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学研究前论文_平二丹1,周亮2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学研究前论文_平二丹1,周亮2

1.保定维民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保定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环境提出更高要求。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城市生态建设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未来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一个城市良好的生态是城市重要的优势资源,生态城市的建设关系到城市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城市未来导向,只有全面做好生态规划,才能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建设。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的阐述,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基本原则和措施,以此全面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使人们居住生活的城市能与大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学

引言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能够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为了加深对生态城市设计的了解,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规划设的内涵,并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以环境为本和与时俱进、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等原则,并分析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和谐发展以及加强对城市资源的利用程度等特征。对生态城市规划提出建设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和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希望对生态城市建设有所启发。

1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和现状

1.1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进行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符合3个特点:首先,是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看设计全过程;其次,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起点必须要高;最后,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现有的条件,切合实际来进行设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经济性因素,社会性因素以及生态因素,一切设计要素必须符合生态学的相关要求以及相关原则。生态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从经济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的角度建立的符合人类居住条件的有机生态体。在规划过程中实现自然与人的完美匹配,形成互惠互利,双赢的建设效果。城市生态规划最终需要实现的目标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2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城市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呈现了这样情形,使城市发展陷入误区,没有良好的未来,城市发展经济是正确的,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没有良好的生态,再强大的经济也是无用的。当前来看,我国各地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总体上是不断在恶化,微观的局部在改善,对环境投入不大,意识也有待提升,投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环境被破坏的速度,各地生态问题告急,赤字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城市生态污染破坏的现状主要体现到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沙漠化扩展速度加快、草原功能退化、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等方面,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由于人类生活导致的废渣、垃圾对城市形成了包围,使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重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但事实上生态指标不达标,也从侧面影响经济未来健康发展。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环境为本的原则

人类的生存不仅是物质,还有相关的周边环境,如果环境质量不合格,扫尾造成人类健康影响,优质的环境空间能为人们先进分子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影响人类生存,决定未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城市时,需要良好选择材料,对能源建设全面定位,减少高能材料使用率,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实现城市健康良性的循环发展,根据人的需要解决好自然与建设的关系,使环境生态能够再生、替代。把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化,充分掌握当地自然条件,利用好环境资源,尽量维持原有地理地貌,保持原有自然环境延续利用。

2.2与时俱进地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要能够将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考虑进去,只有将城市的环境资源和城市的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通过建立一定的低碳环保体系来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传统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人们更多的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要能够将城市居民的意识进行改变,通过采取建设生态建设保障体系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同时能够将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能够保障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的健康发展。

2.3共生原则

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共存的关系,这就是共生。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并具有不同的组成部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保持着相互联系的关系,才能维持动态平衡,但又相互独立,各自具有独有的功能,生态城市规划也是如此。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实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助,才能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3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3.1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够保证城市中的交通规划符合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能够建设一个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行体系。要能够建设一个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和枢纽体系,从根本出发,不断促进城市的交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同时要能够建设多层次的便捷的公共交通运行体系,保证整个交通运行的正常运营,不断提高各个交通网点之间的联系程度,同时要能够将各个交通的信息传达到交通运行的管理部门,不断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生态城市建设落到实处,要能够不断加强对绿色出行方式的投入,在城市的街道上可以投入公共自行车,不断落实公交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要以环境生态为出发点,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

3.2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要能够不断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而且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能源的使用方面,要不断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尽量避免使用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能源,只有在能源使用中做到合理使用,才能够保证环境建设的效率提高。在进行能源使用中,要重视对低碳能源的使用程度,低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释放出较少的对环境危害的产品,同时,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对低碳能源的利用程度,能够更好地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在进行城市电网建设的工作中,要能够大范围的利用低碳能源来进行电网工作建设,减少使用高能耗的能源。在电力输送中,要能够不断更新传输技术,降低电力损耗,以实际行动来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可利用的资源,能够让低碳能源的使用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相结合,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进展。

3.3调整人力资源

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能够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在进行人员分配上,不断更新管理模式,保证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只有合理分配生态城市建设者的职能和责任,优化人员管理责任,才能够保证整个自然资源的的使用率达到最佳效果,有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态城市建设也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应当用生态视角来探索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模式,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不断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俸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3).

[2]杨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9).

论文作者:平二丹1,周亮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学研究前论文_平二丹1,周亮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