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风后论文_高梅

老人中风后论文_高梅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830)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于老年人中多发、常见,病程长且后遗症较多,患者需长时间住院治疗,既折磨自己又折磨家人,并且会为整个家庭造成较严重的经济负担。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会回家进行调养,由家人予以看护,温馨的家庭环境更适宜患者身体调养、健康恢复。那么回家后女儿究竟如何对中风后的老年人进行护理呢?本文将对此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常规基础护理

将老人接回家后,儿女应定期对整个家进行打扫、清洁,按时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顺畅,但不要让室内出现对流,老年人体质较弱,要避免着凉感冒。休息的床板上应铺垫厚的海绵垫(或者褥垫),若条件允许,可铺放预防褥疮的充气垫,并要确保床单的干净、平整,及时对食物渣子、皮屑进行清洁,按时帮助老人翻身、擦背,确保受压处皮肤清洁干燥。同时,注意日常合理饮食、科学膳食,保证机体所需营养的充分吸收,每天清洗老人的手脚、头部以及会阴部,特别是在排便后一定要及时会阴清洗,定期洗澡、剪指甲,1次/周。若老人身体较弱,在翻身侧卧时应将薄垫放置在两腿间,避免硌伤、硌痛。

二、排便护理

预防中风老人便秘是护理的关键所在,便秘后老人在排便时便会比较用力,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脑出血。所以儿女在护理时应多加注意,由于中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其胃肠蠕动功能被削弱,再加上不习惯床上排便,往往自行排便有一定困难,儿女除鼓励老人自行排便外,还可每日按顺时针方向对其腹部进行按摩,以刺激肠蠕动,100下/次,1次/d,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若实在无法排便,可给予适量缓泻剂以促进排便。

三、饮食护理

为老人制定日常饮食计划,让其多食用蔬菜、水果、鸡蛋、米饭等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细腻原味,禁止食用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严格予以盐、脂肪摄入量控制,若老人食物吞咽时不灵活,应小心给予,避免因梗噎、呛咳情况而引起窒息。

四、呼吸道护理

家庭护理的过程中,儿女要注意对老人实施保暖措施,既要保证室内通风情况良好,同时又不要对流,避免着凉感冒,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每日帮助老人翻身叩背,从床上扶起来,让其保持坐姿,时间约为15min/次,2~4次/d。若中风老人已感冒或是已经肺部感染,应及时送医治疗,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以有效病情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泌尿系统护理

按时帮助老人翻身,能够避免尿液沉淀、预防结石形成,由于中风患者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儿女应定期带其到医院进行尿检,防止形成结石。平常让老人多喝水,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及时尿路冲洗,避免尿路感染、结石形成。若已发生尿路感染,可遵义组给予口服、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排便后,及时会阴处清洗,若老人有尿布性皮炎,局部皮肤予以红霉素软膏涂抹,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若老人患有阴囊炎(男性),可遵义组给予维生素2B口服,2片/次,3次/d,持续治疗7d后便可治愈;若为阴道炎(女性),主要因念珠菌感染所致,可给予适量聚维酮腆阴道泡腾片、保妇康栓治疗,效果良好。

六、肢体护理

帮助老人肢体关节活动,2次/d,避免出现关节僵直情况,适当肢体肌肉按摩,预防肌肉萎缩,促进淋巴、血液循环,也利于提高老人的生理舒适度。若中风老人有高血压疾病史,在长期利尿剂、降压药服用同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钙、低钾情况,有腹胀、肌肉酸痛或刺痛感、手脚抽搐等表现,必须及时予以钙、钾的补充,及时症状改善。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老人下肢出现血流回流障碍,引起下肢水肿,儿女可将老人的下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使水肿症状减轻。

七、心理护理

中风病程长,患者行动又受限,无法生活自理,很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消极情绪,这对身体恢复是十分不利的,儿女在照顾护理时应时刻注意老人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疏导,安慰、鼓励,言语要温柔、态度要和蔼,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而是能够体会到来自家人真切的关怀,明白自己在儿女心中的重要性,重新拾起对生活的希望、对身体恢复的信心。

八、褥疮护理

(一)褥疮预防护理

长期卧床,若处理不好中风患者很容易出现褥疮,为有效褥疮并发症预防,女儿应帮助老人定期翻身,受压处皮肤擦拭,按时床单被褥清洁、更换,确保整洁干燥。同时,日常生活中可多与患者聊天沟通,让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这样也有利于预防褥疮的发生。

(二)局部褥疮护理

若已出现褥疮,首先使用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再在局部皮肤处予以红霉素软膏涂抹,医用纱布覆盖,若有条件,可用红外线距离0.5m对创面进行照射,时间为30min/次,2次/d,照射7~10d,便可有明显的改善。

(三)创面观察处理

观察创面外口、深度,明显缩小,这段期间创面炎性分泌明显,所以要观察炎性组织是否有向内部溃烂迹象,若有,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九、功能康复护理

有条件的话,女儿可应用下肢踏步器、自行车、平衡板等器材帮助老人进行侧肢协调性、主动性锻炼。通过穿衣、吃饭、适当家务等训练方法让老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时刻在旁观察老人的锻炼将情况,对其中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明确锻炼时间,确保锻炼质量,但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最重要的是确保老人的安全,逐步增加训练强度。若老人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可鼓励其单腿站立、过平衡木等,以此来完成平衡性训练。注重日常步行训练,练习时要注意老人步行的节律性、稳定性,过程中若有不正确姿势,及时纠正。仰卧位休息时,可指导中风老人进行空中踏步锻炼,俯卧位时则可实施屈膝控制锻炼,站立姿势时可下肢交替跨越,逐渐行转体或停顿等动作练习,以此来促进步行能力有效恢复。

论文作者:高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老人中风后论文_高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