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让你爱不释手论文_元恬

汉字,让你爱不释手论文_元恬

元恬 广西梧州岑溪市马路镇中心小学 543200

【摘要】汉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在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关键词】汉字;理念;激趣;图文并茂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129-02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 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以及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独特的方块汉字,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物体。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基于汉字本身魅力而产生的这些艺术和文化,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体系中都不曾具有的。

因此,汉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在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曾想起,师范毕业至今,细数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漫长的教学历程中,大多时间都是在教学点工作,教学的对象都那些低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这些小学生的汉字启蒙教育就落在我们这些教师身上。我着力于小学生对汉字识字能力实践研究,对小学生书写能力的教学感觉是“任重而道远”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可以让学生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汉字,由衷地爱上汉字,从而主动力识字呢?亲们,你准备好了吗?

一、教师有清晰的理念,用心设计“切入点”

小学生在进入义务教育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读过幼儿园,接受过学前教育,他们对简单的1至10之间的阿拉伯数字已经会写了,许多简单的汉字,如“上、中、下、大、小、多、少”都能写出来。但是他们这时候对汉字的笔画顺序口诀、写字笔画顺序规则是半知半解,甚至“毫不知情”的。这时候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就需要非常用心地去给孩子们设计一个迷人的切入点,向学生灌输学习和书写汉字是让人感到多么“美好的、迷人的”,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喜欢上汉字。

二、生动激趣,欣喜识字

在第一节的识字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三幅简笔画:一座高山、一堵矮墙、一条小河。我问学生:“黑板上的图画是什么呀?”,学生们十分响亮地回答:“高高的大山、矮矮的围墙、弯弯的小河。”我紧接着说:“下面老师用一个字去表达图画的内容。”我在“高山画”旁边写了一个夸张的“高”字,把“高”字进行艺术处理,把“高”字写得高高在上,像巨人耸立一样,小学生们马上兴奋嚷起来:“哗,真高!”“哎呀,这么高的‘高’字!”“真正的高山。”“高字真神奇”……。在学生饶有兴趣之际,我在矮矮的围墙这幅画旁边写了一个又粗又低的夸张的“矮”字,孩子们看到了马上哈哈大笑起来,“真有趣,‘矮’字是这样的。”“矮字在高字旁边,是真矮呀!” “矮成了这样子了呀!”。孩子们议论纷纷,饶有兴趣的样子,让我心里也窃喜呢!学生们“上钩”了,通过这样钩起了他们认字的兴趣。当讲到了一条小河这幅画时,我把“河”字的三点水写成水珠的模样,孩子们更欢呼了,“河字里面真的有水。”“水在河里面会流动的。”这是山区教学点孩子们最真实,最原始的天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于是,我自豪地告诉学生们:中华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物体。犹其是中国书法艺术,是全中华民族的艺术,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写好汉字是我们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吸引人的切入点,很快就能调动小学生认字、识字、写字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对我以后的每一节识字课、写字课都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三、图文并茂,望图识字,用心写字

在低年识字、写字的教学安排中,应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要求学生会写的字,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去学习。在低年级的起步阶段,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的基本笔画,笔顺的规则、间架的结构,还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用心写字。

1.生活识字法。“人、口、手、上、中、下”这些汉字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字。

2.字理识字。可以借助图片,了解字义,识记汉字,再进行书写。比如“火”字的演变过程,教师先出示实物图画,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字义,识记字形。

四、“贝”的故事

故事导入法: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贫、货。”汉字多么有趣,我引导学生认识用“月”作偏旁的字大多与人体部位有关;比如,“腰、肚、脚、脑、腿、膀、肝、肺、胆”。

五、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有成就感

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写字比赛,写字评价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并能积极调动学生们对书法的爱好和兴趣。

1.讲古代书法家名人练字的故事。如王羲之父子的洗墨池的故事。还有个典故说古代有个人叫欧阳修,没有笔和纸,就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练字的故事。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将军幼年家中贫困,无钱买笔墨纸砚,就捡来树枝和散沙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和书法。名人故事能增强学生对练字的毅力和信念。

2.欣赏名家书法、名贴。字如其人,汉字的美,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与其独特的个性。

3.开展写字比赛。这是最具竟争色彩的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写字比赛,既能调动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又能提醒学生相互之间要谦虚勤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以加强辅导为路,以勤写多练为径

“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到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功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要保证写字课,书法训练的正常进行,不断提高写字课,书法训练的教学质量。学习写字是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起始阶段。在识字课完成后同,就是写字课。一节合格的写字课,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节写字课,都要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口诀去书写。在书法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观察,并想一想该字的每一个笔画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会更美观。其次,同学们之间最好能形成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谦虚向学,迈向更高的境界。“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如是说。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会写字,练习书法是陶冶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汉字,我们将始终对你,爱不释手!

论文作者:元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汉字,让你爱不释手论文_元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