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论文_黄长庆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论文_黄长庆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中学,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学生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体系为依据,进一步对各学科、学段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进行明确,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地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决定了地理课程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所以,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值得深究。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引言

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改变,由以往单纯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学向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方面侧重。从教学实践可知,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方面的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明晰各个核心素养包含的具体方面,还要能够结合它们背后对应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纵观当前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地理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组成

学校设立地理这一课程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我们生存的地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慢慢领略地球的美好,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一种爱护的感情。地理素养是说在学习地理这一门课程中,收获的地理知识和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法则、生存技能的能力,换个角度说也就是在当同学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

地理这一门学科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早在中国古代的《易经》中就出现了地理一词,最早是为了得知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有多大该如何测量,起点和终点在什么地区。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领导环球航行之后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到后来牛顿再经一系列科学研究与推测之后也证明了,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1优化教学设计,拓展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在初中地理的课堂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即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遵循一定的逻辑,依托现有的教学状况,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规划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便利条件,将多媒体教学、分组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好奇心,通过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能力和思维,进而拓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例如,在“地势和地形”部分知识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知,本课的知识目标是识记我国的五类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总结五种地形的特征;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从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并识记它们的位置;总结我国地形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问在本课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地图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指出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是哪些山脉?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是哪些山脉?总结出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什么?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和解答中激发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兴趣,拓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不但要立足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所以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日常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机结合到一起,以往的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过于强调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地理课程教学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学,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教师在日常地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且全面贯彻此理念,利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不但重视学生学习质量,还重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2.3立足教材,重视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

1立足教材,增强知识的关联性。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立足教材,在充分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教师想要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质,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所有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高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兴趣基础上运用高效学习方法。例如:在《海陆的变迁》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有关知识点,或让学生制作有关海陆变迁的模型,或举办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海陆变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高效学习。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自我知识结构,掌握有效学习方法。3.提高学习思维能力。地图和地球仪是初中地理教学重要的工具及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例如:在《世界地理分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地图或者地球仪进行有效教学,进一步使学生将课本知识点与地图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地理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础的工具,也是研究地理的主要工具。学生能够通过地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21世纪是读图时代。用地图传递地理信息,比文字直观,且信息量大,能呈现立体化效果。运用地图讲解地理问题,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陶冶学生的兴趣情操也有独到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板块的运动》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各大洲的形状和位置。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南美洲和非洲两个大陆就像撕破的一张纸,可以拼合在一起,通过寻找各种证据证明这两个大陆过去的连在一起的。从而让学生对大陆板块的移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否充分运用地图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问题,也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学素养问题和地理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地理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分析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要培养出全面的综合性人才,以及具备优秀品格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性,在课堂中积极构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要教学目的,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初中地理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3):35-37.

[2]张艳.如何实施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以八年级地理《地形和地势》一节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4):30-31.

[3]颜江淮.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6(22):175-176.

论文作者:黄长庆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论文_黄长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