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探究论文_金艳红

汽车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探究论文_金艳红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分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近年来,国内居民购买汽车的意愿不断增强,汽车也成为消费市场中较为热门的商品。但想要保障汽车的制造质量,就需要加强对配件的管理。物流管理是配件运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节,也是保证配件运输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来看,国内物流管理体系尚不成熟,使得配件在物流活动中出现严重损坏,严重影响到汽车生产的进度。因此,构建完整高效的物流管理机制是当前物流行业的首要任务。基于这一点,本文对构建高效的物流管理机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够为物流行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汽车;配件物流;配件运输;信息管理

一、物流管理问题

(一)仓管问题

目前,一些配件厂家过于依赖物流公司,而这些物流公司在汽车配件的仓管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一是业务功能不够完善,并缺乏增值服务意识,导致业务规模难以扩大,影响企业效益;二是制度不够完善,并缺乏良好的现场环境,严重破坏配件质量;三是问题响应不够迅速,不能及时对配件问题进行处理;四是配件保护力度不足,导致配件在运输中频繁出现损坏;五是时间观念不足,不能严格依照主机厂制定的要求进行送货,导致汽车配件不能及时运送至主机厂;六是配送缺乏准确性,导致短装现象以及混装现象频繁出现。总之,仓管是破坏汽车配件质量的主要环节。

(二)包装问题

目前,一些配件供应商缺乏对包装的重视,仍使用一次性纸箱对汽车配件进行包装。而一次性纸箱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不能对汽车配件起到有效的保护,导致汽车派件在阴雨天气、潮湿环境以及磕碰状态下出现损坏。同时,供应商缺少一套包装管理标准,使得包装不能准确表达汽车配件的相关信息,从而影响到配件的管理工作。

(三)运输问题

从国内汽车配件的物流情况来看,长途运输的情况相对较多,这也给配件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在配件的长途运输中,主要涉及到配件包装的装卸环节,如果包装质量较差或装卸人员疏忽,就会给汽车配件造成一定的损坏。此外,配件搭配出错以及信息传递滞后均是影响汽车配件管理的重要因素。

(四)配送问题

配送是配件物流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容易出现配件损坏的环节。目前来看,尽管许多主机厂都是自己开展配送环节,但由于在之前的环节中已经给配件物流管理产生影响,使得配送环节不能有序开展,以此造成配件批次混乱、批次隔离以及停线事故等问题。此外,员工不能将配件的质量批次数据准确上报给生产部门,也会影响到汽车主机厂的生产进程。

二、物流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物流管理体系缺乏高效性

从仓管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物流管理体系缺乏高效性,并体现在制度不够完善、业务功能不够完善、问题响应不够迅速、时间观念不足以及物件保护力度不足等方面。如此一来,便无法保障汽车配件的运输效率。

(二)供应商对包装管理不够重视

从包装管理的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供应商对包装管理不够重视,没有结合汽车配件的类型以及形状等参数来选择适宜的包装设备,使得汽车配件不能得到包装设备的保护,导致汽车配件在物流过程中出现损坏。

(三)物流监控技术不够先进

从运输管理的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国内物流监控技术不够先进,物流管理者不能实时掌握汽车配件的具体位置。同时,员工配件分类效率不高,不能及时将汽车配件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旧货积压的情况。如此一来,物流公司以及主机厂均不能及时了解汽车配件的具体情况,无法保障汽车配件的安全运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配送体系不完善

从配送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配送体系不完善,使得配件的抽检比例不合理以及配件质量批次数据不准确等,进而影响到主机厂的正常生产。同时,此前环节中已经给配件质量造成影响,导致配送环节不能有序开展。

四、物流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加大仓储管理力度

由于物流产业的规模以及业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难以提高,无法保证主机厂会配件运输的质量要求以及相应要求。一般来讲,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主要是由主机厂、配件供应商以及客户的满意程度所决定,并关系到物流服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基于这一点,物流公司应认识到物流服务的重要性,并有效完成物流各环节的任务、构建高效的物流管理体系,以此增强物流服务质量。首先,加强对物流管理者的培训,使物流管理者能够适应主机厂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企业文化。其次,可调整合作模式,采取三方协议的形式进行合作,让主机厂、物流公司以及配件供应商相互制约。同时,增设主机厂对物流企业的监督权利以及考核权利,并增加合同指标,以此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最后,调整收费形式,让主机厂代替物流企业向并配件供应商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并由主机厂将已收到的服务费支付给物流企业,以便提高主机厂对物流企业的考核力度。

(二)加大包装管理力度

在配件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包装管理不仅是配件制造的终点,也是物流以及客户生产的起点。要想保证汽车质量,就应从包装管理入手,加大包装管理力度,确保汽车配件不会在物流中受到损坏。首先,借鉴先进的包装管理体系,并对物流包装进行有效的规划,确保包装材料能够完全应用到包装生产中。其次,将实用的包装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以此增强配件的包装效果。最后,将包装的经济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进行结合,使包装既有配件保护效果,又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例如,要想加大配件生产效率,可依照不同企业机械化以及专业化的生产需求,并通过最有效的包装单元来协调生产要求以及生产成本;要想增加配件装卸的便利性,可选择适宜的配件包装,并通过使用机械设备来增加装卸效率;要想增加配件储运的便利性,可在配件包装中增设一些便于识别的标识,并选择适宜的包装尺寸,以此增加储运效率。

(三)加大运输管理力度

目前来看,一些配件供应商主要通过当地运输企业来实现配件商品的长途运输。但由于配件供应商所在的位置与配件主机厂相隔较远,使得每次运输都会出现周期过长且运输量过大的情况,这给运输公司增加了运输成本的压力。基于这一点,可搜寻运输网络较为完善的运输公司,并尽量减少汽车配件的发运量,增加汽车配件的发货次数。同时,借助GPS等跟踪设备来掌握汽车配件的实时位置。例如,一些规模较大的汽车厂家通常会选择在供应商较为密集的地带建立配送中心,并将周边一带配件供应商准备的货物运送至配送中心,并由配送中心进行配货,再顺着固定车型以及固定路线将配件货物运送至主机厂。在此期间,运输人员会与主机厂时刻进行联系,以便了解最新决策。

(四)加大配送管理力度

配送是配件物流的收尾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对配送工作来讲,应确保将合格的配件送至汽车制造的生产前线,并妥善完成传递质量批次数据以及处理不合格配件等事项。同时,配送工作应遵循不遗留安全隐患的理念,将汽车配件的质量批次数据妥善记录,以便保证汽车的制造质量。基于这一点,首先可针对配件短装以及配件混装等问题来调整抽检比例,根据30%以及100%等方式对配件货物的质量进行抽检。再开发系统,以便对汽车配件的包装信息、线旁存量、仓库存量以及配送线路进行实时管理。最后将追溯系统以及物流系统进行结合,以此加强质量批次数据的传递质量。

结语:在国内汽车配件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物流管理的质量也应进一步提升。要想确保汽车配件能够从供应商安全送至主机厂,配件供应商就应构建科学高效的物流管理体系,严格把控各环节的具体措施,以此达到配件物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丹萍. 汽车配件信息管理系统[J]. 信息化建设,2015(06).

[2]赵亮.新安全观环境下电商物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探究[J]. 赵亮,物流技术.2015(16).

论文作者:金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汽车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探究论文_金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