持患者心肺正常的呼吸机能,才能降低病死率有效的降低病死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呼吸支持的传统方式是在医疗人员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相应的呼吸支持[4]。这种方式在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存在一定的不足。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主要是通过4个阶段为患者实施治疗,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对患者的无创伤,第三阶段(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以及第四阶段(呼吸机)对患者有创伤。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对患者的创伤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徒手到机械和机器的过程,并且为患者治疗的难度从简单到比较复杂,在临床治疗时,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尽可能采取低阶梯内的上呼吸道支持方法,同时要做好病情加重的上一阶梯准备措施。选择合适的方式给予患者呼吸支持,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疼痛以及临床不良症状减轻,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5]。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经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其选择体位复苏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采取传统呼吸支持抢救的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在气道切开方面优于对照组,这样就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避免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疼痛。同时实验组在复苏成功率以及呼吸稳定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为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在临床为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兰明娥,徐涛.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J].医学综述,2013,19(17):3248-3250.

[2]李娜.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92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5,05(6):142-143.

[3]许章华.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20(20):127-128.

[4]王秋阳.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1(5):2486-2486,2487.

[5]黄镭.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2(19):145-146,147.

论文作者:黄友刚,潘群会,罗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论文_黄友刚,潘群会,罗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