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肝包虫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效果论文_ 索朗益西

观察肝包虫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效果论文_ 索朗益西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58例。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囊摘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能有效避免肝包虫病复发,术者应注意控制手术时间,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肝包虫病;外膜;内囊摘除术;外囊摘除术;复发

肝包虫病是牧区常见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发生在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内蒙、甘肃等地[1]。病因为犬绦虫虫卵被人吞食后虫卵经消化道作用,蚴脱壳而出,穿过肠黏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被阻留于肝脏内。蚴在体内经2~3周形成包虫囊,并在肝内不断生长,进而形成对周围器官的压迫症状,并可导致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出现[2]。肝包虫病会严重损伤患者肝脏组织,影响肝脏功能,必须尽早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方法和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58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肝包虫诊断结果。所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7.28±10.58)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9例;年龄24~70岁,平均(46.55±10.86)岁。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外膜内完整外囊切除术。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常规肝脏手术消毒铺巾,平卧位。右上腹取L形切口,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开腹后先探查腹腔病灶情况、肝脏病变与第一肝门、第二肝门、下腔静脉等结构关系,确认可以实行外囊完整切除术。断离肝圆韧带、镰状韧带,游离肝脏,暴露包虫囊肿。探寻肝脏外膜与肝包虫外囊间隙,并沿此间隙完整剥离肝包虫外囊。然后仔细观察肝内胆管是否有所损伤,确认无损伤后冲洗腹腔、留置腹腔引流管,关闭腹腔。

对照组采用内囊摘除术联合外囊残腔引流。麻醉、体位、铺巾方式与观察组相同。右肋缘下斜切口。暴露肝脏表面包虫部位,包虫外囊周围用湿纱布妥善保护术区,隔开病灶与膈下及腹腔。外囊壁白色区用带有乳胶管的穿刺针插入囊内,连接负压吸引器,吸取囊液。然后分离内囊与外囊,应用鼠牙钳提高外囊壁剪开外囊,卵圆钳夹出包虫内囊,再用勺子挖出子囊。清除干净后向包虫外囊注入氯化钠溶液,用止血钳夹纱布棉球擦拭外囊内壁,吸出囊液,在外囊残腔内留置引流管。确认术区无出血和胆漏后,清洗腹腔,留置腹腔引流管,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5年,观察比较患者术后复发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4.52±22.94)min、(25.53±7.82)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9.67±10.57)min、(12.38±6.86)ml。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t=13.8264、6.8075,P=0.0000、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随访期内肝包虫病复发1例,复发率为3.45%;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内肝包虫病复发5例,复发率为17.24%。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0.2516,P=0.0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肝包虫并基本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是内囊摘除术联合外囊残腔引流。内囊摘除术的手术原则是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同时预防感染。内囊摘除术术式简便、快速,且可以保留更多的有功能肝组织[4]。但该手术方式在内囊摘除过程中,难以保证蚴溢出和残留,从而容易引起术后复发。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则可以紧贴包虫外囊壁完整剥除外囊,其可以很好地避免术中蚴溢出和残留,从而降低了术后复发的概率[4]。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尽管其应用效果良好,但当下在临床上应用率还较低。

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对照组应用内囊摘除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所应用手术方案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更佳,有助于避免患者术后复发。但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所用术式对患者应激创伤相对更大,不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而笔者分析认为,外膜内完整外囊切除术治疗肝包虫病之所以手术时间更长,主要是分离外囊、外膜时一方面探寻外囊、外膜间间隙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在分离过程中,也需要小心处理,避免破裂。为进一步提高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的应用效果,需要术者加强对肝包虫外囊的结构了解,术中能快速找到外囊无外膜之间的间隙。同时术中分离要注意避免对肝实质、胆管以及血管的损伤,避免造成胆漏、出血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术前进行B超或CT血管成像检查,确定囊肿具体位置、大小、数量等,若发现囊肿靠近大血管时,为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出血,术中应行肝门阻断,并根据手术具体情况掌握好阻断时间。需行肝门阻断时应在围术期应用类固醇激素,以降低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手术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外膜内完整外囊切除术治疗肝包虫病能有效根除该病,术后复发率低。但术者还应注意加强对肝包虫外囊组织结构的了解,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宋巍,孟塬,王锦国, 等.腹腔镜下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疗效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8):566-569.

[2]塔来提·吐尔干,邵英梅,张瑞青, 等.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9,25(9):664-667.

[3]贠建蔚,王闻渤,张德奎.肝包虫病累及胆总管致梗阻性黄疸行内镜治疗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7):523-524.

[4]邓斗兴,王林安.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在肝包虫患者中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106-108.

论文作者: 索朗益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观察肝包虫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效果论文_ 索朗益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